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能讓伊朗原油出口歸零麼?這是不是在說大話?

曹佳鵬


不管美國有沒有說大話,剛剛開始的制裁已經讓伊朗元氣大傷。

至於美國能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的宣示,一方面是美國打擊伊朗的“霸凌”宣戰,另一方面是美國打擊伊朗對結果的自信,你千萬不要糾纏於伊朗到時“連一桶石油”也賣不出的數字計較中去。

美國製裁剛動,伊朗的悽風苦雨已洋洋灑灑

今次美國針對伊朗的新制裁,擴大並增強了伊核協議簽署前針對伊朗的制裁範圍和制裁力度。從2018年8月7日開始,美國將制裁與伊朗有關的美元交易、重金屬交易、工業原料、主權期貨、汽車製造等交易;而從11月4日開始,與伊朗合作的海運、航空、石油產品、保險業務和自然資源等領域,也將受到美國的制裁。



其實在美國製裁還未完全實施前,伊朗的經濟困難就已經嚴重蔓延令人悲觀。從2018年3月開始,伊朗國內通脹率持續攀升,導致民眾不滿情緒增加。制裁的威脅對伊朗貨幣造成巨大沖擊,引發大規模通脹,直接影響了伊朗家庭的儲蓄。2018年7月底,在伊朗黑市上,1美元已經可以兌換11萬里亞爾,里亞爾幣值較4月份暴跌了50%,導致伊朗國內物價飛漲。在此背景下,伊朗國內的保守派和強硬派開始發聲,將罪責歸咎於伊朗總統魯哈尼。同時因為伊朗自身經濟不景氣,加上這些年對外的鉅額軍事和經濟援助如同“大出血”,已經引發了一系列國內的經濟社會問題。比如在2017年底和2018年6月,伊朗一些城市就爆發了民眾示威遊行。更可怕的是,如今一些伊朗的庫爾德武裝揭竿而起,伊朗的內外交困局面才剛剛開始……

伊朗的反制措施困窘乏力

一是美國對德黑蘭重啟制裁,已造成世界各地銀行與許多公司縮減與伊朗的經貿往來,實質上使伊朗依賴英法德和俄羅斯保護自己的願望落空。隨著美國製裁力度加大,無論是歐盟國家還是俄羅斯,事實上都無力承受美國製裁下繼續與伊朗維繫經貿往來的風險;伊朗近來也逐步看清美國製裁歐洲國家無力改變的現實,對伊核協議已不抱希望。




二是伊朗試圖通過威脅重啟核能力研發進程來反制美國製裁,而這樣的後果代價高昂。伊朗不僅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陷入空前孤立,而且會引發沙特等國家群起效尤,進行一場核軍備競賽。


三是伊朗通過鼓動自己所支持的中東地區武裝派別,在也門、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發動新一輪的攻勢和擴張,向沙特和以色列施壓。伊朗這樣的“圍魏救趙”之策固然有出奇之效,但鉅額財政支持無異於“大出血”,伊朗早已是負重爬坡不堪忍受,反倒加劇了國內的社會矛盾。

四是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無異於引爆戰爭,這必將招致美國、以色列的全面軍事打擊對抗。伊朗此前的虛聲恫嚇多,實際作戰決心小。


如此,美國正一步步把自己說過的大話變為現實,伊朗的危機進一步加重,中東的未來正滑向不可知……


今古達觀


讓伊朗原油出口歸零,只不過是特朗普的狂妄之言罷了。

首先,原油作為全球最大宗的標準商品,擁有最廣泛的客戶群體和最好的流動性。要想伊朗的原油出口歸零,美國除非動用軍事力量把伊朗的邊境線都封鎖了。要知道伊斯蘭國沒有被剷除之前,即使四周都是圍剿的軍隊,也沒有阻止伊斯蘭國出口石油獲得資金。

其次,美國現在已經失去了號令天下的號召力。美國撕毀伊核協議對伊朗恢復制裁,結果中俄歐盟都表示反對,只有美國一家退出。有中俄歐頂著,其他大量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中,也只有印度減少了進口,其他人生意照做,根本沒把美國的威脅放在眼裡。

再者,伊朗已經聲明,如果美國製裁伊朗的石油出口,伊朗就會立刻封鎖霍爾姆斯海峽,使全球石油市場立即陷入嚴重缺貨的境地。如此一來,海灣會立即陷入戰火,同時世界各主要勢力都會立刻兵陳海灣,有可能演化成新的世界大戰。這種態勢和破壞性,美國絕對不敢冒險。

特朗普吹出去的豪言壯語,現在看,無疑是打臉了。


艾米米


記住,美國官員只是說希望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而不是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

為什麼希望,道理很簡單,伊朗不聽美國的。不聽美國的怎麼行,否定不要千方百計地折磨你,直至將其折磨到拜服於美國。否則,就有可能採取軍事行動,並拉著盟友一起對不聽話的國家動手。

這些年來,因為不聽美國的而被美國折磨和軍事打擊的國家不少,但是,伊朗一直是比較強硬的一個國家,沒有輕易被美國嚇倒。所以,伊朗已成為美國身上的一根刺,千方百計地要將其撥掉。禁止其原油出口,就是美國折磨伊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只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也不是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也不是每個國家都對美國言聽計從的。事實上,即便是美國的盟友,在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問題上,也是心有不甘、十分猶豫的。譬如日本,就擔心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後,本國企業會遭受重大損失。可是,面對美國的強硬,卻又似乎有胳膊擰不過大腿之感。其他一些國家,同樣會有這樣的擔心。

對中國來說,則就不需要有這種擔心了。尤其在特朗普不斷挑起中美貿易戰的情況下,中國就更不可能按照美國的意志辦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伊朗的石油出口就不可能歸零。至少,能夠保住中國的份額。而按照目前的實際情況,中美之間既然已經打起了貿易戰,也就沒有什麼好在乎的了。而相關的國家,即便受到美國的強大壓力,估計也不會按照美國的要求與中國打貿易戰。那麼,美國想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的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法。就象美國官員所說,只能是希望,而不會變成現實。


譚浩俊


\r

\r

是美國、以色列公開挑釁,並撕毀伊核協議。以自己私利,來對抗國際公理,很不得人心。至於美國想讓伊朗如何,那的確是說大話、一廂情願了。美國在對抗伊朗的同時,也制裁土耳其、俄羅斯等,它們難道就願意美國一個個的把它們分離消滅掉嗎?連手反抗是必然的。美國也加關稅針對歐盟,歐洲國家也不高興,最低暗地也會支持伊朗的。我國和印度等能源需求國家,更是需要進口石油,也不會坐以待斃。你美國不讓我們就聽嗎?你是誰呀!聽了它的,過些天它還會讓咱們交出主權,交不交?別說不可能,這是它的狂妄目標。所以,說它心術不正嘛。\r

美國在和我們打貿易戰,用什麼加增關稅來坑害我們。我們當然不會配合它搞什麼制裁伊朗,相反,你對我不友好,我為什麼聽你的?而且偏偏多進口。如果價格合理,或者說優惠,那麼光我們的石油進口,就足夠伊朗生產的了。我們進口伊朗石油的同時,可以把伊朗需要進口的商品承接下來,也不是小數目。這樣,雙方良性進出口,皆大歡喜!伊朗、土耳其等國家正在變革外貿,棄用美元。這樣,正好為我們各方,實行新型外貿體制創造機會。作為世界正在興起的流通貨幣人民幣,應該會發揮出良好作用,並在這些國家交往中,成為更加強有力的中間價值體現者。\r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害怕美國的制裁和對抗。越怕它越猖狂,反之,它就會老實些,真是把它狠打一通,它都可以跪下認師傅呢!

別看他好像氣勢洶洶的樣子,內心很懦弱,是個地道的紙老虎!\r



張139558534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的確對於伊朗的石油出口造成了很嚴重的打擊。據數據顯示,伊朗7月份的原油日均出口量為232萬桶,八月上旬以下降至168萬桶/日。主要的出口韓國、日本也受美國牽制。企圖保持中立的印度也受之影響,將要縮減伊朗原油購買,轉向美國原油。很多伊朗的原油輸出國受到美國的制裁影響,都會不同程度減少伊朗原油進口。

但是,我們忽略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根據有關數據統計,中國已經增加了對伊朗原油的進口量,而且,我國也已經同意採用人民幣定價和交付。這可以說是伊朗石油的救命稻草。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受中國的影響,伊朗石油出口方針將會轉向亞洲,可以通過打折的方式吸引客戶,以彌補被美國製裁的影響。

所以,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的確會對該國的石油出口造成很大的打擊,但是,原油作為稀缺資源的一種,需求一定是充足的,中國所代表的亞洲將會成為伊朗下一步需要主要爭取的對象,美國想要將其原油出口降為零,未免太言過其實。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伊朗原油出口不會歸零,這只是美國總統特郎普的夢想,特郎普話說的太早了,要在5年以前或更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想一棍子打死那個國家,說這樣的話,作利已害人的事,在那時,世界不管是大國小國都是敢怒不敢言,寧願忍受屈辱也不敢作些實質的事情,最多是發聲抗議一下,而現在,畢竟不是以前的年代了,現在是世界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時期,是大國崛起公平,正義,正能量回歸時期,是世界大多數國家覺醒現在敢對霸權,霸凌說:“不”的時期,特郎普看錯了形勢,認為美國還象以前那樣說黑就是黑,說白就是白,可以指鹿為馬,而那個年代畢竟過去了。

特郎普想叫伊朗原油出口歸零那是他沒認清現在世界的形勢,他把美國還當是以前的美國,特郎普的作為充分得到驗證,今次多數國家敢於站出來包括美國以前的鐵桿盟友都支持伊朗,成為一邊倒的狀況,這是特郎普絕對沒有想到的。

據國際權威人士分杯表示:伊朗原油出口8月上半月驟降百分之二十七點五至每天168萬桷,只有中國進口保持穩定。印度,土耳其,歐洲和日本進口量下降百分之五十,估計到最困難時期,伊朗原油出口雖然不會歸零,但將降至日不足1OO萬桶,從分折可以看出特郎普想叫伊朗原油出口到11月底歸零很難,現在反對美國製裁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可緩歸矣736


全世界都等著看美國的笑話!

伊朗原油出口不僅不會歸零,而且,還可能大增!

一是由已有管道和新增管道通過裡海周邊國家向需油國出口!

二是俄羅斯已經答應伊朗承擔起美國禁伊油出口後的伊朗所有海路原油出口!

屆時,各國航運公司掛著俄羅斯國旗、俄軍艦護航浩浩蕩蕩通過霍爾木茲海峽時:圍堵伊朗原油出口的美軍只能乾瞪眼!

所以,希望將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的計劃:未行即破產!

又一次宣告特朗普吹的牛皮即將破滅!

由於伊朗原油價格低於他國,其銷量將隨著輸往裡海管道的開闢、增多和俄軍的護航:大增!

沒有一個傻子:願意錯過低價進油的機會!

何況,他們採購的是“裡海周邊國家”原油或“俄羅斯”原油,不是“伊油”,儘管這些原油原產地是伊朗!


助人為樂吾本性


不得不說,由於美國在金融、貿易、科技、軍工等各領域的一流,全球各國都與其有經濟往來,導致美國對任何一個國家實行經濟制裁,被制裁國家都將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但美國在讓伊朗原油出口歸零這件事上,坦誠地說真存在很大的難度。因為石油本身就是每個國家的國家戰略資源,涉及每一個國家的安全,美國對伊朗石油動刀,本身就是以一己之私將全球能源安全綁架在自己的戰車上。

美國對伊朗採取經濟制裁的聲音剛落下,其最重要的盟友就開始和美國唱起了反調。

8月23日,歐盟宣佈援助伊朗1800萬歐元,這是歐盟對伊朗的首輪援助,後續歐盟還將陸續對伊朗展開總額3200萬歐元的援助資金。歐盟在給伊朗輸血的同時,也在積極向伊朗造血,其鼓勵歐盟成員國協助伊朗穩定其石油收入。顯然,這是與美國的公然唱反調。其實不止歐盟,伊朗核協議其他五方簽訂國已經對維護伊朗核協議達成了共識,並共同制定了幫助伊朗減少美國製裁帶來的影響、幫助其繼續出口石油的一系列支援計劃。


伊朗並不孤立,其不僅擁有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抵抗軸心”,還有俄羅斯這一報團取暖的盟友。

俄羅斯在7月份就和伊朗達成了新一輪擴大石油工業聯繫的協議,俄羅斯將擴大投資伊朗石油,金額達500億美元。除此之外,據外界分析,在一定程度下,俄羅斯還將把伊朗石油劃入俄羅斯名下進行出口,幫助伊朗度過難關。除此之外,據八月上半月報表,土耳其、印度都只是將伊朗石油進口減至50%,顯然其想通過折中的方式向美國獲取豁免權資格。報表同時表示中國對伊朗石油進口保持穩定狀態,據悉中國佔伊朗石油出口33%的份額,顯然中國成為了目前伊朗石油出口的最穩定市場。


總之,基於伊朗在處理國際事務的風格,美國一再打壓伊朗恐怕會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伊朗佔據波斯灣戰略地位和扼守霍爾木茲海峽,美國真把伊朗逼到絕境,不排除伊朗封鎖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而伊朗此舉,則將會影響到全球能源的供應。而這,這也是美國投鼠忌器的地方。


中評中語


美國想讓伊朗的原油出口歸零,反應出現在的美國變得多麼貪婪惡毒,但它的願望不可能實現,世界上肯定有不少國家懾於美國的淫威會停止進口伊朗原油,出口量減少是一定的,歸零是絕對不會的。最起碼還有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及部分歐洲國家已經公開表示,將會和伊朗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

作為我們國家來說這也是和美國鬥爭的另一個戰場,你既然與我為敵,沒辦法我只有堅決鬥爭。前幾天傳出,伊朗準備給我們的進口原油打6折,對我們也是有利可圖的,為什麼不進口。不但進口而且要大量進口,用不了可以把我們國產的原油賣給日本。

即便最後只剩下中俄兩國,伊朗的原油出口也不會歸零。美國一手遮天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謝謝閱讀,謝謝關注。


平民小事


鴻網大宗核心提示

據彭博最新數據,8月OPEC總出口較上月基本持平為1834萬桶/天,同比增加2%。伊朗原油出口環比大幅下降40萬桶/天至182萬桶/天,比其今年4月創下的最高250桶/天(美國製裁的基準點)更下降70萬桶/天,跌幅近30%。伊朗原油出口預計將在2018年11月美國正式啟動對伊原油制裁後進一步下跌,造成原油市場供應端緊張。但由於沙特的出口月環比增加30萬桶/天,伊拉克增加15萬桶/天,基本彌補了伊朗原油出口下降的缺口。

報告要點:

從彭博社獲悉,8月伊朗原油總出口量為182萬桶/天,較上月減少41萬桶/天,比其今年4月創下的最高250桶/天(美國製裁的基準點)更下降70萬桶/天,跌幅近30%。

伊朗原油最大的兩個進口國中國和印度在8月環比分別減少了26萬桶/天(環比-30%)和41萬桶/天(環比-52%)的進口量。日韓兩國已經開始大幅削減伊朗原油進口,日本進口企業表示9月後將全面停止伊朗進口業務。

伊朗對歐盟原油出口已經較其高峰時下降70%;即使同美國關係緊張的土耳其也將其伊朗原油進口削減超過60%。

鴻網原油提示:即使美國對伊朗原油制裁尚未啟動,同伊朗的主要原油貿易國及其企業已經自願或被迫減少來自伊朗的原油進口,後續縮減量將更加明顯。雖然歐盟,中國和印度還在堅持不受美國影響繼續從伊朗進口原油;但在實際業務中,許多原油進口企業由於受制於油輪和保險公司(擔心被美國製裁)而無法進行國際貿易流程。

市場可能低估了特朗普總統在中期選舉前加緊對伊朗制裁的決心。原油期盤出現的Backwardation結構也證明了原油供應端收縮的趨勢。

8月波斯灣原油出口較7月基本持平

8月OPEC國家原油出口較7月基本持平,波斯灣地區出口量為1834萬桶/天,環比持平,同比增長2%。伊朗原油出口環比大幅下降40萬桶/天至182萬桶/天,比其今年4月創下的最高250桶/天(美國製裁的基準點)更下降70萬桶/天,跌幅近30%。伊朗原油出口預計將在2018年11月美國正式啟動對伊原油制裁後進一步下跌,造成原油市場供應端緊張。但由於沙特的出口月環比增加30萬桶/天,伊拉克增加15萬桶/天,基本彌補了伊朗原油出口下降的缺口。

波斯灣各國出口變化情況

其中,波斯灣出口至印度和日本降幅較大,分別下降了56萬桶/天和30萬桶/天;出口至韓國增量最大,較7月增加了47萬桶/天;出口至埃及增幅最高,由7月2萬桶/天增至49萬桶/天。

8月伊朗原油出口大幅快速下降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將在11月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從8月OPEC的出口數據來看,美國製裁伊朗初見成效。 據彭博,8月伊朗原油總出口量為182萬桶/天,較上月減少41萬桶/天,伊朗原油出口環比大幅下降40萬桶/天至182萬桶/天,比其今年4月創下的最高250桶/天(美國製裁的基準點)更下降70萬桶/天,跌幅近30%。分國家來看,伊朗最大的原油買家—中國和印度分別減少了26萬桶/天和41萬桶/天。

伊拉克出口創新高,但持續性存疑

據伊拉克石油部,8月份南部港口的運輸量創下新紀錄(358萬桶/天),上一個記錄是去年7月的354萬桶/天。(8月份伊拉克出口原油均價在69.59美元/桶,實現收益77.3億美元)。

據彭博,8月伊拉克原油出口量達到新高403萬桶/天,較7月增加了15萬桶/天,是連續第2個月增長。伊拉克8月產量為464萬桶/天,較7月增加了8萬桶/天。出口量大增的原因與產量創2000年以來最高不無關係。

儘管伊拉克生產和出口均創歷史新高,但鴻網對其未來能否再創新高卻應保持謹慎態度。伊拉克兩個政治對手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總理阿巴迪和前任總理馬利基),如果兩個政治集團遲遲無法達成協議,衝突和戰爭將無法保證油田繼續高產。

7月以來,伊拉克已經爆發了多起衝突事件,幾十人因此喪命。政府間的鬥爭如果進一步升級,油田和港口難以倖免,高產量和高出口可能會是曇花一現。

OPEC其他國家出口情況

1.沙特8月出口量較上月增加30萬桶/天,總出口量為718萬桶/天

2.阿聯酋8月出口量較上月增加18萬桶/天,總出口量為265萬桶/天

3.科威特8月出口量連續兩月減少,總出口量為190萬桶/天

4.卡塔爾8月出口量較上月基本持平,總出口量為96萬桶/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