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小時候就知道四大名著有一部叫《水滸傳》,開始不知道“滸”怎麼讀,也不知道怎麼寫,會讀成“許”。後來老師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發生地點在水泊梁山,是在水邊發生的故事,“滸”又是水邊的意思,是以故事發生的地點命名的。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隨著年紀漸長,越來越覺得老師的解釋不夠有說服力,“水滸”是否有水邊的意思,暫且不說,況且這樣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它的命名難道只會考慮到故事發生的地點嗎?後來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把《水滸傳》譯到國外,採用的名字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這部作品的核心內容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忠義、英勇,至於故事發生在哪,似乎不是很重要。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後來知識面越來越廣,我終於知道了施耐庵為什麼把他的這部作品命名為《水滸傳》。

“水滸”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裡面,《大雅·緜》裡面有一句說“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緜》就像是一首史詩,它的內容主要是講述周部族的歷史。而古公亶父正是周王族的十三世祖,它帶領部族從邠地遷到岐地,最終定居在了渭河平原。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亶父在位的時候,華夏的土地上各部落間戰爭頻仍。北方的薰育和戎狄就經常進攻周族。因為那時候周族人口很少,土地貧瘠,百姓的生活十分艱苦,相比較而言,薰育和戎狄等北方部落卻民風彪悍,甚至搶掠成風。頻繁的被侵犯使得周的百姓根本無法安定生活,周族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姬亶,也就是古公亶父,帶著族人離開了家鄉,渡過漆水和沮水,經過樑山,歷經艱辛終於到達岐山。說到岐山,大家就很熟悉了,《封神榜》裡的周文王、周武王就是從岐山發家,最後推翻商朝的統治,建立起偉大的周王朝的。之後,在中國歷史文化語境中,“水滸”也用作“出路”的意思。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水滸,寓意“出路”。那何以就有了水滸傳這部鴻篇鉅製就直接以“水滸”為名了呢?事實上,施耐庵的用意一目瞭然,來自社會各路的英雄好漢,在不堪社會亂象之擾後,走投無路,在梁山落草為寇,尋求出路。如此細想,作者的用意不禁讓讀者唏噓不已,在小說中,梁山好漢經過各種戰鬥,三打祝家莊,打高唐州救柴進,隨後大打曾頭市,最後在打完高球之後達到鼎盛,宋江帶領下的水泊梁山在這個時候寄予了無數英雄好漢對未來的美好期冀,似乎他們的光明前景近在眼前。

《水滸傳》中的“水滸”到底有何含義?原來施耐庵的寓意這麼深刻

他們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在他們眼裡“忠”已經在“義”之前,之後把招安視為出路已經沒有什麼懸念,只是後來這一路充滿刀光劍影,無法安生,生死流散,這樣的英雄神話只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