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近一半美國人400美元的存款也沒有!為什麼?

一直傳說美國人不存錢,幾十年來,這已經成為了事實。里根政府的時候,90%的家庭會將他們10%的收入存起來;到了2006年,儲蓄率降到-10%。

根據美聯儲的一項研究,近一半的美國人在緊急情況下沒辦法拿出400美元的積蓄。美國的窮人和中產階級在工作中一直處於經濟緊張的狀態,對於退休後的生活也準備不足。在退休保障方面,美國完成三年位列19位,在列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加拿大和13個歐洲國家之後。

近一半美國人400美元的存款也沒有!為什麼?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不存錢?

要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需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1)由於現象是新的,其原因必須是新的。

(2)由於儲蓄的下降在發達國家是全球性的,其原因也必定是全球性的。

(3)由於美國的窮人和中產階級對於退休後的準備非常不足,因此不存錢的原因又一定是“特別”的。

1. 當收入停止增長時,他們就會停止儲蓄

美國人存錢的高峰也是美國收入增長的時期。這很容易理解:有錢時就想存錢。

1960年到1973年之間,人均收入年增長率為3.2%。但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年增長率僅為1.5%,下降了一半。80年代末,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年收入增長率也有所降低。

經濟學家Barry Bosworth、Gary Burtless、John Sabelhaus在布魯金斯學會1991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幾乎在所有的主要工業國家中,“儲蓄利率和收入增長都會同時下降。”

因為收入增長減慢,中產階級家庭又要花費更多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活、住房和醫療保健等費用,因此儲蓄情況不盡如人意。

這第一個原因並不全面。實際90年代開始,美國的收入又開始增長。那麼儲蓄率為什麼還會暴跌呢?

2. 窮人和中產階級因買房子而負債

上世界90年代是美國的收入增長很快的十年。但是在這個階段,個人儲蓄率卻下降了5個點,是上個世紀下降最快的十年。究其原因,是抵押貸款“惹的禍”。

美國住宅自有率在1985年至1995年之間幾乎沒有改變,但是在90年代末期突然提高,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期達到歷史高點。較為合理的解釋是,許多美國人放棄了70年代經濟滯脹那個階段的儲蓄習慣。

因為收入的增長,許多人用信貸買郊區的房子、汽車、和傢俱等。從1998年開始,90%的中產階級和窮人的儲蓄率開始下降,部分原因是巨大的抵押貸款債務。而之後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使數百萬人遭受了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痛苦,特別是對於那些用大部分積蓄買房子的人。

近一半美國人400美元的存款也沒有!為什麼?

3. 美國政策不利於儲蓄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美國的私營企業已經從“固定收益制(又稱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中退出,在這個體系中,工人會知道他們退休時會得到多少錢退休,而“固定繳款(又稱確定提拔制)”中,工人只知道他們每年存了多少錢。401(k)計劃便是後者的一個例子。

(注:401(k),取自美國1978年《國內收入法》中的(section401K)條款,它是美國一種特殊的退休儲蓄計劃,它深受歡迎的原因是可以享受稅收優惠。)

但401(k)是有漏洞的。每存起來的一美元中,就有40美分被提前取出。這委婉地被稱為“靈活性”,但從長遠來看,不利於退休後的存款。

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等其他養老制度較發達的國家,除了在極端情況下,不允許提前支取這筆錢,因此它們也在退休指數這些指標中表現地更好。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人不存錢是因為在美國很容易花錢,也很容易借錢。

4. 美國人喜歡炫耀性消費

從1994年開始,在繁榮的房地產事業造成中產階級儲蓄為負的情況之前,經濟學家James M. Poterba發表了一項關於世界各地30歲以下青年人儲蓄狀況的調查:

加拿大: 0

德國:9.8

意大利:10.0

日本:17.9

英國:5

美國: -2.2

是什麼造成了美國儲蓄率這麼低的狀況?也許就在於美國的財富觀和多樣性,美國的民族性格,是不良消費習慣的“罪魁禍首”。

一直以來,人們都有少數族裔比白人消費更多諸如衣服、鞋子、珠寶、手錶、沙龍、健康俱樂部和汽車零部件等“有形商品”的刻板印象。

近一半美國人400美元的存款也沒有!為什麼?

2008年,一項對於少數族裔消費狀況的研究顯示,即使在控制了收入,少數族裔比白人存的錢更少,炫耀性消費更多。但不僅僅是關於種族的問題,低收入州的白人比高收入州的也消費了更多“有形商品”。

可以說,一些人這樣做是為了顯示自己不貧窮。Megan McArdle表示,“如果你來自平均收入較低的地區(如南部、少數族裔多的地區、農村等),你可能會被視為窮人”,一定程度上這會使你難以被完全平等地對待。

白人基本上被平等對待的國家,其他低收入的少數族裔就想從物質層面看起來與富人一樣。在這樣一個多元的國家,一些人口還會因為刻板印象被認為貧窮,因此這些低收入的人群可能更想買衣服買汽車,告訴別人“我不是窮人”。

5. 收入不平等大大加劇了追趕高收入階層的壓力

芝加哥布斯商學院的分析師Marianne Bertrand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Adair Morse發現收入和儲蓄率息息相關,收入不平等狀況加劇的同時,平均儲蓄率一直在下降。

他們將自己的理論稱為“涓滴效應”,總結道,“接觸更多富人的家庭經濟壓力更大。”他們甚至發現了收入和全國最富有的家庭,以及個人破產的數量積極關係。

他們發現“有形財富”是會傳染的。當人們看到其他人高品質的生活,即使負擔不起,他們也會試圖為自己爭取。

發達州的中產階級家庭將他們的支出從“非富人商品”如汽油、公共事業、在家的食品轉移到“富人消費品”,比如服裝、珠寶、傢俱、美甲和運動等。如果不是因為這些變化,這些人在2000年末每年可以多攢800美元。

近一半美國人400美元的存款也沒有!為什麼?

為什麼佔總人口90%的中產階級和低收入家庭的儲蓄率在過去十幾年為負呢?

前兩個答案提供了一個經濟解釋:美國中產階級工資增長緩慢,因為房貸被迫要還幾十年的債務。

後兩個研究提供了文化上的解釋:為了看起來富裕,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白人消費很多。

美國人不省錢,有時候是因為他們負擔不起。家庭中有幾個孩子的食品、服裝支出基本是固定的。住房很貴,生病有時“令人破產”。三分之二的工人不能享受公司的退休補貼。

另外,美國的教育也是一大筆支出,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階段,大多數家庭都要支出一大筆。而過去幾十年,公立大學的費用在增加,而州一級的公共教育支出在下降。公共醫療也並不完善,除了老人和極度貧困的居民,其他人也要在生活中預留一大筆錢用於醫療。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轉發,定期更新海外投資移民相關資訊,如有這方面疑問,歡迎私信或者微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