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是圍著誰轉?

男爵176798115


對於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太陽又是圍著誰轉呢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太陽系是宇宙無限數量的恆星系之一,是一個物質週期運動與變化的整體單元,是構成宇宙的細胞。由於宇宙有無限數量的恆星及其恆星系之客觀存在,每顆恆星都有同向自轉的物理特徵現象,鑑於每顆恆星巨大磁場的圓周牽引力作用,


會使每個恆星系範圍內的衛體物質都能圍繞著恆星而進行公轉運動現象,而恆星系內形成的大行星,在圍繞著恆星(太陽)公轉運動的同時,也具有同向自轉的特徵,也由於大行星(地球)磁場的圓周牽引力作用,會使形成的衛星(月亮)圍繞著大行星而進行圓周公轉運動現象。


至於恆星(太陽)是圍繞著誰轉的問題,目前天文科學界的傳統認知是圍繞著“銀河系”而運轉的,我個人認為,這種傳統說法是不準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原因有如下兩個方面:一是所謂的“銀河系”是人類通過太空望遠鏡工具所觀察到的宇宙太空畫面範圍,可視範圍內的太空畫面現象是可以說成是銀河現象,而不能說成是宇宙一個獨立完整星系的現象;二是可視太空畫面的範圍,是人類觀測宇宙的可視見部分,也是宇宙無限空間的極少部分,在這個可視畫面的範圍內,人類已發現擁有上億顆恆星及其恆星系的客觀存在。


由此可見,可視宇宙太空範圍內的畫面,可以說是銀河現象,而不是宇宙一個獨立完整的星系。既然銀河現象現實是由上億顆恆星及其恆星系所構成,那麼,人們就可以推理出宇宙是由數之不盡的恆星及其恆星系所構成。各自佔有宇宙的部分空間,各自都能獨立性地進行著物質的週期循環運動,實現恆星的週期再生,共同來支撐著宇宙恆存。

因此,宇宙之中恆星運動,不是圍繞著所謂的“銀河系”而運動的,而是屬於一種隨機的同向同步之整體運動現象。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給我繼續答題的動力。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或發表己見。宇明於東莞市。(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地外天使


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帶著它的小弟月球一起圍繞著太陽轉。

太陽帶著一眾小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轉。

那有的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太陽系要圍繞著銀河系中心轉呢?

在銀河系的中心,潛伏著一頭巨獸,這頭“巨獸”的質量達400萬倍的太陽質量,離得它近一些的恆星以每小時高達1000萬公里的速度繞著這頭巨獸運轉。

銀河系是一個典型的棒旋星系,那頭巨獸名叫“人馬座A*”,由於星際中間瀰漫著大量的星際塵埃,人類通過其它形式的望遠鏡才得以知曉它的存在。它是銀河系的質量中心,當然,並不是說,質量大部分全在它那裡,而是說,在一個不大的空間內卻擁有著超乎尋常的大量的物質。

由於恆星密度非常的高,所以,來自於那裡的電磁輻射也最強,看起來也最亮。

其實呢,整個的銀河系也在圍繞著室女座星系團運轉,大約千億年才會轉一圈,可見,現在連半圈都沒有轉到。室女座星系團是本超星系團的質量中心。

本超星系團是一個擁有千餘個龐大星系的聚合體,是比星系群、星系團還高一級的空間尺度結構。而它依然不是最大,在它之上還有拉尼亞凱亞、史隆長城等等。

我們的宇宙呢?也可能並不大。


科學船塢


太陽圍繞銀河系銀心公轉,速度大約是每秒220公里。

我們都知道月球圍繞地球轉,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地球和月球組成了地月系統。

太陽是太陽系的主星,是一顆恆星,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地球圍繞太陽公轉。

銀河系呈扁球體,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由明亮密集的核心、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

太陽位於銀河一個支臂獵戶臂上,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萬光年。太陽系圍繞銀心公轉,一週約每2.25~2.5億年,稱之為銀河年。

簡單回答,祝好!


地理愛好者


在宇宙中,包括太陽在內的所有天體都存在運動,它會繞著某個質量中心旋轉。但在很多時候,我們都簡化了天體的運動模式。為了方便起見,我們通常認為,太陽是繞著銀河系中心轉。

由於地球的質量遠大於月球,它們的共同質心在地球之內,靠近地心,所以我們會認為地球不動,月球繞著地球轉。由於太陽的質量遠大於地球,它們的共同質心在太陽之內,靠近太陽中心,所以我們會認為太陽不動,地球繞著太陽轉。同樣地,太陽會繞行更大結構的共同質心,那就是銀河系中心,那裡是銀河系中所有天體的共同質心。

在現實中,太陽的運動方式其實很複雜。雖然太陽佔據了絕大部分太陽系的質量,但由於其他太陽系天體的繞行運動,導致太陽系的質量分佈發生了變化,所以太陽系的共同質心也在不斷髮生變化,有時在太陽中心,有時在太陽表面以外。因此,太陽的繞行運動相當複雜。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銀河系中的天體運動並非受到銀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控制,只是這個黑洞剛好也位於銀心而已。只有那些非常靠近黑洞表面的天體,其運動才會受到黑洞的束縛。


火星一號


太陽圍繞著黑洞轉,準確地說是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銀河系中心的表達質量黑洞質量達到太陽的400萬倍,它掌控著整個銀河系的運行秩序,塑造著銀河系的環境,同時表達質量黑洞的存在改變了人們對黑洞的片面認知!

之前很多人一提到黑洞,想到的就是毀滅,恐怖。但事實上遠不止如此,黑洞甚至是銀河系形成的基礎!

那麼科學家是如何發展確定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呢?

由於黑洞本身不反射光線也不發光,科學家沒有辦法直接觀察到黑洞,但可以通過觀察黑洞周圍天體(通常是恆星)的詭異運動軌跡確定黑洞的存在!

比如,科學家們在觀察銀河系中心時,發現附近的恆星運行速度極快,通過計算得出中心應該存在一個質量超大的天體,而如此大質量的天體只能是黑洞!

而不僅在銀河系中心,幾乎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我們的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表達質量黑洞運行一週需要大約2.5億年,也就是說,自從恐龍誕生到現在,太陽只運行了一圈而已,而整個地球史也只圍繞銀河系運行了大約20圈!


宇宙探索


這個問題可以和地球為什麼是圓的?天空為什麼是藍的?並稱童年三大未解之謎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系中心轉,這兩者是有點兒不同的。

兩個物體在引力作用下實際上發生的都是相互繞轉,也就是圍繞兩者的質心共同旋轉。

對於太陽系中的各個行星而言,即使是算上所有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太陽集中了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以至於太陽和各行星的共同質心甚至在太陽內部,太陽對其的繞轉可以忽略不計,這時候我們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地月之間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銀河系中各恆星(和星際介質)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情況並不相同,因為銀河系中心並沒有一個佔據了整個星系絕大部分質量的天體(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大約是4×106太陽質量,而整個銀河系質量是1012倍太陽質量左右)。因此整個銀河系的絕大部分恆星和氣體,都是在圍繞它們的共同質心旋轉,這個質心剛好在銀河系中心,所以我們說“太陽繞著銀河系中心轉”。

銀河系是否也在繞著什麼轉?

比銀河系尺度更大一級的引力系統是本星系群本星系群(Local Group of Galaxies)是包括銀河系在內的一群星系。這組星系群包含大約超過50個星系,其中心位於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中的某處。。本星系群的質量主要集中在我們的銀河系,和另一個更大一些的旋渦星系M31(仙女座大星雲,天氣好的時候是肉眼可見的)。所以在本星系群的尺度上,我們可以說銀河系繞著和M31的共同質心旋轉。

(本星系群。圖源:baidu)

不過這個繞轉不是穩定的,(可以類比漩渦中的兩艘遊輪,圍繞著共同的中心不穩定旋轉)而是雙方在互相靠近大約40億年後兩個星系會迎頭撞上,在此之前可能只繞著共同質心轉了一兩圈。可能說旋轉都不是很貼切。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宇宙驛站給您一個真實的太陽系運動軌跡說明!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日夜不停地圍繞地球運動,幾乎大約27天就可以繞地球轉一圈。而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也在太陽的帶領下,跟著太陽做螺旋式前進的運動。以前的教科書為了讓大家直觀地瞭解太陽系,把太陽系說成了一個平面的形狀,認為八大行星都是繞著太陽運動的,最新的科研探測結果出來了,原來大家的認知都錯了,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並不是圍繞太陽在運動,而是在太陽的帶領下,跟著太陽螺旋式向前奔跑的。

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邊緣,在銀河系的第三旋臂末端,也就是在獵戶座的旋臂上,是個相當偏僻的位置。說句開玩笑的話,太陽系太偏了地外文明中的外星人如果來地球,就是走錯路都不可能找到地球。因為在銀河系中,比太陽系大和更加燦爛的恆星系統比比皆是,可謂一抓一大把。

在太陽系中,它的中心是太陽,雖然太陽只是一顆中等偏小型的恆星,但是它的質量已經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5%;餘下的質量中包括行星與它們的衛星、行星環,還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帶天體、外海王星天體、理論中的奧爾特雲、行星間的塵埃、氣體和粒子等行星際物質,只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0.05%。在太陽系中,太陽就像一個大家長,用自己的力量和光和熱照顧著自己身邊的各類行星。

為此,太陽以自己強大的引力將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緊緊地控制在他自己身後周圍,使它們井然有序地跟著自己旋轉。同時,太陽又帶著太陽系的全體成員圍繞銀河系的中心運動。


宇宙驛站


我們平時看到最多的就是太陽系啦,因此大家都知道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這裡補充說一下,嚴格的講,地球並不是圍著太陽轉,而是圍著太陽的質量中心旋轉。因為太陽太大了,所以我們看起來是圍著太陽轉的。其實太陽的質量中心是有少量偏移的。

那要想知道太陽圍著什麼轉,我們不妨把視角再放大一些,銀河系。

太陽在銀河系中只是很普通的一個,根據估計銀河系有1000-4000億顆恆星,也就是和太陽一樣會發光的恆星!難怪我們平時看到的星星那麼多。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類根據觀測模擬出了上圖的大致輪廓。銀河系中的所有星體也大致按照統一中心旋轉的。這個中心並不是大家常見到的星體,因為沒有那麼大的質量。銀河系的中心是超大質量的黑洞(人馬座A)!

銀河系物質的主要部分組成一個薄薄的圓盤,叫做銀盤。銀盤中心隆起的近似於球形的部分叫做核球,在核球區域恆星高度密集。核球中心有一個很小的緻密區,叫做銀核。銀盤外面是一個範圍更大,近於球形的區域,其中物質密度比銀盤中低得多,叫做銀暈。銀暈外面還有銀冕,它的物質分佈大致也呈球形。
觀測到的銀河旋臂結構
2005年,銀河系旋臂的結構被觀測到。銀河系按哈勃分類應該是一個巨大的棒旋星系SBc(旋臂寬鬆的棒旋星系),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0.6萬億-3萬億倍,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
從80年代開始,天文學家懷疑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而不是一個普通的旋渦星系。2005年,斯必澤空間望遠鏡證實了這項懷疑,還確認了在銀河核心的棒狀結構比預期的還大。
銀河的盤面估計直徑為9.8萬光年,太陽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萬光年,盤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銀河的中心有巨大的質量和緊密的結構,因此懷疑它有超大質量黑洞,因為已經有許多星系被相信有超大質量的黑洞在核心。
就像許多典型的星系一樣,環繞銀河系中心的天體,在軌道上的速度並不由與中心的距離和銀河質量的分佈來決定。在離開了核心凸起或是在外圍,恆星的典型速度在210~240千米/秒之間。因此這些恆星繞行銀河的週期只與軌道的長度有關。這與太陽系不同,在太陽系,距離不同就有不同的軌道速度對應。

媽咪說MommyTalk


太陽圍著銀河系的核心再轉,下面的這張圖就很直觀了。

目前的數據現實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的平均距離是兩萬六千光年,這個距離是什麼概念呢?拿旅行者一號來說,目前它是人類發射的最遠的人造物體,已經處於太陽系的邊緣了,是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它現在的飛行速度大概是在17公里每秒,我們就算它20公里,那麼兩萬六千光年要飛多久呢?要將近四億年。。。這還是直線飛行哦

平時我們都是看慣了以太陽為中心,行星環繞的圖,我們現在來換個視角,會發現,當注意到太陽的運動時,整個太陽系就很調皮了,螺旋線式前進(和槍管的膛線類似)

人類是真的渺小


賽先生科普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圍著什麼轉呢?這個問題非常的有意思,有人可能覺得,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應該不會在繞著什麼轉了,其實不是,因為還有比太陽引力還大的天體,那就是銀河系中心,也就是有著4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對於這個超大質量黑洞來說,太陽這顆恆星簡直是太微不足道了,輕輕鬆鬆就能消滅,連一個飽嗝都不打,所以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是圍著銀河系中心的那個有著4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