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天氣再熱,都不能阻擋一顆想吃火鍋的心!

如果說有一種美食可以讓中國大江南北的所有人都趨之若鶩的話,那就一定是

火鍋了。

天氣再熱,都不能阻擋一顆想吃火鍋的心!

一般人認為,要到冬天寒冷的時候,才是吃火鍋的時節,一邊暖和身子,一邊看著熱氣騰騰的蒸汽往上冒。

其實夏天吃火鍋也是十分不錯的選擇。夏季氣候潮溼悶熱,體內積累的汗液無法排出,吃火鍋可以以熱制熱,排出體內的汗,使人感到神清氣爽。

不過夏天吃火鍋,既想大快朵頤又要吃得健康,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天氣再熱,都不能阻擋一顆想吃火鍋的心!

夏季吃火鍋注意4點

素菜佔70%,點盤豆腐

在寒冷的冬季,吃羊肉和肥牛能夠禦寒保暖,但在夏天吃這類食物卻很容易導致上火,天熱可以多點魚肉等低脂肪食物。

夏天吃火鍋一定要少葷多素,蔬菜最好能佔到70%以上。

此外,還可以在火鍋中加些豆腐,有一定的清熱瀉火作用。

首選酸湯或清湯

在炎熱的夏天,酸湯能開胃清火,去膩除燥,消暑健體。

此外,夏季出汗多,易損失水分,酸湯火鍋的酸味能斂汗祛溼。除了酸湯,清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少喝冰鎮飲料或啤酒

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再點上一杯冰鎮啤酒或飲料,是一件很爽的事。

但這無形中會傷害你的身體,冰鎮飲料容易讓消化道黏膜表面的保護性結構受到破壞,出現腸胃不適等消化系統疾病。

而啤酒中嘌呤含量較高,配合肉類海鮮一起吃,易引發痛風。

吃火鍋時最好的飲料是常溫的白開水和茶水。若選冰鎮飲料,吃熱菜和喝冷飲之間,最好間隔3分鐘以上,喝的時候也最好小口啜飲。

吃香油蒜泥調料

夏季細菌易繁殖傳播,很容易導致腹瀉。

所以,一定要在蘸料裡放點薑末、蒜末或蒜汁,姜可刺激胃液分泌,蒜具有明顯的抑菌、殺菌和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此外,最好能將麻醬換成香油,這樣可減少熱量攝入。

天氣再熱,都不能阻擋一顆想吃火鍋的心!

吃火鍋8大常見錯誤

作為餐桌上一年四季的寵兒,火鍋吃起來酣暢淋漓。不過即使不是在夏天吃火鍋,你也同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這10種吃火鍋的常見錯誤,你應該避免。

錯誤一 吃太急傷消化道

事實上,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而火鍋濃湯溫度可高達120℃,食物燙熟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

再加上麻辣等刺激,容易誘發各種消化器官炎症和潰瘍。

建議:把食物從鍋中撈出後,先放在小碟裡,待微涼再吃。

錯誤二 生熟不分易汙染

許多人把生肉夾入火鍋,就用同一雙筷子夾菜送入口中,這樣也極易把生食中的細菌帶入口中,甚至汙染整盤食品。

另外,如果吃火鍋的餐具不加以區別使用也會致病。

建議:將夾、盛生食的碗筷與直接入口的餐具分開。同時,為避免交叉汙染,最好使用公筷。

錯誤三 冷熱交替傷腸胃

很多人覺得吃火鍋時趁勢再喝上一大杯冰鎮飲料就更爽。

這樣一冷一熱,會強烈刺激胃部,甚至導致胃部痙攣或胃痛。

建議:吃火鍋少喝冰鎮飲料,可選擇一些溫熱的涼茶或者植物蛋白飲料。

錯誤四 小料味重鹽超標

北方人吃火鍋尤其愛用醬料,韭菜花、腐乳、沙茶醬等含鹽都較高,而且特別容易附著在食物上,導致人們吃鹽過多。

建議:用新鮮辣椒、蒜蓉、麻油等佐料代替醬料,不但可提升食物香味,還能控制鹽分攝入。

錯誤五 不吃主食難平衡

許多人吃火鍋從來不吃主食,吃些主食非常重要。

一來,主食中豐富的澱粉能在胃腸內形成黏膜,減少火鍋的刺激。

二來,吃了主食,就能減少吃肉的量,而保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供應,有利於營養平衡。

建議:在火鍋吃到一半時就吃些淡味的主食,或者涮些澱粉含量豐富的土豆、紅薯等。

錯誤六 先吃肉再吃菜

許多人都是先把涮肉吃個夠,才想起來放點蔬菜。這樣很容易導致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量。

建議:先涮一些蔬菜,不但能減少肉的攝入量,還能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錯誤七 火上加火難養生

很多人愛吃麻辣鍋,這樣會不斷加重對咽喉部和胃腸道的刺激,容易導致咽喉腫痛、胃潰瘍、胃炎、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建議:吃麻辣火鍋要搭配涼性的蔬菜,比如冬瓜、絲瓜、蓮藕等,最好用麻油、淡醋等做蘸料。

錯誤八 美味湯底惹痛風

涮完火鍋後濃美的火鍋湯是許多人的最愛。殊不知這樣的湯裡已經溶解了許多食材中的嘌呤,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導致痛風。

還有的海鮮、酸菜鍋底裡,亞硝酸鹽的含量也不低。

建議:久煮的火鍋湯一定不要喝。

就算是天氣再熱,都不能阻擋一顆想吃火鍋的心!

天氣再熱,都不能阻擋一顆想吃火鍋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