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新乡县检察院官微说错话道歉,但网友不接受还支持!

“疫苗门”持续发酵,7月23日上午,新乡县检察院一条微博火了,值班编辑在转发@中国药品监管发布的一条微博后,因对“疫苗门”的强烈不满做了一句评论“我去年买了表!”,言辞犀利并未做过多描述。

新乡县检察院官微说错话道歉,但网友不接受还支持!

7月23日下午5点43分,新乡县检察院编辑删除评论并对不当言论致歉,晚些时候经各路媒体转发,瞬间火爆!新乡县检察院官微粉丝数从982个涨到2.8万个,评论数2万,转发数3万,点赞数6万。各位自媒体的小伙伴们,你们有何感想?媒体人熬眼磨屁股粉丝只掉不增,新乡检察的小编怒发冲冠的一句国骂胜过任何营销活动,分分钟圈粉破万。

新乡县检察院官微说错话道歉,但网友不接受还支持!

很多时候我们对某些事、某些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甚至愤怒,但多数默默不言,新乡县检察院编辑虽言辞“粗鄙”,但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关注“疫苗门”事件不是猎奇、不是吃瓜看戏,是真的心疼孩子,毕竟你我为父为母,毕竟你我总会为父为母。“疫苗门”关注如此之大,老夫子从舆论形成的角度来分析(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新乡县检察院官微说错话道歉,但网友不接受还支持!

一石激起千层浪

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不负责任的流言、热点事件等社会舆论的形成,一般意义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酝酿生成阶段,出现牵扯社会大众,能够唤起人们注意的事件或问题;第二阶段:传播甄别阶段,在一定范围传播扩散开来,事情的内容和影响在广泛讨论;第三阶段:观点形成阶段:在传播中形成不同的意见和处理方法;第四阶段:观点融合阶段,不同意见渐趋相同,融汇成一种主导看法。

新乡县检察院官微说错话道歉,但网友不接受还支持!

人人都应传播正能量

以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来分析舆论的形成过程:

一、 酝酿生成阶段

三鹿奶粉事件被曝光之前,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儿,据家长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饮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随后短短两个月,该院收治的患病婴儿数就扩大到14名。

二、 传播甄别阶段

2008年9月11日,《东方早报》记者刊出一篇名为《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报道,最先指出三鹿奶粉有问题,瞬时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 观点形成阶段1

2008年9月9号,记者看到兰州有14名婴儿出现病症的消息后,为了不让更多婴儿受害,决定追踪和跟进。在这个事件爆出后,即刻引起了许多社会人员的关注,大家都知道了结石与三鹿有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事实和意见信息的传播也就发生了。

记者爆出三鹿后,因为关系到婴儿生命问题,就马上成了社会关注的议题,民众就会关注支撑这个议题的相关事件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从而引起比较大范围的信息传播。其他媒体也相继跟上对三鹿奶粉的报道。

四、 观点融合阶段1

在此之前,有很多媒体其实也一直在跟踪此事,只是没有抓住报道的时机,在结石婴儿与三鹿有关这一问题上,就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随着司法机关介入开展多方面调查,各种意见在一个舆论环境中开始互动和整合。更确定了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致使婴儿患上肾结石。事件披露后,三鹿发言人也称奶粉中确实含有三聚氰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