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腦卒中即人們常說的“中風”,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其特點是突然起病,出現腦部功能受損的症狀。病人出現肢體癱瘓、感覺異常、語言障礙甚至昏迷、死亡,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今天FM89.6武漢交通廣播《健康武漢》節目為您邀請到來自武漢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 唐坤醫生,和大家一起關注腦卒中的介入治療。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896專家團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唐坤

武漢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神經介入學組副組長。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神經內科專業,從事臨床工作十餘年。主攻腦血管病及神經介入方向,現任神經內科介入學組副組長。曾多次在北京天壇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等國內優秀神經介入醫院進修學習神經介入方面知識,能夠熟練開展缺血性神經介入的各種相關手術,包括急診血管開通及顱內外血管支架置入等高難度手術,已順利完成相關手術數百例;在國內權威雜誌發表多篇腦血管病及神經介入方面文章。對腦卒中、大面積腦梗死、顱內外血管狹窄、閉塞等有豐富的診治經驗。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唐坤醫生工作照

在全球

每45秒就會發生1個卒中新發或復發病例

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腦卒中發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01

什麼是腦卒中的預警信號?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大多數腦卒中在發作之前都有一些預警信號,這些信號在幾分鐘或者幾秒鐘可以緩解,往往被人們忽略或者抱有僥倖的心理挺過去。這些危險信號包括:口眼歪斜、流口水、眼前發黑、看東西重影、突然眼皮耷拉下來、胳膊無力、麻木、暈倒、突然頭痛、站立或走路後頭暈、整天覺得睡不醒、愛忘事等。

02

什麼是神經介入

談及腦卒中治療,大家想到的無外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實則不然,還有神經介入治療。

神經介入技術顧名思義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系統的支持下,採用血管內導管操作技術,通過選擇性造影、栓塞、擴張成形、機械清除、藥物遞送等具體方法,對累及人體神經血管系統的病變進行診斷和治療。它既可以獨立解決許多腦血管疾病,又可以和傳統的開放手術、放射治療等巧妙結合,使原來無法或難以治療的疾病得到滿意的治療。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03

神經介入技術的操作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目前仍是腦與脊髓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一般通過股動脈途徑進行,除不能配合的兒童、神志或精神障礙的患者外,均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在腹股溝區注射少量麻藥後,穿刺股動脈放置血管鞘,然後通過選擇性插管技術來完成腦或脊髓血管的對比劑注射,醫生便可以在監視器上看到患者血管的動態成像。患者需要住院接受造影檢查,一般術前會進行腹股溝區的備皮,術前禁食水,根據患者狀態醫生會選擇性的給部分患者輸液以減少造影劑的副作用。造影術後如沒有不適反應,即可以適當恢復飲食。穿刺側的下肢一般要制動6-8小時,如果採用了血管閉合器或者用壓迫器,患者可以4-6小時後床上活動。

神經介入的技術優點

▷微創手術、體表不留瘢痕

神經介入技術避免了開顱手術帶來的組織創傷,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神經介入手術多采用股動脈途徑,手術時僅需1-2mm創口,手術入路處隱蔽,體表不會留下難看的瘢痕。

▷適應證廣,絕對禁忌證少

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多見,腦血栓形成的高峰年齡在65歲左右,而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患者耐受性差,包括身體條件和心理因素。神經介入手術操作創傷小、時間短,對病人而言損傷輕,痛苦小,危險低。由於介入手術採用血管內途徑,避免了因病變部位帶來的手術限制,如:高位或很低位的頸動脈狹窄,手術難以暴露,介入就可以輕鬆實施;顱內多發動脈瘤,介入治療可以一次完成;腦深部或重要功能區的血管病變,如丘腦、腦幹的動靜脈畸形,手術很難或無法實施,介入手術可以完成治療。

▷快捷、迅速

神經介入手術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實施,如急性腦血栓的介入治療。完成股動脈穿刺,並將導管插至病變血管,常可以在數分鐘或十餘分鐘內完成,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血管再通,挽救腦組織。

▷可以與外科手術互相補充,有機結合

比如:大的腦動靜脈畸形,直接手術切除創傷大、出血多、危險高,可以先部分栓塞,縮小體積,控制血流量,手術全切就有把握。再如,顱內富血運腫瘤,術中出血不好控制,常常無法切除或不能全切,採用術前栓塞後就會大大提高治癒率和安全性。近年來,複合手術(也稱雜交手術)在血管疾病的治療中很受推崇,就是將神經介入與開放手術有機結合的結果。

預防腦卒中

對腦卒中的預防遵循三級預防的策略:

一級預防即針對具有腦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積極治療危險因素,同時定期監測其他危險因素的發生並採取針對性措施,減少疾病發生;已經證明,禁菸、限制膳食中的鹽含量、多食新鮮水果蔬菜、有規律地進行身體鍛鍊、避免過量飲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此外,還需要對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採取藥物治療,以減少心血管病危險並預防腦卒中。

二級預防即針對已發生過一次或多次腦卒中的患者,給與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嚴重腦血管病發生,常用的5類降壓藥均可用於腦卒中二級預防;對已經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員開展心血管疾病二級預防,這些干預措施與戒菸相結合,往往可以預防近75%的血管性反覆發作事件。

三級預防即對已患腦卒中的患者,加強康復護理,防止病情加重。

腦卒中的預防主要是危險因素的防治。

控制血壓對腦卒中預防的效果顯著。對病情穩定的腦卒中患者,仍然需要長期堅持服用降壓藥物。

「健康」腦卒中患者的第三個選擇——神經介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