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工作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奪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總冠軍,他戰勝的是志在必得的北大碩士彭敏。在雷海為成為第九場擂主,成功進入總決賽、獲得守擂資格後,主持人董卿說,我覺得,你所有在日曬雨淋、在風吹雨打當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書店裡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權利去追尋那不平凡的光芒。點評專家酈波老師也當場對他說:看好你,勇奪桂冠。
我想,雷海為之所以能贏得眾多人的尊重、祝福,在於他的淡定、堅韌以及對中國古詩詞的純粹的熱愛;在於他讓我們看到了眼前的苟且之外的詩意和人生的另一種可能。他說,他真的沒有想到,十三年前開始的刻苦讀詩背詩,可以讓他十三年後站在央視的舞臺上,參與這場詩詞的盛宴。
但是,他對古詩詞的這種熱愛,追根溯源的話,其實還源於他小時候受到的來自父親的古詩詞啟蒙。從媒體報道可知,雷海為的父親曾是一名鄉村民辦教師,自己很喜歡詩,在雷海為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用毛筆在小紙片上寫古詩詞,貼在牆上教他背。上小學和初中時,雷海為的成績都非常好,直到高一,他的語文、歷史都是全班第一。後來由於學業上的波折才使他成績一落千丈,轉讀中專畢業後,開始了打工的生涯。
可以說,小時候父親在古詩詞方面對雷海為的薰陶給他打下了一個熱愛的底子,這種“無心插柳”使他成年後在某種契機的觸發下,在為謀生奔波辛勞的生活中找到了一處可以讓心靈棲息的精神家園。而雷海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並獲得冠軍,其實正印證了這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然而,卻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讀了這麼多詩,卻還只是一名外賣小哥,有什麼用?當然,這番言論遭到了眾多網友的回擊。這種言論,不過就是典型的功利心理的體現。讀過的書、背過的詩,以能否變現、能否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來衡量,這本身就有些狹隘。雖然雷海為由於學歷、能力等的原因,很難從事比較體面的職業,然而當他戰勝了那麼多實力強勁、學識豐富、學歷等各方面條件遠遠超過他的選手時,以所謂的有用無用來衡量顯然很蒼白無力,所謂的無用顯然不攻而破。
再聯繫當前的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課外輔導班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也是有沒有用,對升學、對報讀名校能不能有所助益,所以奧數、英語以及各種能為升學增添籌碼的特長輔導班自然成了“香餑餑”。因為家長的這種帶有功利目的的做法往往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特點及需求,也就很容易成為孩子們“不能承受之重”。每每看到學生因不堪學業、家長的期望的重負而選擇輕生的觸目驚心的新聞時,我們的心情都無比沉重。也許,讓孩子在課餘讀讀詩、看看“無用”的書,讓孩子有時間、有自由做一些看似無用的事情,反而有可能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收穫生命的豐盈。
閱讀更多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