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大家冷靜去觀察,現在的年輕人,臉不是很有福報!

大家冷靜去觀察,現在的年輕人,臉不是很有福報!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6/18 第八集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接著,“五音令人耳聾”,過分重視這個音樂、聽覺的享樂。大家看現在音樂都聽那個重金屬,“砰、砰、砰”,刺激很強,反而對聽覺的傷害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耳機不能戴太久,戴太久對耳朵的傷害也很大。所以現在很多這些科技確實方便了,但人不懂得節制,對自己的身體傷害都很大。

我們看到現在癌症愈來愈嚴重,年齡層愈來愈輕。這個都與人不懂得養生,放縱這些慾望傷了身體,有絕對直接的關係。而且這個放縱慾望除了傷身以外,敗德,還有折自己的福。做的行為又違背天理,那個是要折壽的。比方年輕男女不懂得互相尊重、互相愛惜,放縱男女的慾望,甚至還墮胎,這些對自己的德行的損傷,折福、折壽都非常嚴重。

大家冷靜去觀察,現在的年輕人,臉不是很有福報。我們看那個福相,耳垂都很大,是吧?臉都比較圓,不像我這麼瘦。我這個臉這麼瘦,是一二十年前種下來的禍根。那個時候年紀輕不懂事,然後心胸也小,造成這個結果。不過既往不咎,已經過去的你也挽回不了,現在好好努力,我自己期許十五年之後也可以白白胖胖。而且我照鏡子的時候,一直在拉,“長一點、長一點”。後來我才知道,這麼拉會拉傷。更重要的突然想到一句根本的道理,叫“相由心生”。不是這樣拉有用,要從根本、從心地改,這個相貌就會改了。

我們感覺到,這個時代物質的享受好像是幾千年來最高的。那個只是一個角度,其實這個角度也不準確。比方說“吃得更好了”,有沒有道理?“吃得更好”,你們怎麼沒反應,這一題這麼難嗎?請問大家,你小時候吃的蘋果香還是現在吃的蘋果香?小時候那個蘋果,你還沒進門,那個味道都出來了。現在,放在鼻子旁邊都有一點聞不出來。為什麼?人要吃那麼多,這些商人就違反自然,他用各種方法讓那些東西很快的都出來。本來一年才出一次,現在可以變兩次、變三次。所以很多人吃肉,那個肉都是荷爾蒙、抗生素,把它催起來的。

有一次師長去看一個養鴨場,結果那個老闆拿了一隻小鴨放在老人家手上,問他:“你看這隻鴨生出來幾天了?”師長一看,“應該七天、十天左右。”結果那個老闆說,“兩天。”第二天就長這麼大了。那您看,它吃了多少荷爾蒙的東西把它催大。鴨吃了,最後給誰吃?人吃。

您看,這個時代的人聰不聰明?聰不聰明?想一想,聰不聰明?聰明到只想到先吃再說,我吃了歡喜就好了。所以老祖宗講的“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些文明病不都是吃出來的。而且我們給所有這些動物吃的東西,最後還是回到人類自己的肚子裡面,這個哪有聰明?

所以曾子講了一句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你都是自己的慾望滿足,然後去用不人道的方式去對待這些生命,最後這個惡果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我們今天拿著這麼多農藥去噴這些植物,要殺死這些蟲,最後這些農藥留在菜上,誰吃了?這樣怎麼會聰明?都是逞一時的慾望而已,逞一時的方便、利益而已。

所以有一句成語叫“刀頭舐蜜”,有一滴蜜在一支刀上面,那個蜜很甜,受不了了,舔一下,先嚐為快。一舔,好甜,舌頭流血了。看不到那支刀,只看到它是甜的。其實我們人類現在不就是幹“刀頭舐蜜”的事情嗎?物質文明一兩百年的發展,足以讓地球母親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很多地方你看水都淹掉了。那個森林砍伐之嚴重,觸目驚心。為什麼砍那麼多森林?就是為了滿足人的口欲。砍掉,養牛、養羊,養這些肉食需要的動物。所有的原始森林是整個地球的肺,這個肺愈來愈縮小、愈來愈縮小,那空氣怎麼會不出問題呢?

“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的生活習慣跟整個大自然是分不開的。古人懂啊!宇宙是一個循環,整個生命是一體的,所以敬天、敬地,絕不敢不節制的去破壞整個大自然的平衡。所以這個物質的享樂,真正冷靜去思維,其實害處很多。我們應該要懂得所謂“節度”才好。

好,那剛剛講到“五音令人耳聾”。這裡魏丞相講的,“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也”。“五音”:宮、商、角、徵、羽。大家看,現在的音樂比較不平和,有的聽了很浮躁。你看年輕人有的一聽,連靜都靜不下來,那個動作隨時就要“砰、砰、砰”這樣,你叫他坐十五分鐘,他好像屁股上有刺的感覺,坐不久。大家看現在大學生上課,你要讓他坐一個小時很專注,很難。所以外面這些刺激,刺激到最後都傷了人的身體,甚至於傷了人的心靈。他很浮躁,他定不下來。甚至這個聲光刺激以後,他特別沒定力,任何誘惑一來,他控制不了自己。所以這些老祖宗的提醒重要。音樂可以陶冶性情,那是好的音樂;不好的音樂,靡靡之音,讓人放縱了、空虛了,甚至這個情感就很不知道節制。

我記得年輕的時候也不懂這個道理,年輕時候也沒讀過《老子》,所以一些情歌還唱了不少。有時候唱情歌唱到自己苦得要死,現在還有些節目讓那個五六歲的孩子模仿歌星唱情歌。你看那五六歲的孩子這麼天真,然後唱情歌,整個臉糾在一起,“給我一杯忘情水”。你說那個音樂對他的整個人格成長有沒有障礙?

以前的人六七歲,七八歲,男女就要分開坐,因為男女是“人之大欲存焉”。男女的這個慾望是人的大的慾望,它要有節制的,所以男女的分寸要有。現在男女沒有分寸,你看多少家長,甚至學校的老師,面對這個男女慾望的放縱,真是搖頭,都不知如何來改善。但您看古人從那麼小就懂得男女的分寸,這個都是防微杜漸。

現在有哪一個官員,或者哪一個教學的人,說“這個問題我馬上可以解決”?因為這種慾望一打開之後,像黃河潰堤一樣,真的是很難收拾。所以古人都是禁於未發,從小教他男女的分寸還有人的正氣,不被這些外在的慾望所誘惑。他有責任感,他知道他那個年齡,他的身份是學生要好好用功。現在這個都沒有了,老師假如不懂這些,很麻煩!

我們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去幼兒園讀書,回來唱一首什麼歌呢?“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我自己去臺東代課,我以前沒有教過書,剛好那時候到臺東去的時候,當地有一個學校的老師生產,結果就找到我。那一年的法律規定,大學畢業才可以代課,結果找不到大學生,找到我。我本來沒想過要教書,就去代課了。結果一去,我帶一年級,七個學生,在南橫路口那裡,都是原住民的孩子。結果孩子每一個人都在唱哪一首歌呢?“對面的女孩看過來”。他才七歲,他的心思都用在對面的女孩有沒有看過來,他的心能定下來專心讀書嗎?

你說我們給孩子這麼多生活上這些東西,是害他還是在愛他?定力重要啊!你看現在孩子每天上網,大學聯考寫出來那個文章,看了都會讓人搖頭。結果人家古人十三歲的孩子寫出來的文章,現在大學畢業生都寫不出來。那個定力、定功!從小教穩重,怎麼會這麼浮躁呢?所以這裡也提到了,要聽正樂,好的音樂,不然他會心浮氣躁,甚至暴虐之氣,都因為聽了這些音樂而愈來愈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