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貧困村開民宿分幾步?記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的“三邊”旅遊扶貧

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的閬中,是南充市代管的縣級市。坐擁國家5A級旅遊景區閬中古城和全國唯一的4A級風水文化景區天宮院,閬中市旅遊發展迅猛,旅遊業已成為閬中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閬中市統計局信息顯示,2017年閬中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44.8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1.93億元,佔GDP比重近半。兩年前,閬中2015年全年旅遊綜合收入尚僅為64.1億元。

曾經的貧困村——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也在閬中旅遊的發展進程中脫胎換骨,重煥生機。


貧困村開民宿分幾步?記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的“三邊”旅遊扶貧


▲天宮院▲

從閬中火車站到五龍度假區,車程大約30分鐘,沿途可以看到“天宮院”和“五龍度假區”的標識指引。天宮院和五龍村度假區的捆綁推介,是五龍村鄉村旅遊業發展負責人、閬中古城管理局副局長宋海全所堅持的策略。“天宮院是五龍度假區最重要的核心吸引物。”在對外宣傳中,五龍度假區也一直被稱作“天宮院五龍度假區”。

從閬中市區出發,經天宮院後再行駛不到十分鐘,抵達五龍度假區。五龍村於2014年被定為省級貧困村,有貧困戶49戶,貧困人口155人。2017年初,五龍村成為閬中市財政局、南充市扶移局與四川省政協幫扶村,3月確定以“特色旅遊小山村”為發展方向,於年底創成國家3A級景區。

五龍度假區旅遊扶貧項目(以下簡稱“五龍村項目”)通過閬中城投公司進行投資建設,打造了農耕文化體驗館、自行車騎遊道、觀光步道和高端民宿,由閬中文旅公司負責運營,並邀請途家旗下度假公寓品牌斯維登集團對民宿進行管理。

截至2018年9月,五龍村項目共流轉土地2400畝,改造民居6棟,新建玻璃屋度假別墅16棟,共29個房間,可提供50多個床位開展民宿業務,帶動五龍村村民二十多人就業。自2017年10月開始營業以來,已接待遊客10萬餘人,創收近百萬元。

9個月 從開始到開業

景區的人並不是越多越好,景區風貌也不是越現代化越好。說起五龍村項目,項目負責人宋海全惋惜地提及,五龍村於2017年3月確定打造“特色旅遊小山村”,而當6月閬中文旅公司正式介入項目時,“所有的田野景觀已經完全被機械化的設計破壞,留給我們的空間已經千瘡百孔,沒有一塊完整的地,沒有一片完整的田野。就連所有民居的外牆,都已經刷成白色的了。”


貧困村開民宿分幾步?記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的“三邊”旅遊扶貧


▲農耕文化體驗館▲

五龍度假區的第一套民居改造動工於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旅遊產業已初具規模,開始對外營業。

在四川省政協、南充市委及閬中市委領導的關心、重視下,五龍村項目得到高效的推進,而這與基層幹部的日夜付出也密不可分。

項目初期需要流轉土地、拆遷房屋時,有的村民不理解,村幹部、鄉幹部和扶貧駐村幹部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轉變肯定是有一個過程的,好在我們克服了最初的困難。現在再去回訪過去有顧慮的那些人,他會覺得自己當時很糊塗,因為現在大家都在鄉村旅遊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五龍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國富告訴新旅界(LvjieMedia)記者。

為了和村民交流溝通,一共開了多少場會?“早就數不清了。”李書記說。

一年 看得見的改變在發生

改造一棟老房子,比推倒老屋建新房要貴得多、複雜得多。然而在宋海全看來,無論是牆上的痕跡還是木柱的裂紋,都是老房子的價值所在。


貧困村開民宿分幾步?記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的“三邊”旅遊扶貧


▲舊傢俱改造的床▲

在五龍村的民宿中,原有的梁、柱、夯土牆及房屋風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廢舊木材經過手工改造成為別具一格的傢俱,從村民家淘來的老物件變身花器,與此同時,老房子的通風、採光得到極大改善,豬圈搖身一變成為清潔舒適的浴室……對一套院落進行這樣一番改造,包括環境、軟裝,費用接近200萬。

與此同時,每套改造的院落周邊都會配套一群新建的玻璃屋,一套造價為50-60萬,為遊客提供聽蟲鳴、觀山景的鄉村住宿體驗。因為地勢和周邊植被的不同,每一間房都不一樣,甚至可能在房屋中間看到被保留圍起的青岡樹。


貧困村開民宿分幾步?記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的“三邊”旅遊扶貧


▲被保留的青岡樹▲

老房修舊如舊,注重鄉土性和在地性,新建的玻璃屋則提升了五龍村項目商業上的可行性。

民宿配套有共享廚房,·可供採集食材的遊客在此發揮廚藝,而廚房自備的廚師就是村民大姐。老房改造過程中,部分房屋保留了屋主的生活空間,形成村民、遊客同一屋簷下居住的格局。關於這樣的做法,宋海泉解釋道,“主客之間形成互動。遊客和村民的生活習慣、文化和觀念,會非常不同,會有矛盾,但碰撞之後,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能得到更多的交流。”

以民宿為切入點的同時,五龍村流轉土地2400積畝積極引入業主發展沃柑、瓜蔞、辣木、有機蔬菜和水產養殖五大產業,走農旅結合道路,支撐當地產業更可持續地發展。財政資金量化為股權後,貧困戶按每年不低於同期銀行利率的利率獲得分紅。產業園為村民提供了入園工作的機會,每天的務工勞務費約為70-80元。

對於75歲的貧困戶鄧洪江,對於五龍村旅遊扶貧項目帶來的變化感受深刻。妻兒常年患病、家中勞動力缺乏的老鄧此前務農每年的收入不到1000元。五龍村項目2017年3月開始流轉村民土地後,每畝土地有500元年流轉費,老鄧每年可獲得2000元流轉費。老鄧勞動能力強,擔任園區環衛工人,每月又可獲得500元固定收入。除了土地流轉費和勞務收入,財政資金在園區的股權量化分紅為老鄧家戶口本上的三人每年帶來一共3000元的分紅。另外以國家對貧困戶的產業扶持資金一萬元入股產業園後,每年可為每戶貧困戶分紅800元。加上產業園不定期的務工機會帶來的勞務收入,粗略一算,五龍村項目每年為老鄧一家帶來的可支配收入過萬。

比收入增長更可貴的是返鄉工作的機會。老鄧出嫁的小女兒目前在蔬菜大棚園區工作,負責大棚管理。

從1.0版到2.0版

五龍村引進野外拓展訓練等項目都在計劃中。如今,五龍度假村已名聲遠播,節假日一房難求,民宿客人以來自成都、重慶的年輕人為主。

與此同時,新旅界(LvjieMedia)記者也注意到了民宿內沒有無線網絡服務、從遊客中心前往民宿的道路未標明為車輛單行道等問題。“民宿去年7月開工,10月開業,很多地方還需要完善。“宋海全誠懇地坦言道。


貧困村開民宿分幾步?記閬中市天林鄉五龍村的“三邊”旅遊扶貧


▲天宮鄉臨江鎮村鄉村旅遊開發項目介紹▲

但五龍村項目所帶來的示範帶頭效應是顯著的。在距離天宮院2公里的臨江鎮村,佔地約800畝、總投資約2.5億元的天宮鄉臨江鎮村鄉村旅遊開發項目已經啟動,將成為五龍村項目的升級版。全村50多戶農戶將遷入新居,而老屋和田野的原汁原味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臨江鎮村以半農半漁為特色,有一半的漁民,在西南地區少有,項目將圍繞漁村這一定位,打造高端度假酒店、精品民宿,戶外體驗、康養度假、水上運動等旅遊服務設施,並引入具有國家化運營能力的酒店品牌進行運營管理。

2018年9月13-14日,四川省秦巴山片區旅遊扶貧幹部培訓暨經驗交流推廣會在五龍村舉行,參會各級領導和企業家實地觀摩五龍村項目,對於旅遊扶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於鄉村民宿怎麼做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五龍村項目將為更多的鄉村旅遊扶貧項目帶來可供學習、借鑑的經驗。

交流會結束後,負責五龍村項目運營的閬中文旅公司趙元高略顯激動地告訴新旅界(LvjieMedia)記者,五龍村從一開始沒有規劃、沒有設計,只能“邊想、邊幹、邊改”,到如今成為四川省旅遊扶貧示範村、四川省就業扶貧示範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指導,“我感到很振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