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麼看待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畫派對當代油畫的影響?

旅遊八戒行


18世紀後期,由安格爾等藝術大師發起的新古典主義運動,旨在向17世紀的古典主義致敬的一場藝術的復古與革新。

新古典主義的目的是既要保留古典主義的莊嚴、典雅和理性主義的精神,更要將新的時代風尚和審美注入作品。

△王沂東《在河邊上》

在安格爾所舉起的新古典主義大旗幟下,新古典主義表現了三大美學特徵:

一、崇尚自然為原型,按照確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現自然,但又不是簡單的客觀自然的描寫,而是將對象理想化和完美化;

二、新古典主義崇尚理性和共性,將藝術納人規範和有序之中。新古典主義誇大理性作用,抹殺情感和個性。在內容、技巧和構圖上都遵循既有的規範和秩序。

三、新古典主義以希臘羅馬英雄事蹟及當代生活為題材,藝術創作帶有更多個人風格的追求和時代印跡。

而安格爾對線條、色彩、輪廓的強調,在表現出理性的同時,卻不乏線條的清晰和生動,讓人物栩栩如生。

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對中國當代的油畫的影響可謂居功至偉。

一大批現當代畫家的作品都體現了對歐洲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繼承和發展。

20世紀初開始,中國派出了大批的留學生到歐洲學習繪畫藝術開始,一直到今天,可以說從技法到精神,他們在實踐和創新當中。

在中國額當代油畫藝術家中,新古典主義滋養了以大批中國畫家。

其中,王沂東、孫為民是本土文化與新古典主義的融合;徐芒耀是超現實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的融合;朝戈、韋爾申是古典思想與具象形式的融合;宮立龍對新古典主義、矯飾主義與民族文化的融合;陳逸飛對新古典主義、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進行了融合。

△陳逸飛作品

總的來說,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在中國衍生了一大批徒子徒孫,深刻地影響到了中國的當代油畫,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布穀公社


安格爾(1780-1867)出生於法國一個畫家家庭,安格爾是西方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巨匠,新古典主義大師。

少年得志17歲時就成為了畫家,然而安格爾非常謙卑非常崇拜“文藝復興三傑”,致力於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藝術。

又由於安格爾的父親在素描、雕塑領域皆有造詣,對古典主義美術有深厚的修養,使安格爾從小就受到古典文化的薰陶,綜合這兩方面原因,安格爾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畫派。


如果說藝術大師倫勃朗的用光、波納爾的色彩影響了世界畫壇,那麼安格爾的線條在世界藝術史上可謂是登峰造極,簡稱“安格爾式線條”。

安格爾的畫風也深深的影響了中國當代油畫。

因為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追求“素描第一,色彩第二”的繪畫理念,將“線條、形體、色調”相互和諧。


其中安格爾的作品《泉》就用簡化的手法,構造出傳統式樣的輪廓特點,作品人物達到“形散神聚”的特徵,符合東方人的審美。

新古典主義講究“線條和造型越簡潔,作品越具有美和力量”,這和中國繪畫注重線條的運用相匹配。


安格爾也曾說“偉大的藝術家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在完成作品時是堅持用線條的,他們再次以細膩的筆觸肯定了線條的意義,從而使輪廓顯得生趣盎然,他們給素描注入了神經和激情。”

然而我們中國的藝術大師徐悲鴻學習的就是安格爾的素描傳統,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這更加肯定了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畫派對中國當代油畫的影響極為深刻和有意義。


名師巨典



師範小王子


安格兒,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工廠裡面畫的工人階級。這種對象對中國的當代藝術中,描寫社會發展,工人,農民,少數民族等等,有啟發性。

但是我們國家的藝術作品,大家比較喜歡接受的是美好藍圖。小眾題材一般得不了獎。


藝術魚芳芳老師


當代繪畫作品基本都是偏執狂的產物,與安格爾沒有絲毫的聯繫。在盧浮宮欣賞到安格爾的精品畫作,尤其是素描作品就像看到王曦之的書法,李白的詩一樣望其項背高不可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