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魯能舊將揭國字號一大頑疾 無人擔責+一堆散沙難圓國人世界盃夢想

近日,前魯能球員呂徵與耿曉峰作客某綜藝節目,在談到國字號球隊話題時說到:“傅傅教練帶國字號球隊集訓時,20歲左右的隊員出去買飯,竟然沒有一位曉得給教練組帶飯的,這讓辛苦帶隊的教練組成員們寒心不已。”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孩子們責任心的缺失,訓練完畢年輕的隊員們便各回房間打遊戲,以致於傅傅教練在挑選隊長時傷透了腦筋,原因就是幾十名球員裡面,挑不出一位有責任心、懂得顧大局的隊長。

魯能舊將揭國字號一大頑疾 無人擔責+一堆散沙難圓國人世界盃夢想

呂徵與耿曉峰作為85一代在魯能足校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球員,對於現今的青少年足球環境無疑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他們談到自己以前參加魯能一隊的訓練,李金羽、鄭智等老大哥如果在場上發現自己哪兒踢的不合理,便會直接指出,甚至有時候會爆出口,當然這僅限於場上,而那時候的小隊員們對此情此景也司空見慣,對於老大哥的嘮叨也能聽到心裡,然後改變自己的處理球方式,看似受了委屈其實對於培養良好的足球習慣是有好處的,畢竟像李金羽這樣的亞洲頂級前鋒不是浪得虛名,他確能指出小球員跑位的不合理之處。

魯能舊將揭國字號一大頑疾 無人擔責+一堆散沙難圓國人世界盃夢想

同時他們也說到在目前俱樂部訓練時,當他們自己發現小球員們踢球的弊端時也會忍不住說兩句,但是現在的孩子們或置之不理或大發牢騷,無疑這與現在孩子們的成長背景是有關係的。眾所周知,以前中國足球的硬件設施不甚理想,但是孩子們的足球夢想卻很真實,一群孩子們把能踢上職業聯賽當做自己的追求,這才湧現了一批優秀的球員,反觀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硬件設施上去了,但是踢球孩子的心態卻變得浮漂了,頗具諷刺意味。

魯能舊將揭國字號一大頑疾 無人擔責+一堆散沙難圓國人世界盃夢想

當今青少年的責任心如此之差其實與中國足協的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眾所周知,中國足協為了保證青少年在職業聯賽的上場時間,出臺“U23新政”,美其名日“通往世界盃賽場劃時代的改革”。這使得一大批U23球員中的佼佼者成為了轉會市場的香餑餑,胡睿寶、韋世豪等球員被國內俱樂部許之以高薪,紛紛從國外歸來加入本土聯賽。不管他們踢得好壞,這種強制性的政策都可以保證他們的上場時間,又有得錢賺,何苦要在國外吃苦呢?

魯能舊將揭國字號一大頑疾 無人擔責+一堆散沙難圓國人世界盃夢想

然而U23男足在亞運會賽場第一輪淘汰賽出局,證明了U23新政的失敗,中國足協又把癥結歸之為中國青少年球員在職業聯賽的上場時間還是太少,於是近日又公佈了“55人集訓大名單”,而且明確規定抽調球員10月8日到12月8日期間不準參加俱樂部的比賽,這也將影響聯賽、盃賽進程。縱觀全球,無一國家出臺類似的政策,中國足協這一高瞻遠矚無疑將會成為球迷熱議的又一大話題!筆者想說的是帶有功利色彩的青少年培養政策,即使能取得成績也只是暫時的,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到底由誰來籌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