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二戰時日本一意孤行和美國開戰,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自以為是的認為重創了美國海軍,認為美國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元氣,所以在太平洋和亞洲猖獗一時。但沒過多久,日本人才發現自己有多愚蠢,在強大的美國面前,日本簡直是雞蛋碰石頭,被美國打的狼狽不堪。

二戰時日本一意孤行和美國開戰,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美國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工業強國,工業產值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別說當時的日本,就是德國、日本、意大利三國加起來都沒有美國工業實力強。二戰前,日本的工業規模僅僅是美國的十分之一。雖然日本通過窮兵黷武瘋狂發展重工業,進一步縮小了和美國的差距。但即使如此,日本的工業產值仍然和美國沒法比。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11倍,汽車廠是日本的80倍,美國底特律一條街上的汽車比日本全國都多。美國不僅工業強大,資源也非常豐富,特別是石油資源。二戰中,美國的石油產量一度佔世界的70%以上。美國的石油產品不僅自用,而且出口到英國、蘇聯等國家。而可憐的日本則長期處於油荒中,別說工業生產,連最基本的作戰需求都滿足不了。當美國軍隊打過來的時候,日本很多艦艇和飛機只能窩在家裡,乾著急卻無能為力。

二戰時日本一意孤行和美國開戰,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日本唯一的依仗就是窮兵黷武積攢起來的一支強大武裝力量。但日本的軍力是幾十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別看看上去很強,似乎能和美國掰一掰手腕,但其實和美國根本沒法比。日本就那麼點家當,看起來不遜色於美國,但經不起消耗。戰爭初期,日本靠著偷襲佔了一波便宜,把美國打了個措手不及,讓美國受了重傷。但美國的國力是日本的數倍,戰爭潛力根本不是日本可比的。美國沒用多少時間就緩了過來,僅僅半年時間美國就奪回了太平洋上的主動權,並把日本打的節節敗退。美國要錢有錢,要工業有工業,要資源有資源,根本不是國小資源不足的日本可以比的。當美國開始發力的時候日本才意識到美國的強大,雖然日本瘋狂增加軍費開支,但仍然無法和美國相抗衡。美國的財政收入比日本國民生產總值都多,半停產狀態工業產能都比日本要強,所以日本根本無法和美國抗衡。戰爭後期,龐大的軍事開支已經讓日本不堪重負,日本經濟瀕臨崩潰,而美國則由於產能過剩,不得不削減軍費和工業生產。其實美國根本沒把日本放在眼裡,美國在聯合英蘇圍攻德國的同時,一隻手就把日本掀翻了。日本挑戰美國簡直是雞蛋碰石頭。

二戰時日本一意孤行和美國開戰,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

實際上,別說挑戰美國,就是和中國開戰日本都非常勉強。珍珠港事變前,日本雖然在中國戰場把中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但實際上日本也不好過,打到武漢的時候日本就打不動了。由於財政匱乏、外匯枯竭,日本政府只能靠發行公債和掠奪維持戰爭,很多日本老百姓甚至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此外,日本還面臨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資源不足。日本是個小國,資源匱乏,工業相對落後,為了維持戰爭和工業生產,日本不得不大量從美國進口石油、鋼鐵等各種戰略物資和機械設備。珍珠港事變前,日本90%的銅、75%的石油產品和70%的廢鋼鐵都是從美國進口的,日本對美國的鋁、機械等產品的依賴也非常嚴重。此外,日本還從美國獲得了大量的貸款。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日本很可能會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潭,最終被中國拖垮。日本連中國都擺不平,還想挑戰比自己強大數倍的美國,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想的。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全球通史》、《太平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