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Crypto能否錄得1,000倍的回報並達到200萬億美元的市值?

上週,Binance首席執行官趙鵬鵬(又名CZ)和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的發言引導社區推測加密市場長期實現1000回報的可能性。

在9月8日,Buterin 表示,隨著公眾對加密貨幣的認識和主流在2017年末達到頂峰,加密市場的估值從目前的2000億美元增加了一千倍是不現實的。

從2000億美元增加一千倍,達到200萬億美元,佔全球財富的70%,其中包括黃金,儲備貨幣和其他用作財富管理產品的傳統資產。

“區塊鏈空間已經到了可以看到天花板的地步。如果你在此時與普通受過教育的人交談,他們可能至少聽說過一次區塊鏈。這個領域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再增加1000倍。“

誤報Buterin的初始陳述

Crypto能否錄得1,000倍的回報並達到200萬億美元的市值?


考慮到背景和Buterin關於加密意識增長的聲明,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的主張非常簡單。雖然分散式系統和應用程序(DApps)有可能實現活動和用戶群的千倍增長,但預計加密貨幣的估值很快就會超過200萬億美元是不現實的。

然而,聳人聽聞的頭條新聞和不合時宜的社交媒體帖子誤導了加密貨幣界的許多成員誤解了Buterin的聲明,認為這是對加密貨幣行業增長率的悲觀看法。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Buterin在其相當簡單的聲明中的動機,他發佈了社交媒體的後續解釋,重申儘管他努力看到加密市場的估值達到200萬億美元,但是指數增長可以使用DApps和區塊鏈協議。

“要清楚,我從未說過加密生態系統中沒有”增長空間“。我說沒有1000倍的價格上漲空間。從今天起1000倍的價格上漲意味著200億美元的加密,或者今天全球70%的財富都在加密中。我實際上說的是,由於大部分人口已經聽說過加密,因此任何意義上的加密進一步增長都必須來自深度(即實際使用)而不會引起更多關注。

Buterin對加密貨幣市場長期增長的觀點是明智的,因為加密貨幣無疑代表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財富。這將要求運營30萬億美元離岸銀行業的銀行和持有黃金等傳統商店財富的投資者轉而使用加密貨幣作為主要的價值儲備。

Buterin沒有期待不切實際的回報,而是指出重點關注DApps和協議的增長,以加快增加基於區塊鏈的系統和加密貨幣使用的過程。

目前,大多數個人 - 在美國和日本等發達的加密貨幣市場,以及印度和中國等受限制的市場- 已經意識到加密貨幣和區塊鏈協議。區塊鏈技術的下一階段可能需要將趨勢從集中平臺轉移到分散的替代方案,鑑於集中式和分散式服務之間的效率差異,這可能很難。

CZ認為可能增加1,000倍

Changpeng趙世界上最大的cryptocurrency交流,Binance,更好地瞭解社會作為CZ的CEO,指出,從市場目前的估值一千倍的回報是“絕對”的可能,對未來價格走勢提供了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測市場。

CZ表示,與傳統金融 市場相比,200萬億美元看起來似乎不切實際。但是,類似於將出租車行業與優步的市場規模進行比較,CZ解釋說,根據傳統金融市場的規模來衡量加密市場的潛力是不準確的。

“我仍然不同意這一點。我會說'加密將絕對增長1000倍甚至更多!' 僅僅達到美元市值將使其接近1000倍(這只是一種嚴重限制用例的貨幣),衍生品市場規模更大。“你也不能用傳統的市場規模來衡量新技術或新興產業的潛力。如果你曾經(和人們有)出租車市場規模來估計優步的潛力,那麼你將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CZ的觀點有一個優點,即加密貨幣的潛力無法根據傳統金融市場的市場規模來衡量。但是,在過去一年中,最大的加密公司,如Coinbase,Gemini和BitGo,一直致力於建立託管解決方案,將機構投資者引入該領域,而投資者一直高度期待交易所交易基金的首次亮相(ETFs)和圍繞加密的各種可公開交易的工具。

因此,由於加密市場中的大多數投資者預期來自傳統金融部門的投資者湧入,在一定程度上,投資者必須探索金融市場以衡量加密的潛在市場規模。

此外,正如ShapeShift 首席執行官Erik Voorhees 所說,全球金融正在與加密金融進一步整合,隨著加密貨幣行業繼續建立連接兩個市場的橋樑,兩個市場將繼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

正如CZ所說,同樣重要的是要承認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比特幣最能證明這一點。風險投資公司和著名投資者如Ben Horowitz一般將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區塊鏈協議(如以太坊)視為新的全球計算系統。

比特幣,以太網和其他主要的加密貨幣已經開始被用作有價值的存儲庫,它們具有其他用例。以太網作為燃氣,為以太坊智能合約區塊鏈協議提供燃料,通過實施分片和等離子,可以充分擴展,從而可以長期與集中式網絡服務器和計算平臺競爭。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貨幣形式運行的計算系統的能力可以增加更多的價值,正如CZ所說,區塊鏈技術不僅限於金錢,可以說加密和加密之間的比較。金融部門只代表市場的一個方面。

最早的Coinbase投資者看到加密的爆炸式增長

Crypto能否錄得1,000倍的回報並達到200萬億美元的市值?


Canry Tan是著名的風險資本家,也是Coinbase和Instacart 的最早投資者,他為100多家價值20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提供資金,他說,加密市場有可能達到數百萬億美元的市場估值。

雖然難以想象千倍的回報,但Tan表示不能排除加密貨幣領域爆發性增長的可能性。他強調,加密市場不會出現業內大多數投機者預期的趨勢。譚告訴Cointelegraph:

“我的一般意義是它有可能但不太可能是1000倍。即使它確實到了那裡,你也會假設使用安全令牌進行證券化,這並不是投機者在希望獲得更多1000倍情況時所想到的。他們通常認為他們毫無價值的山寨幣將以某種方式價值1000倍,而安全令牌僅代表實物資產的所有權。這是一個奇怪的細微差別,但值得一提。“

不過,在九年之後,Tan表示加密貨幣市場主要由散戶 投資者和個體交易者主導。大量資本由機構控制,機構投資者的入口 - 如養老金,捐贈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 - 很可能導致加密估值的爆炸式增長。

比特幣說,對於機構投資者承諾投資資產,需要一種特定類型的基礎設施來促進資金轉移。加密市場中的託管解決方案已經存在超過兩個月了,Coinbase在7月發佈了第一個可信賴的託管解決方案。

因此,機構投資者承諾加密市場可能需要數月到數年。但是,與億萬富翁投資者Mike Novogratz的觀點相呼應,Tan表示,一旦機構進入加密,市場將在數量和價值方面看到差異,正如Novogratz 先前所說:

“我認為,如果你開始看到機構LP [有限合夥] - 如捐贈基金,基金會,養老金計劃和主權財富基金將資金投入加密貨幣 - 你會看到一個轉折點,世界財富的百分比開始流入。我們在最早的階段。Novogratz談到了成群結隊,我認為這是正確的。Crypto仍然受到散戶投資者的極大推動,但令人震驚的是機構鎖定了多少資金。“

如下圖所示,加密市場的數量在2017年末經歷了大幅飆升,因為加密貨幣的價格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在經歷了3月和4月的下滑之後,加密市場的數量開始復甦。在7月份,比特幣的交易量下降至50萬比特幣,但自8月以來,除了9月的第一週,加密市場的數量一直在改善。

Crypto能否錄得1,000倍的回報並達到200萬億美元的市值?


一般來說,加密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如1994年的互聯網。機構正準備參與其中,自2017年中期以來,市場基礎設施才開始迅速改善。因此,現在討論加密與儲備貨幣和中央銀行競爭的可能性還為時過早。Tan表示未來18個月對於加密至關重要,因為它將定義市場的長期軌跡,並補充:

“中央銀行是一個完整的另一個層面,我不知道他們是否以及何時可以決定是否會將其用作儲備貨幣。從我的意義上來說,這將是未來的極遠。我們需要從[基礎設施階段]到[應用程序階段],我認為這是未來18個月的主要故事。它仍然是1994年的互聯網。“

Mike Novogratz在各機構中看到了FOMO

今年6月,Novogratz表示,加密市場在經歷了比當前價格區間增長百倍之後,一旦達到20萬億美元,就會感覺像是一個泡沫。

當時,Novogratz 解釋說,下一次加密反彈將由進入加密市場的機構推動,引發其他機構投資者的FOMO(害怕失蹤)。

“[加密貨幣]是一場全球性革命。互聯網泡沫只是美國的事情。這是富裕的美國人參與。[加密貨幣]是全球性的。孟加拉國有孩子買硬幣。在東京,韓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都是可怕的。我們擁有全球市場和全球狂熱。當我們達到20萬億美元時,這將感覺像是泡沫。“

據 Cointelegraph 報道,過去一個月,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美國三家最大的投資銀行)已公開發布計劃,以促進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需求的增長。

據說摩根士丹利已經建立了一個系統來處理從傳統金融部門進入加密市場的資金,目前正在等待內部程序啟動其加密監管。

Novogratz說:

“它不會馬上去[20萬億美元]。將會發生的是,這些勇敢的養老基金之一 - 一個市場領導者 - 會說,'你知道嗎?我們有監管,高盛參與,[和]彭博有一個指數,我可以跟蹤我的表現,'他們會買。突然之間,第二個人買了。您在零售業中看到的FOMO [將由機構投資者展示]。“

由受監管的金融機構部署加密監管解決方案並加強圍繞加密的基礎設施將增加機構投資者承諾加密貨幣的可能性,這可能會增加加密市場可能實現數百萬億美元估值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