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秦國多年打不下的六國,為什麼韓信能逐一滅國?這才是關鍵


秦國多年打不下的六國,為什麼韓信能逐一滅國?這才是關鍵


韓信當時面對的是些什麼人。除了項羽,當時來說還有誰。當時這些國家都是一些殘兵敗將建立的,也都是項羽分封的,常山王張耳,西魏王豹,雍王章邯,趙王趙歇,韓王韓成,燕王臧荼,齊王田榮等等還有很多,這些人先不說有多大的勢力,在歷史上有多少聽過他們的名字。


秦國多年打不下的六國,為什麼韓信能逐一滅國?這才是關鍵


統治者不行,而且手下大將也是沒有一個,秦滅六國的時候,趙國李牧楚國項燕等等這些都是給秦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可是到韓信的時候,這些所謂的王,不是降楚就是降漢,而且都是一些見風使舵的主,能和秦始皇的時候比嗎?就拿張耳來說,本是趙相,被項羽封了常山王,之後還和韓信聯合滅趙。

一句話,韓信滅的這些對手,徒有戰國七雄之名,雖然是什麼齊國,趙國的,但是和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相比,實力差距太大。

拿楚國為例,秦國崛起之後,對楚國的戰爭不知取得了多少次勝利,但是當滅楚之戰開始,楚國仍然能在危急關頭凝聚起國力,給予李信的秦軍以重創。後來王翦出山,又彙集了全國的兵力,仍然不敢直攖其鋒,而是在漫長的對峙中等待戰機。

至於所謂的秦末六國,不過一群草頭王而已。一兩個王室子弟,甚至僅僅是六國貴胄,憑藉自身血統作為噱頭,拉起一幫遊民就匆匆稱王立國,地盤不過是幾座城池,軍隊也就是一群散兵遊勇,糧草也無非是搶掠而來,將領的軍事素養更不用說,項羽一勇之夫已經被贊為天下名將,這樣的“諸侯國”就好像浮萍蓬草,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毫無根基,風一刮就全跑了。章邯一個文職大臣率領刑徒都能把他們打得七零八落,面對這樣的對手,韓信能把他們逐一滅掉也不足為奇了。

各國的軍隊數量有限,軍隊忠誠度也有限,過去抗秦是保家衛國,現在面對新政權,他們不知道該效忠誰,武臣拿下趙國後將領們紛紛自立就是這個原因。軍隊素質下降,不再是過去的正規軍,多數是臨時召集起來的(抓壯丁),打勝仗還好,打敗仗就一鬨而散,並且不會像過去還能回到部隊,都回老家了。基層組織不完善,逃回老家也不會有人追究。所以,一旦打敗仗就徹底輸光老底,沒有整軍再戰的可能。


秦國多年打不下的六國,為什麼韓信能逐一滅國?這才是關鍵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將兵器和關隘都消除了,至少魏、趙、齊等國的內長城被拆除了,所以一旦打起仗來很多地方無險可守。同時臨時發動起來的老百姓也沒有合適的兵器,那時候多是募兵制,盔甲、兵器需要自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