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隋文帝感嘆:要是劉行本在,太子楊勇也就不會被廢了

劉行本是隋朝有名的直臣,他父親本來是在梁朝做官,家族在南方是有名的望族,所以劉行本

很早的時候就擔任了南梁的武陵國常侍。後來蕭修投奔了北周,劉行本和叔父也歸附了北周。

劉行本剛到北周的時候並沒有出仕,而是閉門在家刻苦讀書,經常學習得太專注而忘記疲勞。

他性情剛烈,一且決定了都不會有所改變。

宇文護推薦他擔任記室,北周武帝即位後,劉行本負責記錄皇帝起居注,連續升遷為掌朝大夫。北周以前的制度規定,掌朝大夫負責主管筆硯,拿到御座前,然後由承御大夫取過來遞給皇帝。

到劉行本為掌朝大夫的時候,有一次,將要把筆硯遞交給皇帝,承御大夫要取過去,劉行本大聲說道:"筆不能給你!"北周武帝嚇了一跳,很吃驚地問他是怎麼回事。

隋文帝感嘆:要是劉行本在,太子楊勇也就不會被廢了

劉行本說:"我聽說設立官位分明職掌,大家各有各自主管的事。我既然不能佩戴承御大夫的刀,那他怎麼能拿我的筆呢?"北周武帝不由點頭稱是,下令從此以後兩個部門各行各的職責。

北周宣帝即位後做了很多荒唐的事,劉行本看不慣,多次動諫,結果惹怒了北周宣帝,被外放到河內當太守。

楊堅出任北周丞相的時候,尉遲迴不服他的統治,舉兵造反,向懷州發動攻擊。劉行本率領部下抵抗住了他的進攻,因為這個功勞而被賜爵文安縣子。楊堅即位後,劉行本被拜為諫議大夫

代理治書侍御史。不久又遷為黃門侍郎。

有一次,隋文帝對一個郎官發怒,在殿前公然用竹棍毆打他,劉行本動諫說:"這個人品行一向很高潔,他這次犯的過失又很小,希望陛下能夠寬容些。"隋文帝沒有理睬。

劉行本見隋文帝不採納他的意見,乾脆站到皇帝跟前對他說:"如果我說的是對的,陛下怎麼可以不聽從呢?如果我說的是錯的,那就應該把我交給執法的官員,以此來申明國法,怎麼可以因為輕視我而不理睬我呢?我所說的又不是什麼私事。"說完把朝笏放在地上,自己退下去了。

隋文帝感嘆:要是劉行本在,太子楊勇也就不會被廢了

隋文帝也覺得自己的態度有點過分,馬上鄭重其事地向他道款,順便原諒了那個被打的郎官。

雍州別駕元肇上書皇帝說:"有一個州吏接受了別人送給他的三百文錢,按照法律他應該被

判處打一百杖。因為我剛到那裡的時候和他約定好了要守法,他還故意違背,所以請求在此基礎上再給他加一年的徒刑。"

劉行本反駁道:"法律的執行都經過詔書發佈,和百姓們做好了約定的。 現在元肇居然膽敢只重視他自己的命令,而輕視國家的法令,他要申明自己的言語一定要實行,卻忘記朝廷大的信義,破壞國法而重視個人的權威,這不是為人臣子應該有的準則。"

隋文帝甚是滿意,就表揚了劉行本的直諫,並賞給他一百匹絹帛。

劉行本擔任黃門侍郎幾年後,被拜為太子左底下。太子楊勇對劉行本非常敬畏,在他面前一直很謙虛謹慎。

當時唐令則也擔任左庶子,太子也非常親近他,經常讓他在自己面前彈奏瑟來取樂,並讓他教太子宮中的歌女舞女還有妻妾唱歌跳舞。

結果劉行本很生氣,找到唐令則,責問道:“庶子的工作是用正道來輔佐教導太子,為什麼要讓太子在內室中歡樂呢?"唐令則聽到他的責備後感到很慚愧,但並沒有改正。

當時沛國的劉臻、平原人明克讓和魏郡人陸爽因為有文學才華而被太子親近,劉行本對他們和太子親近卻又不能對太子的行為加以輔導而感到很生氣,多次批評那3個人說:"你們這些人只知道讀死書!"

當時左衛率長史夏侯福被太子所寵愛,曾經在閣裡和太子嬉戲打鬧,夏侯福放聲大笑,聲音在外面都能聽到。劉行本剛好經過,等夏侯福出來,劉行本攔住他責備道:"殿下為人寬容,給了你好臉色,你是什麼小人,居然敢如此輕慢!"於是把夏侯福交給執法的人處理。

隋文帝感嘆:要是劉行本在,太子楊勇也就不會被廢了

太子曾經得到了一匹好馬,讓夏侯福騎上去奔跑,他自己在一邊觀看。太子玩得很開心,要劉行本也騎上去給自己看看。

劉行本不肯騎,很嚴肅地說:"皇上把我放在庶子這個位子上,是要我用正道來輔佐太子,並不是讓我來給殿下做遊玩的人!"太子聽了之後很慚愧,也就算了。

後來劉行本擔任了大興縣令,權貴們都很懼怕他,沒有人敢上門去拜訪,

從此大興走後門請求辦事的路就斷絕了。

劉行本去世後。官吏和百姓都很懷念他,隋文帝也非常傷心,悼念了很久。

後來太子被廢后,隋文帝感嘆道:"如果劉行本還在的話,楊勇也就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了。"可惜沒有如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