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它是江南時蔬“一絕”,乾隆皇帝吃過也念念不忘

酷暑褪去,白露已至。溧陽城南500畝田地裡,今年的芹菜正準備排苗。

3個多月之後,常州人等了一年的白芹就會上市。潔白如玉、清香脆嫩,可以從深秋一直吃到春天。

在真正的好食材面前,一切花哨的烹飪技巧都是多餘。對白芹,無論是巧手主婦還是高級大廚,清炒都是第一選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才是最適合白芹的模樣。

作為獨一無二的芹中珍品,白芹是無數美食家讚不絕口的江南時蔬“一絕”,也是溧陽家家戶戶飯桌上少不了的時令菜,當地人最親切難忘的故土味道。

它是江南时蔬“一绝”,乾隆皇帝吃过也念念不忘

源自南宋的800年壅制技藝

人人都知道溧陽白芹好吃,卻不知這出眾的栽培工藝,已經歷了800多年的磨礪。

溧陽人大規模地種植白芹,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如今溧陽南郊的唐家村、錢家村、方家村一帶,歷朝歷代都是商賈流通之地。加上當地全年平均氣溫、降水、土質都適宜白芹生長,在一代代菜農的手中,逐漸摸索積累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栽培工藝,培育出了與眾不同的溧陽白芹。

溧陽白芹的壅制技藝,全稱叫作“溼土一次性深壅土軟化”,有7道非常講究的工序:碎土、溼土、分行、木板固定、壅制、灌水、合縫。

其中壅制這一步很關鍵,要將芹菜莖葉全部用土壤覆蓋,避光、保溼、保溫。這樣培育出的白芹,經過了白化和嫩化兩個過程,才能莖部潔白脆爽,菜葉清香水嫩。

2005年,溧陽白芹進入釣魚臺國賓館成為國宴美餚;2006年溧陽成功註冊“溧陽白芹”原產地證明商標;2010年又成功申報農業部地理標誌產品。

家家必吃的江南時蔬“一絕”

白芹是真正的時令菜,一年只能種一季,又無法長期保存,只有每年10月下旬到來年4月能吃到。在屬於它的季節,每一口都很珍貴。傳說乾隆下江南時行至溧陽,曾吃過白芹,讚不絕口、念念不忘。

清炒白芹,在常州特別是溧陽地區,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家常蔬菜,一代代人從小吃到大。碧玉般白嫩的一盤,帶著濃濃鄉土味道,那是煙火氣和清新感的絕妙結合。

對常州城裡的百姓來說,白芹多年來也是秋冬春必吃的蔬菜。城內很多大小飯店,一到季節,菜單上必有清炒白芹這一道。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卻是絕大部分客人都會隨手點上一盤的蔬菜。

“清炒很簡單,除了提味的鹽和解澀的糖,其他什麼都不需要加。但要最大程度留住白芹的本味,也很考驗廚師。”北大街上的九重天大飯店,應季時一天要賣掉好幾十斤白芹,廚師張玉成對此頗多心得,“火要夠大,翻炒要夠快,半分鐘不到就必須出鍋。這時候白芹將將斷生,吃起來又脆又水,還有股回甘。”

它是江南时蔬“一绝”,乾隆皇帝吃过也念念不忘
它是江南时蔬“一绝”,乾隆皇帝吃过也念念不忘

溧陽農民破解產業難題

對很多溧陽人來說,白芹並不僅僅是一道特色菜餚,更與地方經濟、百姓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溧陽南郊方家村上了年紀的村民都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隊和溧陽城裡的蔬菜公司掛鉤供應,每戶人家都分到任務幫著生產隊壅制白芹。改革開放後有了自留地,種植白芹成了村民們最掙錢的一門副業。溧陽南環路往南方圓六七公里內,起碼一半村民家的小洋樓,都是靠白芹砌起來的。

但因為白芹嬌貴,工藝又複雜,800多年裡一直只能依靠有經驗的菜農人工勞作,既艱辛、成本高,又難以穩定傳承。前些年,眼見白芹產量逐漸萎縮,視它為驕傲的溧陽百姓坐不住了。

土生土長的溧陽人易衛明,2015年時已年過半百。為了白芹,他從生活無憂的老闆重新做回地道農民,承包了溧城鎮城南十幾畝田,投入大量財力和精力。經過上萬次反覆研發測試,終於成功發明特種機械,讓白芹實現了規模化、機械化種植。

“在外打拼多年,白芹是我不能忘懷的家鄉味道,也是我引以為豪的家鄉名片。相信每個人溧陽人、每個常州人,都希望白芹產業能發展壯大。”

如今,易衛明的易佳甸園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手握10項國家專利,白芹種植擴大到500多畝,生產成本卻比傳統人工方式減少60%。產品不但在本地一炮打響,還遠銷北上廣和港澳地區。 談必行 文 姚建國 朱臻 攝

它是江南时蔬“一绝”,乾隆皇帝吃过也念念不忘

菜品典故:

溧陽白芹早在800年前南宋時期就在唐家村、錢家村一帶廣泛種植。在民間,白芹俗稱“白小娘”,傳說宋代當地有個美麗的姑娘,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卻被貪色的老財主看中,想要強娶,姑娘無奈投河自盡,以死明志。來年秋天,河塘里長出了許多白嫩的白芹來。溧陽人為紀念這個貞烈的姑娘,便將這白篤篤、水靈靈的白芹稱之為“白小娘”!

溧陽白芹外觀潔白如玉,其白嫩的莖和葉既可葷炒,又可素拌和做餡,口感香甜脆嫩,外觀晶瑩素雅,是冬春之際餐桌上膾炙人口的時鮮菜,由於入口清香,回味甘甜,被譽為江南美食佳餚中的一絕。

菜品製作:

白芹去土、去根,去葉、洗淨。將洗好的白芹切成5釐米長的段。鍋上火,底油燒熱放入白芹、青紅椒絲,炒至5分熟時調味,炒熟起鍋即可。

菜品特點:

潔白如玉,清新淡雅,入口脆嫩,回味甘香。

融自常州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