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沒有一首詩詞或者一篇文章讓你淚流滿面?

毛竹的過往


學生時代時,讀了史鐵生老師寫的《秋天的懷念》,只覺得他是一個很勵志的人物,敢於和命運和生活叫板。同時,裡面的母愛也感染著我,讓我深受感動。

現在,長大後,進入了社會工作後又慢慢發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待在小小的出租屋裡翻閱史鐵生老師的文章,偶然讀到《我與地壇》這本書時,又有了新的感悟。

讀完後,才發現淚眼朦朧。讀完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年虧錢了母親很多很多,讓我心裡難過,讓我覺得那些年做了太多讓母親流淚的事情。

因為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父親在我童年時去世了,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所以,在史鐵生寫的文章裡好似能夠看見自己的影子,能夠感同身受。

那時候不懂愛,只是覺得為什麼命運待自己如此的不公平,為什麼自己要在這樣的家庭成長,於是,我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這些種種因素影響到我現在快奔30歲的路上,我還是敏感自卑沒安全感。

但是,當我現在來看史鐵生的文章,讀到的是感恩,是希望,是不拋棄不放棄,不要向命運低頭,要努力拼搏,要堅強努力,不要辜負身邊的人。

讓人讀了淚流滿面的文章的確很多,但讓人讀了感同身受的少。慶幸在史鐵生的文章裡得到了力量與成長。


安小念說情感


9不知不覺已是將近知天命的年紀了。經歷過新生命降臨人世的喜悅,也經歷過親朋好友離去的痛苦。尤其是在十年前爺爺剛去世的幾年中經常夢到爺爺又活了過來,和我以及家人一起說說笑笑。及至醒來方才明白不過是幻夢一場。前幾年姥姥、舅舅也陸續的離開了人世。我出差在外沒能回去。有時我在想我是不是一個很無情無義的人?

四年前,我的一個堂哥因腦出血去世了。才剛剛四十歲。留下了兩個孩子。

就在前幾天,父親微信中說姑父去世了,是腦血栓,走得很快,沒受什麼痛苦。

現在,我在國外,回是回不去了。想想我在過年時才去看過姑姑姑父,那時姑父看著很有精神。誰能料想到,才剛剛三個多月,人就再也見不到了。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有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現在想起,讓人不禁潸然淚下。世界上萬事萬物只有親人沒了才是永遠的沒了。

張國立的電視劇《養父》中有一句詩“ 水隔山橫一見難, 思親夢裡淚偷彈。 ”當時看到這裡只是覺得難過,如今體會更深。當親人去世離開,卻不是一見難,而是“陰陽相隔永難見,夢裡思親淚偷彈”。然而夢終究是夢,遂不得人意。


mimang830


有一首詩詞,是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吾十九歲與你結為夫妻,相敬如賓,恩愛情深。可終究,你還是早早離吾而去,留吾一人,在這世間飄搖。恍然間,十年已過。吾於夢中見你,一如往日,娉娉婷婷,低眉梳妝。然吾知,這,終究是夢罷了。夢醒後,吾還是一人,獨對清晨與黃昏。"

"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也是同樣的。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而這十年,詩人所經歷的那些歡笑,那些悲苦,他所愛的人,再也不能陪他一起度過。所經歷的痛苦"不思量,自難忘",人雖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因為作者時至中年,那種共擔憂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彌篤,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並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裡,他不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於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淒涼,話說得極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痴語、情語,極大程度上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淒涼無助而又急於向人訴說的情感,格外感人。接著,"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後的個人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鬢如霜"了。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無奈的,表現了作者對所愛之人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更加深了一層。

"夜來幽夢忽還鄉 "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在唸中的故鄉,在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軒窗,正梳妝。"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這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恆的印象。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暱,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如今再次相見,沒有言語,沒有擁抱,詩人所能做的,不過是相顧無言,滴淚成思。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捨親人,而柔腸寸斷。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淒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在這裡作者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東坡此詞最後這三句,意深,痛巨,餘音嫋嫋,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二句,悽清幽獨,黯然魂銷。這番痴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世間感情,大抵如此。十年生死,亦不曾忘卻。可就連夢裡相見,也只能是相對無言。或許又過了許久,連夢裡相見,都會成為一種奢望。


一往文學



婉約派的宋詞,讀來哀婉纏綿,讓人愁腸百結,難以自持,也因此喜歡上了宋詞。記得李清照的《武陵春》裡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語淚先流”。曾經讓我故地重遊,憶及往事時,心神俱碎,傷感不已,雖然沒有淚流滿面,卻也泣血錐心了。

一起分享一下這首讓人傷感不已的《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最動人心魄的是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語淚先流”,人生在世,誰沒有過悲歡離合,青澀情愫?然時過境遷,歷歷在目,人卻早已不是當年的人,事也不會是當年的事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就笑春風”,千種失落,萬般痛楚,卻浩嘆無語。

最後她在收尾時,一句“載不動,許多愁”。進一步加深內心的萬般惆悵,千種無奈,世事如此,心痛如割,此情此景,“淚眼問花花不語”,“竟無語凝噎”……



謝金澎


說說白居易吧,畢竟老白詩中基情多。

我經常調侃白居易,說他和元稹之間的愛情故事感天動地,又說這貨好色,“詩魔”這個稱號其實是“色魔”的諧音。

主要是老白和元稹那些詩吧,寫得真是曖昧,像“君埋地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句子,就差直說如果有來生,我們在一起了。

再說他跟小姐姐那些故事,什麼樊素口、小蠻腰,《長恨歌》等詩裡面露骨的句子,什麼君王不早朝,不調侃他一句色魔都過不去自己心裡的坎。

白居易一生仕途還算平順,他當然有資本做一個花花公子了。

渣男是怎樣煉成的

白居易出生於一個官僚家庭,即使是在戰亂年代,白父也官居徐州別駕,當時為了躲避戰亂,白父把家人送到了符離鎮。

在這裡,年輕的小白認識了比她更小4歲的小姑娘,湘靈。

他們青梅竹馬,兩小胡猜,直到小白19歲、小湘靈15歲這年,兩人情竇初開,開始了一段美好的戀情,小白也寫下了人生第一封情書《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但是那個年代,門戶觀念大於一切,小白官僚家庭,湘靈不過是一個村姑,門不當戶不對,安能在一起?

白居易多次懇求母親答應這門親事,母親斷然不許,之後老白做出了一個決定:終生不娶。

知道白居易37歲時,母親以死相逼,他才娶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子為妻。

就在因門戶之見,白居易和湘靈被迫分手的那天,小白寫下了這首字字泣血的詩:

《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小白對門戶觀念的退讓,使得自己只能哭著離別心愛的姑娘,這是遙遙無期的別離。

相思無人可訴,只能留給自己,相思成災。

他們之間情真意切,旁人又怎麼會懂得呢?他們的愛情就這樣被利劍生生斬斷。

河水渾濁,但也會有變清的一天,烏黑的頭髮終究會變成銀絲,他們的刻骨銘心的愛情是否會改變?

小白只能默默地離開,潛離或暗別,總之這一轉身,從此天各一方,也許永不再見。

相愛相離

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有各種客觀的因素,直到今天門戶之見依舊是兩人在一起最難跨越的鴻溝。

如果真的相愛,總需要兩個人一起面對,去衝破世俗的觀念,否則,留下的只有終身遺憾。

一如白居易,在他19歲與湘靈相戀,到53歲湘靈不知去向,長達30多年的歲月裡,從15歲的少女“娉婷十五勝天仙”,到“茫茫盡眼愁”,白居易為她寫了多少詩,他們出現在彼此夢裡多少次。

也許,風流倜儻甚至有些放蕩的老白心裡,恨透了那個沒有勇氣的小白吧。



也可自話


韓愈有首悼亡詩是悼念十二歲的小女的,詩名很長,以題代序,叫《去歲,自刑部侍郎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後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曾峰驛旁山下。蒙恩還朝,過其墓,留題驛粱》,全詩如下:

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

驚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眾知難。

繞墳不暇號三匝,設祭惟聞飯一盤。

致汝無辜由我罪,百年慚痛淚闌干。

當時,韓愈剛過知天命之年,由於他冒死直諫《論佛骨表》,引起憲宗皇帝震怒,由刑部侍郎貶潮州刺史。在被貶潮州的路上,十二歲的小女因受驚嚇,又逢路上大雪寒冷,竟一病夭折,草草埋在終南山野外。韓愈《女挐壙銘》記載了經過:“天子謂其言不祥,斥之潮州,漢南海揭陽之地。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師,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驚痛與其父訣,又輿致走道,撼頓失食飲節,死於商南曾峰驛,即瘞道南山下。”

小女亡後一年,韓愈被召回朝廷,來到女兒的墳頭,寫下此詩。這首詩文字自然無修飾,悲痛更在文字外。

首聯描寫草草埋葬女兒的情景,讓人悲痛那冤死的白骨。詩中一個“寒”字,既是說當時暴雪紛飛天寒地凍,又是說小女夭折埋屍荒野的悲苦命運,還表達了韓愈失去愛女萬箭穿心的悲寒苦澀。

而頷聯和頸聯描寫了女兒臨死前得病上路的情況,年幼的孩子遭受嚴遣的驚嚇,生了重病,又遇天雪冰寒,但還是被迫跟著父親上路,讀來讓人無語凝噎。

尾聯是一位父親的內疚自責,韓愈喃喃自語,致汝無辜,致汝無辜,讓人潸然落淚。

寫不下去了,就這樣吧。


六甲番人


喜歡詩詞,是因為它的韻味,寥寥幾句,便可以表達千頭萬緒。從最開始的被迫去學詩詞,到後來發現了詩詞之美,這也算是一種情緣吧。尤其喜歡李煜的詩詞,他在亡國後所做的很多詞都是寥寥幾語表達了他當時的境地,在亡國之後他有大多數的詞都是對繁華的追憶。比如《望江南》、《望江梅》、《長亭怨慢》、《水調歌頭》、《念奴嬌》等等。這裡面有小令也有比較長篇的詞,但是它們大多是可以反覆唱的不同的音樂形式。大多數都表現了他對當時生活的不滿以及對往事的回憶,在《望江梅》中“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只要是他做夢,就一定會夢到江南,因為他曾經的都城在那兒。而做了俘虜之後,他身在北方,已經不在江南了,李煜可以說是一個很會玩的皇帝,他是一個很偉大的詞人,但卻是個失敗的皇帝。他對以前在皇宮繁華的追憶,好像與《追憶似水年華》相類似。他的回憶大多都是在皇宮裡的玩樂,因為在那種生活裡並沒有什麼大的事件發生。在《青平樂》中,他寫到“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這裡面的“拂了一身還滿”是一個非常民間畫的句子,也就是說花瓣掉下來了,落的滿身都是。也有一種悲情的意味在裡面,在他的詞中,唐詩裡面滴一些規律,在這裡被打破了,有一種流行音樂的語言形式從裡面流露出來。


藝滴美育


優秀的文學作品總能觸動人的心靈,引起人強烈的情感共鳴。說到令人淚流滿面的詩詞或者文章,腦海中最先想到的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中學的時候讀《背影》對我情感的衝擊不大,只是知道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步入社會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重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卻感動的淚流滿面。境遇不同,感受也會不同。

《背影》中最令我感動的場景有兩個,其一是朱自清的父親去買橘子的場景,文中這樣寫道:“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其二是朱自清的父親在信中的一句話:“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目送》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父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隨著我們的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的衰老,歲月抹平了他們曾經俊俏的容顏。

父母把他們這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花在了我們身上,把他們認為最美好的東西給了我們。為了我們,他們無怨無悔。(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


閱讀與思維


有沒有一首詩詞或者一篇文章讓你淚流滿面?

就,精典文學作品而言:它能幫助人們認識生活,生命的義意、啟迪人們追求美好人生,及大自然萬物賦予人類的,高尚思想情操、面對人生,進取之精神!

我想,青年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求知慾、最強時期,面臨生活、婚姻工作、追求愛好等……

那時,能發現,一本有幫助的書,或詩、文章,如同,找到老師一樣榮幸!如獲至寶一一

歲月悠悠去,師書伴一生……

那是在,1976年的謀一天,在本地新華書店,突然留覽到這本《聞一詩》詩集,愛不釋手,終於把它買了下來,從那一刻起,它將成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

如:

高爾基的代表作《海燕之歌》,茅盾的代表作《白揚禮讚》等……

至今,回想起來,那些作品,字裡行間、還是那樣親切感,伴隨我青春年畢度過了最美好時光……

感謝"悟空"問答,談點與詩回憶,共大家分享!

聞一多《紅燭》摘錄

紅燭啊!匠人造了你,原是為燒的。既已燒著,

又何苦傷心流淚?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你燒得不穩時,

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

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

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簡介:紅燭本意是火紅的蠟燭,喜慶的象證。

《紅燭》是中國現代著名詩集,聞一多的第一部詩作。題材廣泛,閃容豐富,或抒發詩人的愛國之情……

2019.3.8慧遠


慧遠當代書畫家字畫欣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真的是有那麼一篇詩,讓我看第一眼就哽咽難過。這篇詩出自《浮生六記》的第三篇“坎坷記愁”。上面寫了一句——“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下面呢,先講故事,講這首詩是如何寫出來的,然後再把這首詩補全,這樣大家才能更好的理解這首詩。

這首詩的故事背景是這樣的。

故事的男主人公啊叫沈復,是個生活放蕩不羈,不在乎錢財(他也賺不了什麼錢),很酸很迂的書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IQ低,卻還要自認風雅,可以仗劍走天涯的那一類人。

他的妻子芸是個賢內助,很是支持沈復這樣的生活。雖然自己得照顧孩子,日子過得也不怎樣,可她都沒有任何怨言。因為他們夫妻感情還是很好地。

可是後來啊,先是沈復的家道中落,再接著由於一些誤會,他被趕出了家門。而他的妻子芸也由於大病去世,最後孩子也不存於世了。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打擊,沈復寫出了下面這樣的文字。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

無人陪我夜已深,無人與我把酒分。

無人拭我相思淚,無人夢我與前塵。

無人陪我顧星辰,無人醒我茶已冷。

無人聽我述衷腸,無人解我心頭夢。

無人拘我言中淚,無人愁我獨行路。

回首向來蕭瑟處,無人等在燈火闌珊處。

想以前我能出去痛快戲玩一天,早上出去,黃昏回來。那時候,妻子把飯做好了,吃完飯可以逗逗孩子,陪妻子聊聊天……而現在呢,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喝冷粥冷茶、獨賞星月,一肚子的苦連個可以訴說的人都沒有。

我讀這首詩一開始的感覺就是啊,寫這首詩的人特別苦。因為我是很害怕這樣較平淡的敘事方式,也比較怕這樣能引起思想反差的文字。這就導致了每當我看到這首詩,心真是痛的無以復加。可有時候越悲傷,就想越多的理解它。這就導致了我後來又查找了一些別的關於“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這句文字的另一個故事,在此也分享給大家。

在前段時間啊,有一個人,叫墨緒,根據《浮生六記》的故事寫了一首歌,歌名叫《寄芸》。芸就是故事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寄芸》這首歌的歌詞,我也有幸找到並整理了出來。歌詞讓我看到了中國現代的“古風”大神對文字的造詣,也讓我看到了一份感情。歌詞如下。

問君路遠何處去

問君音杳何時聞

莫怕鬢白情難分

已許下一生

我取溪靜澄

直把古人閨中問

並肩執手自溫存

蕭爽樓夜辰

倚牆淡墨蘭影真

烹茶蒸酒撫霜塵

拔釵沽酒撫霜塵

汝看燭燼月半沉

汝聽蛩噪院已深

風住杯傾泣未忍

寫盡夢一痕

眉間絳色冷

依稀共話西廂人

怎堪無力渡芳魂

案上錦書殘

零落輕拾當日讖

無人與我立黃昏

無人問我粥可溫

一個人可以賞析快樂的文章,對可以讓人淚流滿面的文章,唉,又能用什麼文字表達出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