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恭喜莫德里奇。

今天凌晨的FIFA年度頒獎典禮在倫敦舉行。

以上應該是今天國際體壇流量標題的主幹了,然後老師們再慢慢擴展。

說回今天的正事兒。FIFA給大家上課了。

莫德里奇是今年“先生”的大勢,之前已經寫過文章說過這事兒了,連我這等吃瓜群眾都知道今年這三個候選人裡要選莫德里奇,什麼叫大勢所趨,這就叫大勢所趨。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莫德里奇打破壟斷其實是應有之義

所以最終“莫德里奇力壓C羅!打破梅羅十年壟斷第一人!”之類的結果也就是“哇,好多感嘆號”的效果。

是吧,莫德里奇當選了,現在翻出來過去十年梅羅的二人轉歷史,翻出來斯內德、裡貝里、哈維和伊涅斯塔多麼的不甘,什麼世界盃年必然是拿到世界盃的人才能當選“先生”之類的,媒體老師們加油吖,歷史書很厚的,翻翻一個角落都可以寫出大幾千的報道。

可是FIFA告訴你,今天的重點才不是歷史課,是邏輯課啊。

這個語言課的課題是“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陣容裡的門將”

有些拗口?嗯,要不怎麼叫邏輯課。

————————————

FIFA的年度最佳門將是2017年才設立的,今年的入選最終三人名單是庫爾圖瓦、洛裡和舒梅切爾,最終庫爾圖瓦當選最佳門將。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庫爾圖瓦當選年度“最佳門將”

作為一個門將,強如拿到世界盃的諾伊爾和2002年當世無雙的卡恩都只能陪跑,在“先生”競選當中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出頭之日”的,所以這個最佳門將可以說是門將所能拿到的個人獎項裡最高的一個了。

嗯,然後FIFA把年度最強11人陣容裡的門將位置給了德赫亞。

???問號臉。你莫不是在逗我?

年度最強11人,後衛有四個名額,前鋒有三個名額,中場也有三個名額,可是門將……Only you吖。

題:已知“年度最強11人陣容”里門將位置只有一個名額,但它並不是給“年度最佳門將”那個人。

求:年度最佳門將和最強11人陣容的門將有什麼區別,以及這裡面邏輯在哪裡?

答:老師,這題超綱了,我不會吖。

你當然不會,你要會了我還給你上什麼邏輯課。

————————————

敲黑板,接著上邏輯課。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年度最佳陣容

“年度最佳陣容”裡的三個前鋒最終是梅西、姆巴佩和C羅。

可是偏偏沒有薩拉赫。薩拉赫可是和C羅和莫德里奇一起入選“先生”最終評選三甲的“前鋒”。注意,這個雙引號起的是強調的作用,以下同。

也就是說在“先生”評選中薩拉赫是力壓梅西和姆巴佩這兩個同樣是“前鋒”的人進入前三的,然後在最佳11人陣容裡卻沒有薩拉赫。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薩拉赫還算有個“最佳進球”聊以自慰

題:已知一:“年度最強11人陣容”裡三個前鋒名額是給梅西、姆巴佩和C羅。

已知二:薩拉赫是前鋒。

已知三:薩拉赫在“年度最佳男子球員”裡高於梅西和姆巴佩。

求:為何薩拉赫沒有入選“年度最佳11人陣容”的前鋒位置?

答:老師,這題又超綱了,我又不會吖。

你怎麼什麼都不會?不要緊,邏輯課就是教邏輯的。

————————————————

在我年少的時候,他們還管這個叫“世界足球先生評選”的,第一名那個球員基本上就是當年全世界最好的那個足球運動員。

比如羅馬里奧、羅納爾多、巴喬、範巴斯滕、馬特烏斯、齊達內……

後來嘛,獎項就越來越多了,有了足球先生,有了足球小姐,還有最佳門將,還有最佳教練,然後再來一個最佳11人陣容……

我估摸著,過兩年應該還會有類似於歐洲金童獎之類的“最佳新秀”、“最佳進步”、“最有人氣”等等“大”獎設立。

具體獎項名稱請向香港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學習、考察。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莫德里奇是今年的“大勢”

頒獎典禮嘛,俗稱“太公分豬肉”。說起頒獎典禮,大致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的,叫做“有來的才有獎,你不來那就對不起”。

於是在C羅和梅西十年來第一次雙雙缺席凌晨的頒獎典禮之後,國際足聯都忍不住“炮轟”兩位當世足壇領軍人物——注意此處用詞為各大媒體老師力作——你們倆太“目中無人”了。

言下之意,好嘛,過去十年年年都有你們份你們就場場不落,今年第一次沒你們份了,你們就甩手連捧個場都懶得裝了?

於是C羅就個人事務繁忙,梅西就因為被赫羅納逼平“心情不好”不來倫敦了——注意以上用詞依然是各大媒體老師力作。

赫羅納從未受到如此高規格關注,逼平巴薩,讓梅西心情不好,於是不給面子國際足聯,哇,延禧攻略。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克羅地亞的“黑馬”表現為莫德里奇加分不少

反過來想,那不就是C羅和梅西一早就知道自己無緣這個“先生”了嘛,乾脆也別去添堵了。

——————————————

FIFA的邏輯課第三課裡,說C羅和梅西沒來出席典禮是“讓足球的名聲受損,讓他們自身也受到損害”。

正常邏輯裡,C羅如果能拿“先生”是因為他拿了歐冠和擁有全世界範圍內最廣泛的球迷基礎啦——這麼多球迷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

莫德里奇能拿“先生”,是因為他也拿了歐冠,並且克羅地亞在世界盃上“可歌可泣的表現”並且拿到世界盃金球,這符合“足球是一項激勵人心的積極向上的運動”這一宗旨啦——對不起這一段是我瞎編的。

薩拉赫如果能拿到“先生”,是因為他創造了一系列“非洲球員的突破和歷史”,把埃及“突破性”地帶入了世界盃決賽圈,符合推廣足球和鼓勵進步的宗旨啦——簡直世界足球推廣大使。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你認為薩拉赫這個普斯卡什獎實至名歸嗎?

你看,這三個人無論誰拿“先生”都是能掰扯出一大堆“邏輯”思維的,是有“邏輯”可循的。

可是“年度最佳11人陣容”里門將不是“年度最佳門將”,前鋒也沒有“先生”前三的薩拉赫,這什麼邏輯?

敲黑板,這是重點,要考的同學們——

臨行前,諸葛亮交給趙雲三個錦囊。事急,子龍展開最後一個錦囊,上面寫著:

“太公,分豬肉。”

————————————

要下課了,咱們長話短說。

格列茲曼還連去頒獎典禮的資格都沒有呢,人家拿了歐聯杯和世界盃兩個金盃,連個列席門票都沒有,什麼邏輯?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寶寶心裡苦

就像裘千仞縱然也是高手,但去不了華山論劍一樣,媒體老師們說了,在世界盃決賽上第一個進球有假摔嫌疑,這打擊了VAR的推廣,讓這個進球成為攻擊FIFA的口實,說白了,“有道德問題”。

裘千仞是“武林敗類”,人人喊打,格列茲曼……

邏輯很感人。但我相信FIFA一定不會這麼簡單的,這裡面一定有原因的,或許幾個獎項的評選方向不同?或許是投票範圍不同?或許是計算方式不同?……

肯定是因為我的知識面太淺薄,才參透不了這裡面的邏輯。

木村拓哉在《Change》裡面說的,“有誰能把我當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解釋一下這裡面的邏輯給我聽嗎?”

真心求有知道的大神可以傳道授業解惑。

FIFA告訴你:“年度最佳門將”不等於“年度最佳11人裡的門將”

但無論如何,莫德里奇依然是值得肯定的

最後,回想一下“世界足球先生”這個名號的歷史,想起一句話:

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

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