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經常吸菸,但是沒有煙癮是怎麼回事?

icallow


因為不同的人對於尼古丁成癮的抵抗能力不同。

筆者剛剛做了一個基因測試,上面說我的尼古丁成癮性評級為中。

尼古丁成癮與CHRNA3基因的多態性有關。該基因編碼菸鹼型乙酰膽鹼受體(又稱尼古丁受體)中的一個蛋白,該受體正是負責與尼古丁結合的受體,也是引發尼古丁效應的關鍵步驟。簡單的說,如果尼古丁無法與該受體結合,那麼你就很難對尼古丁上癮,因為它對你不起作用!你的受體越不容易和尼古丁結合,你也就越不容易上癮。

當然,要想確認這件事可以去做一個基因檢測,或者堅持五年一支菸都不吸,否則難免有自說自話之嫌。為什麼說五年?因為戒菸滿五年是一個門檻,許多戒菸者就倒在這個門檻前,開始復吸!

這問題倒是讓筆者想起最初是怎麼染上煙癮的。

當時年少輕狂,自認為只要不把煙吸到肺裡就沒事兒!結果當然不是那麼一回事。

在這戒菸滿20個月的時段,回憶一下煙塵往事還是挺有意思的。


煙塵往事:我是怎樣開始吸菸的。

1、在高中時候,認識的朋友,他們大多吸菸。

2、當時的影視作品中,男人大多都吸菸,社會上沒有什麼禁菸的呼聲

3、我認為吐菸圈這事兒實在太男人範,自認為這是很帥氣,很能吸引女孩子關注的技能。(當然,這純粹是因為和女同學交流太少,造成的致命誤會!)

4、對吸菸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幾乎完全無知,除了知道老煙鬼咳嗽之外,別的情況那就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比如,引發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系統的疾病,以及慢阻肺和其他致死性肺病,最後還有肺癌等,比這些事情更可怕的是,降低男性生殖能力,誘發陽痿。

5、我錯誤的認為,只要不把煙吸進肺裡去,只是吐吐菸圈,是問題不大的。也不會因此上癮。

6、於是在我大約每天一支菸練習吐菸圈,持續一年左右時間後,某天上午,我突然莫名其妙的發現自己需要一樣東西,這事兒讓我坐立難安,於是我就四處尋找,希望在無意中看到它,於是解決這個問題。在我大約徒勞無功的折騰了半個上午之後,我突然恍悟,我是染上煙癮了!

7、這時候,如果我立刻警惕,懸崖勒馬,不再碰菸草,那麼我將不會因此陷入菸草的困境中長達數十年之久。可是,我在這種無可名狀的渴望的刺激和慫恿下,我幾乎沒有猶豫,就出門買了一包紅梅,不知道還有人記得這個品牌不。

8、自此陷入,吸菸—戒菸—沒戒掉—吸得更多的糟糕循環中,從前期的每天3~5只,一直增加到每天固定20支,偶爾還會40支,簡直是噩夢一場,中重度吸菸者應該和我有差不多的感受,就是明明吸菸已經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但還是忍不住要吸。

9、直到20個月前,在堅持不懈的吸菸和戒菸鬥爭的數十年後,終於擺脫了抽刀斷水水更流的窘境中解脫出來。因為,我找到了一個對我個人來說,很好的戒菸理由。死得有尊嚴一點。畢竟,像慢阻肺患者那樣死,想想就心裡發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