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馬雲談AI:傳統制造業將非常痛苦 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9月17日上午,在上海舉辦的主題為"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雲就人工智能與人類智慧的辯證關係、人工智能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技術的使命以及未來社會如何應對技術的衝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真正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的智慧,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

馬雲認為,AI不應該叫做人工智能,應該叫做機器智能。他舉例稱,汽車比人跑得快,但是汽車並不是模仿人的雙腿,計算機不應該按照人腦一樣去思考,要有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要有自己獨特的邏輯。

機器智能和人類智慧並不相同,機器可以更聰明,但機器永遠不可能有價值觀、有夢想和愛,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都無法獲得的。讓機器純粹模仿人類意義不大,機器通過不斷學習最終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是了不起的。

馬雲談AI:傳統制造業將非常痛苦 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我們應該真正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的智慧,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

人工智能是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未來製造業就是服務業,傳統制造業將非常痛苦

馬雲表示,人工智能也好、機器智能也好,不是簡單的技術的改變,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改變。未來數據將會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係。

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服務業、改變教育、醫療,我們所有的生活會因為數據、計算而所改變。

馬雲談AI:傳統制造業將非常痛苦 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舉例而言,未來製造業(新制造),是個性化、智能化、按需定製,是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未來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製造背後的服務和體驗,未來的製造業都是服務業,而人類在其中的部分無法被機器取代。

未來製造業依靠的是數據,未來10到15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不會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而對於未來金融行業(新金融),馬雲認為,風險思想將會發生根本改變:新金融不是讓傳統金融更加強大,而是讓每個人,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金融服務;金融風控不是給銀行穿上防彈衣,而是用數據技術預判風險、消除風險,不是去抓壞人,而是發現、預測壞事。

技術不能推動行業進步則毫無意義,不是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談到技術的使命,馬雲主要有以下觀點:

技術如果不能和製造業、服務業相結合,不能推進轉型升級,不能推動社會更加綠色、更加持續發展、更加普惠的方向變革,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快樂,這樣的技術毫無意義。對於傳統行業來講,如果不擁抱新技術,不融入數據時代,同樣也沒有意義。

馬雲談AI:傳統制造業將非常痛苦 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今天年輕人的創造力、年輕人的創意、創新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甚至不敢想象。今天不是中國的製造業不行,而是落後的製造業不行,不是今天的中國沒有創意,是你沒有創意,不是今天的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應對技術衝擊:新技術是新生產力,規則、體系、思考方式、教育都要改變

馬雲說,這是一個經濟轉型升級、自我變革的時代,現有的規則、體系、思考方式和教育都要進行改變,新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一切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要有新的生產關係與其相適應。

然而,新的行業誕生之際,難免會伴隨一些事故,新的行業會給舊的行業帶來極大衝擊,甚至取代舊的行業。

對於這個問題,馬雲說道,行業取代行業應該由市場決定,而不是政府應該關心的事情。就好像飛機剛出來的時候,伴隨著很多事故,但是我們並沒有把航空工業消滅掉,更何況有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想辦法怎麼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而不是消滅一個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