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陝西省商洛市總人口240萬人,市區人口15萬人,應該算幾線城市?

村官視點


商洛算五線城市。其實幾線和人口沒有絕對關係,人口多不一定級別就高,比如贛州和南陽;人少也不一定級別就低,比如廈門和珠海。城市等級劃分更看重經濟規模和城市規模。

但是商洛僅僅十幾萬市區人口,已經比很多四線城市一個區的人口都要少。這樣的城市規模,別說經濟欠發達,就算經濟夠發達也難進四線。當然五線城市並是人口都少,像本溪、四平這些三四百萬人口的也在五線行列。主要還是經濟規模以及建成區規模離四線還有差距。


城市發展報告


對於商洛市屬於幾線城市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這個市區人口十五萬人,在陝西的縣城人口規模對比也不算是較高的,和縣級市相比甚至遠不如!但商洛市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優勢,讓他區位優勢明顯!



商洛市位於秦嶺腹地,區域內風景優美,風景宜人,而且是周邊人口的傳統聚居區,是當地的經濟文化中心,尤其是近些年來,商洛的自然環境更是吸引了不少深受霧霾摧殘的關中人,這裡成為陝西難得的宜居城市!

所以不用在乎幾線城市,寧靜祥和的小城生活,簡單而稍顯慵懶的社會節奏,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夠懂得在這裡生活的意義!


涇水書生


商洛城區人口這幾年大幅增加,三十萬人應該有,商洛學院都有兩萬學生。但城區戶籍人口最少三分之一人在外地。就拿我來說,雖說親戚都在城區,但年輕人大多舉家在西安或外省謀生,商洛這地方吃的、穿的、用的、花的都要從外地運回來,城市雖不大,但生活成本不低,雖然交通方便,但物流成本很高,人才、資源基本無競爭力,加之自然災害頻發,說難聽些,商洛根本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基本上就是一消費型城市,人力資源輸出型城市,現在鄉下平時已很少能看到年輕人,加之秦嶺保護力度逐年加大,商洛城區基本都在秦嶺腹地,大型企業難以落地,談發展何其難也!八線城市可能都夠不上。未來城區需適度控制規模,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大力做好養老服務,做好全域生態旅遊服務如民宿等



桃色面具1


我就是商洛本地人,實話說吧,商洛相比其他城市沒有啥拿的出手的工業經濟,基本上都是農業為主,商洛人口不多,200多萬,但是地方大,將近20000平方公里,這麼大的地方,很多都是山脈丘陵,交通有點鼻塞,不過最近年開通了幾條高速,大大緩解了商洛的交通,福銀高速,滬陝高速,包茂高速,還有前幾年開通的洛南到商州的高速,不過商洛未來發展的阻礙還是交通問題。西武高鐵已經規劃,路徑商洛,不過因為是秦嶺山區,難度很大,就算能開通,也是未來好多年之後的事情了。商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環境質量,畢竟陝西十個地級市,商洛空氣質量年年第一,這不是吹的。我因為工作的原因,陝西十個城市都去過,商洛一區六縣也都去過,商洛確實生活節奏慢,即使是商洛市區生活節奏也很慢,城區也不大,城區最西邊商鞅廣場,最東邊商洛收費站,北邊到北新街,南邊到商鞅大道,城區面積我估計也就十幾平方公里,最多二十多平方公里,城區之外就全是山。工資低,路上發傳單的一天30都有人搶著幹,但是消費並不低,無論是住酒店和吃飯,比西安低不了多少。廢話說的有點多,回到正題,商洛也就五線城市,不能再多了


西安市精神病院院長


商洛市區在冊戶籍人口大概18萬人,如果加上外來常住人口,已經超過30萬人,但也只能算五線外城市,商洛市所在的商州區,沒有大型的支柱產業,工業發達則萬業繁榮,也沒有旅遊資源,所以百業蕭條,經濟持續低迷,財政乏力,基本還處於貧困狀態。農業生產還停留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上,沒有形成集約化,產出率很低,基本上能自給自足,但不能作為商品進入市場,也沒有商業利潤。政府倡導和支持的大棚蔬菜種植,因市場價格波動,加上自然災害頻發,大多數蔬菜種植基地連年虧損,種植戶已經無力經營,生產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商洛市所在的商州區要實現脫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祝願我苦難的家鄉早日走向富裕!


蘇康宏


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區域有這麼一座地級市,它位於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附近,橫騎在有中國“龍脈”之稱的秦嶺山脈上,它“不南不北”,全市行政區域一部分在南方(秦嶺以南),一部分在北方(秦嶺以北),這個城市就是素有秦嶺最美的城市之稱的陝西省商洛市。

上圖△商洛市在中國的區位

商洛市轄六縣一區(六縣指的是: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鎮安縣、柞水縣、山陽縣;一區指的是:商州區),目前是陝西省發展最滯後的地級市,也是陝西省生態環境最好的地級市。商洛市北鄰陝西省渭南市、西鄰陝西省西安市、西南與陝西省安康市相鄰、東部與河南省三門峽市及安陽市相鄰、南部與湖北省十堰市相鄰,是中國戰略縱深的腹地。

上圖△商洛市地圖

商洛市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變法者公孫鞅的封地,因公孫鞅被分封在商洛,所以公孫鞅被後世也成為商鞅。商鞅的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為秦國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集權制國家奠定了基礎。商鞅勇於突破當時秦國的現有桎梏,改變了歷史發展的軌跡,因此他的封地也應該是一個勇於為國探路,為國變法圖強的“試驗田”。

上圖△商洛市商州區

商洛市不僅僅是歷史上變法者商鞅的封地,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明發祥地,中華文字始祖倉頡在商洛市洛南縣的洛水之畔觀飛鳥走獸,發明了最早的廿六字,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現在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文字的發明是中華民族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將中華文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而今天,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又誕生了一位把文字的使用推向了更高一層境界的人,他就是出生於商洛市丹鳳縣的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

上圖△商洛市丹鳳縣

人傑地靈的商洛市雖然在歷史上和當代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商洛整體依然是陝西最為落後的地區之一,這裡受制於山區環境的影響,不利於發展工商業,經濟依然以粗放低質的工礦業和農業為主,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途徑並不多,發展潛力有限。如何突破發展商洛市經濟?需要大腦洞、大勇氣、大作為的佈局和規劃,要向商鞅一樣敢碰硬、動真格、不走尋常路的“變法”!

上圖△商洛市洛南縣

商洛市如何大腦洞、不走尋常路的“變法”?如何在商洛市這個變法者商鞅的封地上為國家做好探路的“試驗田”?我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將商洛市設置為中國第一個“科技特區”!

何為科技特區?科技特區類似於現有的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等幾個經濟特區之所以能在一窮二白的底子上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城市,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毗鄰港澳臺的區位優勢,更重要的是國家給優惠政策的“刺激”。將商洛市六縣一區設置為中國的科技特區,國家給商洛發展科技相關產業的優惠扶持政策,讓商洛市像經濟特區城市一樣,成為中國科技的發展高地,在為國家科技發展探路和做貢獻的同時帶動商洛當地及周邊陝西、河南、湖北落後地區的發展。

上圖△商洛市柞水縣

將陝西省商洛市設置為中國的科技特區,這個腦洞雖然開的有點大,但是也是根據當今的國情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的規劃。至於為什麼要將商洛市設置為中國第一個科技特區,理由如下:

1、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科學事業,因為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各國之間的實力競爭,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中國要富強,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是在商洛市設置科技特區的國際國內大背景。

2、現在人類發展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倡人與生態環境和諧同處的生態觀。商洛市因全境處於秦嶺山區,秦嶺是中國的生態屏障和生物基因庫,這樣的山區自然環境不適合發展工礦業,哪怕發展少量的工礦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極大。因此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這裡不但不適合發展工礦業,而且不能發展工礦業。

3、在商洛市這樣多山地區、生態環境優美的地區,同時也是極度貧困的地區,如果在不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前提下發展經濟,讓百姓全面脫貧致富奔小康,商洛市只能發展最低汙染的產業。能滿足低汙染甚至是幾乎無汙染的產業,目前只有旅遊業、服務業及科技產業。雖然商洛市最近幾年極力打造“秦嶺最美是商洛”旅遊品牌,但是受制於種種原因,成果甚微。而服務業是在其它產業上衍生出來的產業,沒有其它產業的支撐,商洛市也難以發展現代服務業,所以只能為商洛市規劃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

上圖△商洛市鎮安縣

4、商洛市總面積19851平方千米,總人口253.33萬(2017年數據),這麼大一個極度貧困地區,如果只保護生態環境,不規劃產業謀發展,這裡的百姓不能脫貧致富,那麼國家提出的全面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中國夢”就不能實現。如果要助力商洛發展,一個落後的商洛市力量有限,得靠陝西省,甚至是國家層面的扶持,但資金扶持不能長遠的從根本上改變,重要的是要讓商洛市自己造血,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所以給商洛發展旅遊產業和科技產業的政策,才是解決商洛脫貧致富的終極手段,尤其是扶持科技產業的政策,讓商洛成為發展科技產業的“政策低地、科技高地”。

5、商洛發展科技產業有其獨特的優勢。商洛市緊鄰西安市,西安是我國重要的教育中心,每年培養數以萬計的高科技人才,雖然國家也給了西安發展科學技術產業的政策,建立了高新產業開發區,但是西安並沒有聚集形成如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這樣的高新產業集群。至於西安為什麼沒有形成這樣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我沒有調查,也沒有發言權,但是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都厭煩城市的空氣高汙染和擁堵的交通,而嚮往田園牧歌、空氣清新、有山有水的生活環境,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白領人群。而商洛的劣勢正是它發展科技產業的優勢,這裡風光優美,空氣清新,有山有水,這些都是厭倦城市生活的高技術人才所向往的。更重要的是高科技產業不像工業那樣需要大面積的用地,也沒有太大的環境汙染。

上圖△商洛市高速公路

6、商洛市與周邊城市的交通也比較便捷,商洛市各縣區與省會西安市有高速公路相連,各縣區均在西安市的2小時生活圈之內,同時商洛市是西安市通往東南方向的湖北省和河南省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安市向南通往安康市的必經之路,交通比較便捷。

說完了商洛市設置科技特區的理由,我們再來說說商洛市是否適合設置科技特區。因為上面說了商洛市是一個秦嶺山區的多山地區,很多人會質疑商洛發展科技產業的條件合不合適。這個我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來證明商洛市很合適。我們知道貴州省是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和商洛一樣多山、經濟落戶,但是貴州省的領導高瞻遠矚,早早的開始謀劃和佈局大數據產業,這幾年貴州省因為大數據產業的加持使得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經濟增速最快的省份,大數據產業也屬於科學技術產業的範疇。貴州的發展的路子商洛市可以借鑑,但是不是說也發展大數據產業、像生物醫藥、科技研發等等高技術產業均可根據實際規劃,用優惠政策培育,同時商洛市做好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

貴州發展的例子也給我們一個啟事,那就是發展經濟,突破發展瓶頸不是等出來的,當地的政府領導要有高瞻遠矚的眼界和敢於天下先的勇氣,不作為永遠不會有突破和發展,這一方面商洛市做的還很不夠。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小編是紙上談兵,但是依然希望大家與我一起探討它的可行性,不要只對該觀點陰陽怪氣的指責,甚至惡語相加。因為,前段時間小編寫了一篇關於在西北地區選一個地區設直轄市的文章:《如果西北地區設立一個直轄市,哪個城市是最好的選擇?》(點擊可閱讀),文章建議將甘肅省東部突出去的“半島”慶陽市設置為直轄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西北地區發展的建議被一些小度量的人認為小編是在為家鄉意淫,認為小編是慶陽人。今天這篇關於陝西商洛設科技特區的文章,希望大家客觀看待。本小編一直關注全國各地落後地區的發展問題,希望大家與我一起為落後地區出謀劃策,助力國家早日全面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記錄世界


你好,應該算五線城市,或者六線城市。不管它發達以否,但是地理位置限制了,山山山,按照某些機構的分類,北上廣深天津。這些算一線城市,接下來杭州,南京,武漢,成都,重慶等等,一大批城市算是二線城市。接下來一些省份的省會城市。只能算三線城市,一些地級市,當屬四線城市,而縣城,則屬五線城市。 依據上面來看,縣城至少是五線城市。商洛頂多是五線城市。其實分城市,北上廣深津,應該算超級城市,武漢,南京,杭州,成都,重慶,西安鄭州之類的。應該算一線才對。 不過幾線城市都無所謂。關鍵還是咱老百姓口袋裡要有錢才行。老百姓日子過好了。幾線城市都無所謂。


lone


還有個大型練鋅廠,錢掙著了汙染也上去了。


A商山愚公


只有那麼區區十幾條公交線路都運行的亂七八糟能是幾線,十八線城市


半瘋半傻半痴情19942914


是五線城市,是國家化分的。有一首歌就這樣唱秦嶺最美是商洛,雖然不是一二線城市但是它一直在快速的發展,環境優美、人傑地靈、群山環繞……很適合人居住。商洛的土特產如核桃、板栗、柿餅等,還有商山四皓、文學作家賈平凹就是出自商洛。現在商洛也發展的越來越好,六縣一區都在快速的發展。祝願我們的大商洛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