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124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94年9月17日,即中日甲午戰爭平壤陷落的第三天,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上(今東港大鹿島南面海域),震驚中外的中日甲午黃海大海戰爆發了!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大規模鐵甲艦海戰。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這是一場空前慘烈的大海戰,作為人類史上第一次完全由蒸汽動力軍艦參加的大規模海戰名留海戰史冊,成為人類海戰歷史的一次標誌性戰役,也是一場幾乎影響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海戰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勝利者,攫取了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自此完成工業化的原始積累,躋身現代強國行列;而失敗者,由此墜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近代史上的首次現代化嘗試被徹底打斷。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一、大戰,一觸即發

日本海軍各支艦隊於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統一整編為聯合艦隊,由伊東佑亨海軍中將擔任聯合艦隊司令;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伊東佑亨海軍中將

北洋水師主要由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北洋大臣李鴻章總管。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丁汝昌

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師主力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護送陸軍4,000人搭乘的5艘運兵船。9月17日8時,運兵船卸載完畢。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大清國艦隊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日本軍艦虎視眈眈

12時20分,鴨綠江口外海,大鹿島海域,集中了兩國幾乎全部主力艦艇。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12時50分,在黃海海域,大清帝國與日本海軍遭遇。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首先開炮。12時53分,聯合艦隊旗艦松島開始發炮還擊。定遠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炮火所毀(一說因戰船老朽發炮時震塌飛橋),在飛橋上督戰的丁汝昌身負重傷。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從此時起,北洋水師各艦除能隨定遠進退之外,已經失去了指揮。

15時20分,第一遊擊隊集中打擊北洋水師突前的致遠號。致遠號(管帶鄧世昌)沉沒。濟遠、廣甲在致遠沉沒後,徑直駛回旅順(廣甲在途中觸礁擱淺,兩天後被日艦擊毀)。北洋水師已無法保持戰鬥隊形。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7時左右,北洋水師靖遠代替旗艦升起隊旗,收攏各艦。日本艦隊懼怕定遠、鎮遠諸艦會合魚雷艇進行襲擊,不敢再戰。

至此,歷時五小時的激烈海戰,宣告結束。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二、戰敗後反思

對當今的軍人來說,一個再大不過的教訓就是:武器本身並不是戰鬥力,哪怕是再先進的武器。任何武器的效用,必須通過人及其組織去實現。從這一點上來說,北洋海軍的失敗實屬必然。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大清帝國政權將精力、財力用於內耗,無法有效迎接外敵的強悍挑戰。

三、黃海海戰失利的而影響

在黃海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奪取了黃海制海權之後,又攻下中國的旅順、威海,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巨大。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1,戰後雙方於戰後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向日方割地賠款,中國清政府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2,甲午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中國失去了東亞大國的地位,也促進了清政府的滅亡,大批的新思想,新制度,進入中國。

3,日本從此跨入了現代社會的行列。

124年前的“黃海大海戰”,徹底改變了大清帝國命運

4,持續了三十年之久的洋務運動讓位於維新運動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