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政協委員建言湖南打造礦業聯合體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共贏發展

政協委員建言湖南打造礦業聯合體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共贏發展

政協委員建言湖南打造礦業聯合體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共贏發展

中新網湖南新聞1月27日電(劉著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礦產稟賦和開發前景與我國資源需求形成良性互補,為推動礦企出海,實現共贏奠定了良好基礎。”27日,湖南省政協常委、長沙礦冶研究院智能技術研究所所長龔文勇在長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為期6天的湖南省“兩會”正在此間召開。龔文勇在提案中建議,通過建設礦產資源企業國際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大型礦業聯合體,推動湖南礦產資源企業組團出海。

從事選礦工藝及裝備研究的30多年間,龔文勇見證了湖南建立起從礦產勘查、開發、選冶到礦產品深加工、貿易等完整產業體系的過程。然而,隨著近年礦冶行業的整體萎縮,湖南傳統的產業、技術、人才優勢正在流失。

新形勢下,不少湖南礦企選擇“出海”。但缺乏整體統籌,制約了湖南礦企大規模“走出去”。“比如各個科研院所隸屬不同的行業與主管部門,單點作戰的模式廣泛存在,系統競爭能力不夠。”龔文勇同時指出,湖南作為礦業大省,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國際運營綜合能力和專業外向型人才卻普遍缺位。

為此,龔文勇在會上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通過整合優勢資源,組建高水平的礦產資源企業國際綜合服務平臺和協調機構,對上聯繫外事、商務、金融等部門,對下統籌科研院所、地勘隊伍、礦山企業及中介機構,對外深耕國際市場,以提供良好的信息、政策、金融、安全等服務。二是著力打造大型礦業聯合體,促進科研、工程、資本形成合力,實現全產業鏈出海經營,與合作國家分享礦業發展成果。三是探索政府資助、企業委託和高校承辦的培訓模式,培養國際化人才。

在“出海”的方向上,龔文勇認為應將目光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裡儲藏的礦產近200種,價值超250萬億美元,佔全球的61%。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沿線大多數國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亟需外部技術、資金、市場等支持。

龔文勇介紹,經過多年發展,湖南涌現了大批綜合實力強勁的礦產資源企業,以中南大學、長沙冶礦研究院等為代表的科研機構形成了享譽世界的“長沙學派”,省內56家地質隊伍擁有專業技術人員上萬名,近年來開展了數十個境外勘查項目。這為湖南組成礦業聯合體走上國際舞臺奠定了基礎。

目前,湖南一些礦企已開展了抱團出海的有益探索。如長沙礦冶研究院選擇與長沙有色設計院合作開發莫桑比克希布托鋯鈦礦。研究院負責承擔實驗工作和工業生產線方案編制等,工程化工作則由設計院完成。“如果能夠形成機制,從政府層面上推動合作和服務平臺的建設,今後聯合‘出海’之路將越來越順暢。”龔文勇期待著。(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