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父母要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哪些特徵?知道的家長不多!

學齡前兒童的早期行為問題,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如果沒通過小學表現出來,孩子就很容易成長為一個具有攻擊性和暴力的青少年或未成年,在這之前對於不同類型的行為問題的研究,都集中在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而忽略了學齡前的兒童,其實,對於學齡前的兒童,我們也需要好好了解一下。

父母要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哪些特徵?知道的家長不多!

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學齡前兒童早期的發展特徵吧;包括認知,道德發展,身體發育,和情感發展,從而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道德發展 ;兒童道德發展和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階段,他漸漸地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

認知能力;

1.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的大腦認知發展是非常大的,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嬰兒期過後,他們的記憶力有著很大提升,他們會記住很多事情,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驚訝,原來這麼小的孩子也超強的記憶力。

父母要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哪些特徵?知道的家長不多!

2,由於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進入了數字敏感期,他們開始用文字和圖片來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維,在這個階段,孩子心理有很多能夠被理解和無法理解的事物,所以父母有時不能很清晰地瞭解孩子的觀點。

幫助孩子自我調節;對於學齡前的兒童,父母要幫助孩子自我調節和控制自我行為,在孩子還不懂事的時候,一些孩子總是不自主的做一些錯事,如果父母給他們一些教育和約束,他們以後就會減少犯錯的幾率。

父母要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哪些特徵?知道的家長不多!

3.情感發展;學齡前的兒童已經漸漸有了自己情感意識,他們已經能和父母討論自己內心豐富的情感,對同情,悲傷都已經理解了,同時也能很好的表達出來,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情感發展這一特點,及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身體發育;對於這一時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身體發育,保證孩子有規律的生活,讓孩子獲得充足的睡眠,還要及時帶孩子預防接種,還要讓孩子獲得豐富的營養食物和必要的戶外活動,才能符合孩子的生理需求,以保證孩子j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要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哪些特徵?知道的家長不多!

性別社會化和個性發展;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在他們進入青春發育期之後,孩子們會懂得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一時期的孩子會為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內疚,這時充分體現個性會影響孩子在生活中的成長與發展,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瞭解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後,更喜歡和自己同性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同時孩子社會化性別角色和適當的文化行為都會被影響。

父母要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哪些特徵?知道的家長不多!

家庭關係發展;家庭關係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影響孩子自尊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最關鍵因素就是親子關係,並且在上學之前,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都要得到快速的發展,家長可以利用書籍和對話練習,才能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家長一定要關注學齡前兒童兒童的各項發展,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放縱不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