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婦科良藥——益母草

益母草是中醫臨床治療婦科疾病常用的一味中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說明其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了。

婦科良藥——益母草

益母草又名“益母”、“益明”、“貞蔚”、“”、“野天麻”、“豬麻”、“夏枯草”、“土質汗”等。李時珍謂:“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於婦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稱。其莖方類麻,故謂之野天麻。俗呼為豬麻,豬喜食之也。夏至後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近效方》謂之土質汗。”

婦科良藥——益母草

益母草一般在近水溼處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長三四尺,莖方如黃麻莖,其葉如艾葉而背青。四五月間,穗內開小花,紅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內有細子四粒,粒大如茼蒿子,有三稜,褐色。其草生時有臭氣,夏至後即枯其根白色。

婦科良藥——益母草

《本草綱目》記載:

益母草味辛、微苦,氣寒,無毒。可以:

1. 作浴湯洗,治癮疹癢。《本經》

2. 搗汁服,主浮腫,下水,消惡毒丁腫、乳癰丹遊等毒,並敷之。又服汁,主子死腹中,及產後血脹悶。滴汁入耳中,主聤耳。搗敷蛇虺毒。(蘇恭)

3. 入面藥,令人光澤,治粉刺。(藏器)

4. 活血破血,調經解毒,治胎漏產難,胎衣不下,血運血風血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疳痢痔疾,打撲內損淤血。大便小便不通。(時珍)

婦科良藥——益母草

益母草的根、莖、花、葉、果實都可入藥,其果實稱為“茺蔚子”。若治手、足厥陰血分風熱,明目益精,調女人經脈,則單用茺蔚子為良。若治腫毒瘡瘍,消水行血,婦人胎產諸病,則宜並用為良。蓋其根莖花葉專於行,而子則行中有補故也。

茺蔚子

炮製之法:

凡用茺蔚子,微炒香,亦或蒸熟,烈日曝燥,舂簸去殼,取仁用。

婦科良藥——益母草

味甘、辛,微溫,無毒。功效主治:

1. 明目益精,除水氣,久服輕身。《本經》

2. 療血逆大熱,頭痛心煩。《別錄》

3. 治產後血脹。(大明)

4. 舂仁生食,補中益氣,通血脈,填精髓,止渴潤肺。(吳瑞)

5. 治風解熱,順氣活血,養肝益心,安魂定魄,調女人經脈,崩中帶下,產後胎前諸病

。久服令人有子。(時珍)

婦科良藥——益母草

朱震亨雲:“茺蔚子活血行氣,有補陰之功,故名益母。凡胎前產後所恃者,血氣也。胎前無滯,產後無虛,以其行中有補也。”

李時珍謂:“茺蔚子味甘微辛,氣溫,陰中之陽,手、足厥陰經藥也。白花者入氣分,紫花者入血分。治婦女經脈不調,胎產一切血氣諸病,妙品也,而醫方鮮知用。時珍常以之同四物、香附諸藥治人,獲效甚多。蓋包絡生血,肝藏血。此物能活血補陰,故能明目益精,調經,治女人諸病也。”

婦科良藥——益母草

由此可知,益母草確實在治療婦科疾病方面有著很好的療效,其名稱也正是來源於其功效:益母益母,即對女性朋友十分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