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徐家隆:我與老李的汽修記憶


徐家隆:我與老李的汽修記憶


我與老李的汽修記憶

徐家隆

在從事汽修生涯一年半的時間裡,帶著滿滿的收穫與回憶收尾之後,我最終踏上了進入汽車鈑金噴漆的道路,在回憶這段奇妙生涯中的各種點滴時,總不免留下一絲惋惜,我總共在三個師傅那裡經歷了成長,不過遺憾的是,在兩個師傅那裡我都做到了收穫和貢獻成正比,但在第二個師傅這裡我卻僅是做到收穫巨大,而貢獻很小的遺憾結果。

我汽修生涯的第二個師傅,他姓李(公司所有同事都稱呼他為“老李”),是一位已經在汽修領域工作超過十年的汽修師傅。我跟他學習的契機是出於當時為了提升自己在汽車裝飾這一領域的短板,那時候的我剛加入汽修領域七、八個月,對於汽車的一切都包含著強烈興趣,心裡充滿著必須把所有必備的技能都掌握,但短期浮現出的缺陷使我將目光停留在汽車裝飾上,老李對於我的請求很欣喜的接受了。那時候正值春節過後,服務站堆積了一大批新車,都是需要進行裝飾的,這為我提供了改善自己這方面短板的機會,不過挑戰也是相對明顯的,已經習慣在車間幹保養、維修類的作業,現在一下轉入新模塊就有些無從上手了,甚至可以說被完全打敗。

剛開始的幾天裡,我甚至連汽車門板的扣子都抓不住重心拆卸,老李眼裡那叫一個吃驚啊,或許那時他覺得現在的我與在車間時落差變化太大了吧,不過吃驚過後還是不厭其煩地重新指導我。一連十六天的裝飾工作,從最開始汽車防盜的拆解部位,到裝馬達、線路,有所瞭解之後便是變換各種不同的車型;隨後進入倒車雷達的拆裝作業,從鑽尾門後保險槓探頭孔的把握,到如何採用更佳的走線方式;最後邁入空調系統的加裝,從電路的的穿插走法,到後來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空調管路裝法;後來還滿足了我對於一些不常見的汽車裝飾作業:加裝導航、加裝電動窗、貼汽車防爆膜……我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在他的指導下慢慢去吸收和接納這些全新的技能。

當第一個月結束了裝飾工作之後,重新回到車間幹回維修技師的工作時,我發現自己在維修與裝飾相關的部件時,變得特別得心應手;第二個月裝飾、汽修兩把抓的時候,我已經能夠做到兩邊同時兼顧了;之後,我開始把從加裝防盜線路、空調電路所獲得的實踐能力運用到參悟汽車電路的本質,在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裡,我研究了不少車型的電路圖,還將親身遇到的比較有意義的電路故障總結歸納為各種維修案例,到我決定轉崗時,已經累計了十五號維修案例,這一切的起點都是老李鼓勵的結果。

我與老李在汽車裝飾方面是相當合拍與和諧的,但我們班組並不是天天都在做汽車裝飾的工作,一旦銷售部的新車裝飾交付完畢了,那就必須迴歸車間進行常規的汽修工作,而汽修工作我已經從第一個師傅那裡養成了一種專屬的方式,所以在車間工作時我們兩人的風格是各不相同的,而且甚至可以說是無法相互包容的,老李選擇的方式是低效率,慢工出細活的模式;而我則是選擇高效率,不在意評價的方式。兩種方式相互碰撞肯定會產生一定矛盾,那個時候的我當然不會選擇改變自己已經成型的方式方法,所以對於老李的批評基本是表現出不接受的態度,那時候他的臉上總是帶有一絲無奈的表情……

現在的我已經轉入其他崗位,此時的我才真正做到能理解他當時最真實的想法。他的批評並非是出於對我的不滿意,而是希望我能夠更注重細節,更是希望我能往更深層次的道路邁進,他當時或許有意把我培養成既是效率能手,又是注重細節的技師。有些事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理解,而有些事也只有脫離其中才能理解,現在回憶起我向老李學習的那幾個月,頓時百感交集,他脾氣很暴躁但卻是真性情,不會藏著掖著;他老是當面說教,但卻使一切都公開透明化……

此時的我已經不可能在實質上為他做出任何貢獻了,我僅能在這篇文章中記述我與他的汽修記憶,以表達我對他的尊敬之情。


徐家隆:我與老李的汽修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