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大眾網—魯中網淄博8月23日訊(記者 王鎮 通訊員 孫秀珍 郭希)孩子社交能力差、說話含糊不清,興趣狹窄、行為刻板,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可能是得了“心理病”——這些表現若未能及時引起家長注意,放任發展將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近年來,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相關專家臨床研究發現,孤獨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抽動症等多發於兒童群體的疾病,已漸漸成為威脅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病症,但目前並未引起家長群體足夠的重視。

孤獨症發病率接近1% 不及時發現將貽誤最佳治療時機

孤獨症即自閉症,多發於男性,雖然發病原因一直未有定論,但在今天已不是一種罕見疾病。根據國內研究機構統計數據,孤獨症在我國的發病率已接近1%,患孤獨症人群尤其是兒童已達到相當大的數量,每年呈不斷增長趨勢。在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病區,常年進行康復治療的孩子就有好幾十個。

據該科室醫生薑亞南介紹,孤獨症患者總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它的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這些孩子有的可以與熟悉的家人有表淺的交流,也對親人有一定的依賴性,但對陌生的人和環境都表現出程度不同的排斥,社交能力非常差,有時拿個小玩具就能獨自玩上一天。”

在姜醫生接觸的臨床病例中,最小的孤獨症患兒僅6個月大,在父母呼叫時,孩子沒有任何反應,一家人才到醫院求醫問藥。“這些沒有語言的孩子往往也有一些異常表現,他們被擁抱時身體僵硬,對新鮮事物沒有好奇感,不會與家人目光對視。”姜醫生告訴記者,孤獨症患兒的康復越早進行效果越好,有些孩子經過長期系統康復訓練後,甚至可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

在正確看待孤獨症方面,許多家長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不願承認孩子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單純地認為孩子只是性格內向,貽誤了最佳康復治療時機。孤獨症患兒多伴有情感、智力和語言障礙,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聽任病情發展,他們無法自理生活,融入社會,甚者會產生自殘和暴力傾向,必然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孩子可利用大屏幕聯繫對色彩等的感知能力。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孩子和家長共同創作的畫。

多動症、抽動症發病源於心理原因 可得到有效控制

除孤獨症以外,多動症和抽動症也是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在中國俗稱多動症,多發於兒童群體。“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表現很多,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小動作多,交頭接耳,常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姜醫生告訴記者,在生活方面,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喜歡插話,房間、課桌比較凌亂,經常丟三落四。

抽動症則表現為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如眨眼,病情甚者抽動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眨眼被認為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通常以眼部、面部或頭部抽動作為首發症狀,像眨眼、歪嘴或搖頭等,以後從簡單抽動發展為複雜抽動,發聲性抽動症狀表現為吭吭聲、哼哼聲、穢語等。

據姜醫生介紹,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抽動症的發病原因多為心理因素,由於兒童心理承受能力差,課業負擔和家庭不和諧因素都是誘發抽動症的原因。此外,根據臨床經驗,近年來由於家庭“二胎”增加,父母精力轉移,造成孩子被冷落,也成為這兩種精神障礙的致病原因。

“這兩種疾病發病原因相類似,臨床上一般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相結合,加以系統的感覺統合訓練,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記者瞭解到,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目前通過系統治療可完全恢復正常,抽動症早期積極治療,也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為讓心理障礙患兒學會自理,生活自理課必不可少。

兒童心理障礙康復越早越好 需針對性個別化訓練

淄川4歲男孩林林(化名)是一名孤獨症患兒,今年年初,父親辭掉待遇優厚的工作,每天陪林林到市精神衛生中心進行康復訓練。林林父親說:“一年前,孩子的脾氣很大,如果阻止他重複刻板動作,他就會一直鬧,一旦到陌生的地方就會不停地哭。”在兒少病區醫生、老師專業康復訓練指導下,林林慢慢地開始學會適應陌生的地方,脾氣也改善了許多,目前剛剛進入幼兒園學習。

林林父親坦言,與許多孤獨症患兒的家長一樣,最初他也無法接受孩子患病的現實,做康復訓練之前,也是經過一段很長時間激烈的心理鬥爭。“對孤獨症、抽動症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康復訓練,都是越早進行越好,對孤獨症而言,0-6歲的孩子還可以進行搶救性的康復。”姜醫生表示。

以孤獨症的康復為例,由於患兒各方面發育水平和能力存在差異,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病區會對每個兒童從認知、精細、模仿等兒童7大發展領域進行系統評估,以此制定個別化的訓練計劃,為他們的合訓和融合打下堅實基礎。訓練時間上,採用五個半天的“密集式康復訓練”,通過音樂遊戲課、思維引導課、生活自理課等課程,讓兒童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強化邏輯思維,學習最基本的自理技能。

此外,市精神衛生中心還針對患兒家長開設了家長課堂,定期為患兒家長提供專業康復知識的講座。家長的關注和配合對於兒童心理康復意義重大,醫務人員通過家長課堂及時答疑解惑,有針對性地為家長進行心理疏導,並教給家長使用的家庭康復方法,有效指導患兒家長正確幫助孩子達到康復目標,早日融入社會。

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病區是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下設的專業兒童心理康復科室,為市殘聯指定康復機構,為特殊兒童提供康復治療,根據國家相關政策,0到6歲兒童持診斷證明或殘疾證,可申請每年10個月免費的康復訓練。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病區更是淄博市兒童心理發展中心,承擔著全市兒童心理健康的任務。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霸學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警惕!孩子有這些怪異表現 可能是得了“心理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