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非洲豬瘟致近70%產能不能跨省調運 上市豬企面臨挑戰

非洲豬瘟致近70%產能不能跨省調運 上市豬企面臨挑戰

非洲豬瘟疫情再度襲擾我國生豬養殖潛力增長區。

9月17日,內蒙古發現第二起非洲豬瘟疫情。內蒙古與東北三省作為我國潛力增長區,目前僅剩吉林獨善其身。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初,該地區在建生豬養殖項目投資已超過615億元,涉及多家上市養豬企業。此次非洲豬瘟將對上述投資項目產生多大影響,目前尚不能估算。

與此同時,超過18個省份暫停跨省調運,生豬價格隨即出現南北分化。眾多上市養殖企業選擇積極出欄,引發8月銷售數據出現逆勢增長。業內有分析稱,此次非洲豬瘟疫情,將加快散戶退出步伐,有利於規模化養殖,上市豬企或將從中受益,但並不排除疫情大面積暴發帶來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

潛力增長區受創

短短几天時間內,內蒙古已經排查出2起非洲豬瘟疫情。這是我國第7個出現非洲豬瘟疫情的地區,也是我國生豬養殖潛力增長區域中第3個淪陷的省份。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9月17日發佈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這是近日內蒙古確診的第2起非洲豬瘟疫情。9月14日,農業農村部通報在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確診一起非洲豬瘟疫情。

在此之前,遼寧、黑龍江均出現非洲豬瘟疫情。而內蒙古與東北三省正是我國生豬養殖的潛力增長區。

2016年,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將內蒙古和東北三省劃分為潛力增長區,預計東北等區域年均增長1%~2%,成為我國豬肉產量增加的主要區域。

在此政策下,各大豬企紛紛做出回應。根據媒體報道,在2018年初,東北地區在建生豬養殖項目投資已超過615億元,國內大型養豬龍頭企業相繼佈局,2018年底前可新增出欄1540萬頭。

據悉,大北農計劃在2020年前,在東三省控養1000多萬頭商品豬;天邦股份於2016年11月在哈爾濱簽訂了千萬頭生豬養殖戰略合作項目協議;牧原股份也於2016年開始在龍江縣開工建設其年出欄200萬頭生豬的項目。

突如其來的疫情,或將打亂上述投資項目進展節奏。疫情如果持續蔓延,上述項目的發展前景也將蒙受陰影。截至目前,非洲豬瘟何時能夠結束尚無時間定論,其是否會演變成行業黑天鵝事件還有待觀察。

豬易資深分析師、首席內容官靜書認為,疫情暴發的豬場更多集中在小型養殖場,預計將加強中小養殖場的監管,也將加快生豬產業規模化的推進。

生豬調運咽喉中樞被切斷

與此同時,不斷升級的跨省調運政策正在影響更多的省份。

9月11日,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農村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生豬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的通知》,就非洲豬瘟疫區解除封鎖前生豬及其產品跨省調運監管有關事項作了補充。要求與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省相鄰的省份暫停生豬跨省調運,並暫時關閉省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暫停時間從任一相鄰省發生疫情至其全部相鄰省疫情解除封鎖前。

也就是說,截至9月19日,河北、山西、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東、湖北、陝西、寧夏、甘肅等11個省份暫停生豬跨省調運。再加上7個發生疫情的省份,全國共18個省份暫停生豬跨省調運。

“山東、湖北、河南、河北為生豬調出大省,生豬出欄總量為9791萬頭,佔全國總量的14%。7個疫區省份生豬出欄總量佔全國的27%,限制調運的11個省份生豬出欄佔全國生豬總出欄的41%。”靜書說。

以此推算,接近70%的生豬產能不能進行跨省調運。卓創資訊撰文稱,“非洲豬瘟近疫區全部淪陷,調運咽喉中樞切斷”。

“目前僅西南、華南區域仍可進行生豬調運。全國需要跨省調運的地區中,超過7成被迫中斷。主產區主銷區價格走勢繼續兩級分化。近疫區,以湖北為例,生豬正常外調比例在30%~40%,生豬外流渠道中斷後,本地供應或將增多,豬價或進入下滑通道。而西南、京津等主銷區因生豬流入減少,預計豬價有上漲可能。”卓創資訊分析師李霞提供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

上市豬企的危與機

業內普遍認為,非洲豬瘟非人畜共患,對消費端影響較小。不過,由於我國生豬產能北移,嚴控調運後使得豬肉區域供需出現矛盾,全國整體豬價堅挺,但各區域差別較大。

“整體來看,東北地區豬價持續走弱,而上海、浙江在內的長三角地區漲幅領先,四川、雲貴地區漲幅次之。”靜書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李霞認為,非洲豬瘟疫情對提高規模化程度有一定促進作用,生豬養殖散戶將加速出局,上市豬企或將從中受益。“主產區主銷區高低價差相對明顯,規模型豬場對市場的話語權加重,散養戶生豬大多本省消化,主產區養殖戶對豬價話語權減輕,對規模化程度提高有一定促進作用。”

面對非洲豬瘟帶來的不確定性,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出欄熱情較高,引發銷售數據在8月出現逆勢增長。

根據多家上市豬企發佈的8月份銷售數據來看,生豬銷售價格均處於上升狀態。溫氏股份在8月份銷售商品肉豬198.42萬頭、銷售均價14.01元/千克,環比變動分別為16.94%、10.40%;牧原股份在8月份銷售生豬112.6萬頭,銷售均價13.21元/千克,環比變動分別為12.38%、7.66%。

在整個8月份,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雛鷹農牧、天邦股份、天康生物、龍大肉食合計銷售生豬403.26萬頭,銷售額突破57億元。

“通常情況下,受週期性影響,規模豬企在8月份的生豬出欄數往往是環比下降10%左右。但是受非洲豬瘟影響,規模豬企出欄較為熱情,也引起銷售數量出現增長。”李霞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不過,生產基地遍佈全國的上市養殖豬企,也面臨著巨大的疫情隱患。截至目前,尚未查出疫情從哪傳入、何時傳入、各起疫情之間的關係等。

“目前非洲豬瘟對生豬產業的影響有限。如果該病在國內擴散蔓延,將對我國的生豬養殖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也將嚴重威脅全產業鏈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在日前答記者問時提到。

另外,進入2018年以來,全球非洲豬瘟疫情複雜嚴峻。截至9月5日,除我國外還有12個國家報告發生3358起疫情。

對於該疫情的蔓延情況,《中國經營報》將持續予以關注。

·END·

(來源:中國經營報)版權聲明:“新消費”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010-88890472

非洲猪瘟致近70%产能不能跨省调运 上市猪企面临挑战

新消費

由《中國經營報》快消連鎖版組打造

挖掘消費行業新趨勢、新機會與新模式

打造快消業與連鎖業上下游良性聯動的新型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