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說今年東北的夏天很熱,冬天會是冷冬,你怎麼看?

陪你走一路


按照我的氣象知識,這不太可能。除非我學到的知識是錯誤的。

據我估計,提出“冷冬”論點,根據大概是拉尼娜現象,也就是今年已經出現的颱風和暴雨,按照一般規律,拉尼娜現象之後會有嚴寒。

但實際上,這必須要把秋季升溫因素考慮在內。“冷冬”形成的原因,是由於秋季升溫對正常天氣模式的顯著影響,導致了接下來冬季溫度的驟然下降。

但這有個前提,就是有沒有超大範圍降水。

假設沒有超大範圍降水,只是南方地區遭遇颱風暴雨,雨過天晴之後,陸地板塊升溫會比較迅速,而接下來季節轉變,陸地風力增強,陸地板塊不僅是“降溫”還會“吸溫”,空氣溫度下跌迅速,這會形成“冷冬”。

但是就今年全國的降水情況來看,不論南方還是北方降水量都比較大,水汽充足,陸地在有水汽保護的狀態下,由於水汽蒸發對流,反而會抵消很大一部分風力,僅靠自然降溫,速度應該是比較慢的。到了冬季的時候,陸地板塊依然在緩慢釋放熱量,這也就使空氣溫度下降緩慢,不會是“冷冬”。

但是這樣的氣候,在冬季的時候很有可能對南方不利。北方畢竟乾燥些,北方冷了之後,冷空氣南下,就會在南方形成冬季降水。南方入冬可能又會較晚,氣溫也會再一次跳崖式下降,冷熱對流的話,或許出現極端天氣也說不定。尤其西藏、青海、新疆和雲南一帶,有可能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強度較大的極端天氣。

再有一個理由,就是積雪變化。今年夏季的氣溫,北方是特別熱的,並已令山脈積雪大幅度蒸發,這樣大量的水汽雖會阻礙光照,但也會影響之後的季風形成。如果沒有超強季風出現,大陸板塊降溫緩慢,“冷冬”也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其實現在的天氣,傳統氣候模型已經不足以套用解釋暖冬冷冬現象。根據近幾年拉尼娜現象之後的氣溫變化看,“拉尼娜後有冷冬”已經不再是必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