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轉移視線?彭斯無端攻訐中國背後的祕密

美國副總統彭斯前兩天的講話一經發表,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转移视线?彭斯无端攻讦中国背后的秘密

彭斯的演講表面上看是對華開炮,但仔細思量,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點拋出這樣的言論,除了是在對特朗普示好,貫徹“美國優先”口號外,其實也另有所圖,有轉移國內民眾視線之意,試圖以中美矛盾來掩蓋美國國內兩黨分治下社會的重重裂痕。

其實,美國國內政治也早已亂成一鍋粥。9日,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突然宣佈辭職,並將於今年年底正式離職。儘管黑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共同召開了氣氛融洽的記者會,但溫和的說辭並沒能打消外界的猜測,關於黑莉離職的原因眾說紛紜。

转移视线?彭斯无端攻讦中国背后的秘密

一邊是曾位列《彭博商業週刊》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第一位的黑莉突然宣佈辭職,另一邊是遭受性騷擾、酗酒、黨派政治等重重質疑的佈雷特·卡瓦諾通過美國大法官提名。

美國政府要員近期的變動,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國政治的極端化走向。

先看黑莉離職。有美國媒體援引美政治學家的分析稱,黑莉離職可能是要刻意保持與特朗普政府的距離,為今後謀求仕途上的更好發展積蓄力量。暫且不論這一猜測的可靠性,單從政治學家們對這一事件的反應和分析,就不難看出美國“兩黨分治”的極端化趨勢——一切以政黨、政權和選票為優先,國家利益不是首要考慮對象。

再看卡瓦諾提名美國大法官。早在卡瓦諾的提名剛剛宣佈之時,就有民主黨參議員公開表示,這一提名對民主黨的威脅太大,必須竭盡全力封殺。在長達9小時的國會聽證會上,面對民主黨成員的種種指控,卡瓦諾的回應言辭激烈,甚至一度表現得非常憤怒,稱他的提名過程是“國家的恥辱”。

转移视线?彭斯无端攻讦中国背后的秘密

這場因爭奪最高法院大法官多數席位上演的提名大戲,看似一場熱鬧的現實版《紙牌屋》,但其實折射出更深層次的問題:美國最高法院本應是獨立於兩黨之外的獨立司法機構。然而,近年來,大法官提名也成為了美國黨派操控政治的手段。本應獨立於立法、行政之外的司法權淪為政治操控工具,成了兩黨鬥爭的重要陣地。美國引以為傲的“三權分立”制度正在政黨相互抨擊中逐漸喪失威信。

仔細算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任以來,已有幾十位白宮重要官員離職,其中不少是因涉嫌選舉舞弊、私生活不檢點、挪用公款等原因被迫離職或被解職,包括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斯科特·普魯伊特、美國聯邦調查局副局長安德魯·麥凱布、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白宮秘書羅布·波特等。黨派之爭使得美國政治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柄。

為了維護黨派利益相互抨擊,不惜採用卑劣手段,只為擊敗對手,而不是優先考慮人民的利益和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美國的“兩黨分治”已經完全背離了西方民主理論中通過競爭性選舉和政黨間政策辯論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好思路的初衷。

转移视线?彭斯无端攻讦中国背后的秘密

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漸行漸遠的更深層次原因,是美國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矛盾激化。美國社會和政壇近年來呈現極端化趨勢,無論保守派和自由派都變得更加激進,鬥爭愈發激烈,手段花樣不斷翻新,屢屢突破底線。心思都用在了鬥爭上,政策綱領自然會與大眾關切脫節,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社會矛盾加深。

政治極端化、兩黨分治化帶來的結果就是社會分化和撕裂——種族矛盾激化、貧富差距擴大、價值觀分歧嚴重。槍擊事件頻發、中產階級危機、涉及移民和婦女權益的遊行不斷,以及由此引發的大規模抗議和騷亂,都是政治極端化的惡果。

转移视线?彭斯无端攻讦中国背后的秘密

2017年8月12號,美國弗吉尼亞州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示威遊行,引發大規模騷亂。

可以說,美國看似亮眼的經濟數據背後,實則存在諸多問題。北京時間11日凌晨,美國股市收盤重挫,道指暴跌超過830點。這樣的股市閃崩,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及社會諸多矛盾正在加速激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