09.12 白馬股海康威視半年蒸發1600億市值 4成成交來自外資

一直堅挺的優質白馬股也開始出現回調,今日海康威視大跌8.94%,創2016年1月4日熔斷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今日,滬市成交僅933.57億元,再創四年新低,更為重要的是,滬市成交不足千億似乎已成為A股新常態。滬指盤中觸及2647.17點低位,創32個月新低,收跌0.33%。

海康威視今日放量大跌8.94%,成為市場的關注重點。全天成交24.2億元,較昨日4.89億的成交額擴大了近4倍。而且,這一成交額僅次於中國平安和貴州茅臺,位居兩市單隻股票成交額的第三位。

從盤後數據來看,機構專用席位通過大宗交易買入1.87億元海康威視,賣出席位為中金公司上海黃浦區湖濱路營業部。

半年市值蒸發約1600億元

今日,海康威視大跌8.94%,創兩年半最大單日跌幅。海康威視上一次跌幅超過9%還是發生在2016年1月4日熔斷日,當日大跌9.16%。

不過,從今年3月中旬開始,海康威視股價開始持續回調,跌幅超過接近40%,半年來市值蒸發約1600億元。

2017年對於海康威視來說,是一段蜜月期。數據顯示,海康威視2017年漲幅高達157.18%,區間振幅達188.7%。

超四成成交來自深港通

對於北上資金來說,海康威視是重點關注標的之一。而且,海康威視2017年的大漲,離不開北上資金的主力。數據顯示,2017年,北上資金淨流入海康威視達213.79億元。

進入2018年以來,北上資金繼續買入海康威視,從上半年數據來看,北上資金僅買入52.87億元海康威視,位居上半年深股通淨流入排行榜的第三位,僅次於五糧液和美的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下半年之後,北上資金“性情”大變,開始大規模淨流出海康威視。數據顯示,自7月1日以來,海康威視成為深股通淨流出規模最大的個股,在52個交易日中,資金淨流出達15.04億元。

從成交佔比來看,海康威視44.55%的成交量來自深股通,可見,海康威視是北上資金深度參與的一隻股票,其資金的進退,將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

海康威視盤中暴跌三大猜想

1 機構資金籌碼鬆動

從海康威視半年報數據來看,海康威視是一隻機構資金高度集中的股票,獲579只基金產品持有,此外還獲14家券商集合理財持有。

業內人士分析,在行情不斷下調之際,特別是去年大放異彩的上證50表現並不理想,部分抱團資金開始鬆動,對於籌碼高度集中的白馬股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無獨有偶,9月10日,東方財富盤中閃崩跌停。從半年報數據來看,共有553只基金產品持有東方財富,其中指數型基金產品共有128只。有業內人士分析,東方財富的閃崩或來自於被動型基金觸發贖回的出逃。從盤後數據來看,共有三個“機構專用”席位累計賣出1.55億。

2 白馬股補跌,超跌股瘋狂

在近期低迷的市場環境中,超跌股反彈成為盤面上為數不多的熱點。各路短線資金持續湧入,推動多隻超跌股逆勢狂飆。特別是樂視網、中弘股份等妖股的瘋狂上漲,加劇了資金流向前期超跌個股。

市場資金也形成“蹺蹺板”效應,前期漲勢較好的白馬股卻成了近期資金拋棄的標的。

從今日市場行情來看,白馬股全線殺跌,恩華藥業封跌停,順鑫農業、涪陵榨菜、華東醫藥、愛爾眼科等多隻高位股紛紛重挫。國內兩大安防巨頭大跌:大華股份封跌停,收於14.02元,跌幅10.01%;海康威視一度逼近跌停,收於26.69元,兩者均創出一年以來的股價新低。

爆炒也引起監管方面關注,樂視網、中弘股份雙雙公告停牌核查。今日晚間,兩家公司又雙雙發佈復牌公告,有市場人士預計,超跌股行情或將告一段落。而且低價、超跌股不確定性較強,往往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性,投資者應謹慎參與。

3 外部環境承壓

8月3日,海康威視就2019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發布澄清公告。海康威視公告稱,在美國市場,海康威視從未與該法案中描述的聯邦政府機構進行過直接業務交易,該法案中的相關內容,並不會對公司業務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不過,海康威視還是向投資者提示了風險:

第一,由於該法案部分條款指向不清、語義不明,可能會產生更為寬泛的指向和解讀,禁止採購的範圍可能從聯邦政府機構擴大到非政府領域。目前公司正在組織專業團隊進行分析,來進一步確定法案的準確解讀和禁令範圍擴大可能會對公司產生的影響。

第二,按照規定,法案將在美國總統簽署後生效,具體條款將在一年或兩年後正式實施。公司在分析法案和評估影響的同時,也在積極和美國市場的客戶溝通,爭取最大程度地降低負面影響。

另一不利因素是匯率。海康威視海外業務目前佔比約為30%,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對其利潤帶來大幅影響。

白马股海康威视半年蒸发1600亿市值 4成成交来自外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