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1、龍泉窯

地址:浙江省龍泉市西南小梅鎮大窯村

特徵: 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簿。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粉青釉膽瓶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龍泉窯筆洗

2、鈞窯

地址:河南省許昌市禹縣關鈞臺

特徵:有人認為鈞窯的必備特點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紋”,這不完全正確,只能說是特點之一。很多館藏鈞窯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紋的。因為在當時的官窯,力求釉色均勻,但由於少數器皿在燒製中的窯溫、釉色原料配比、燒製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釉面在溫度中的變化還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紋。北宋鈞窯做到窯變可控,蚯蚓走泥紋是其特徵之一。用氣泡串起一條條呈立體狀的蚯蚓奔爬,蛙卵紋,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宋藍鈞小碗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元綠釉紅斑玉壺春瓶

3、汝窯

地址: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特徵: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荷花碗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宋汝窯花口洗子

4、建窯

地址: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

特徵:胎體厚重堅緻,胎色紫黑。

. 釉色黑而潤澤,器內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掛。釉面呈現褐黃色,銀灰色和褐藍色。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紋,呈現著濃淡深淺、曲曲彎彎不規則的宛如西北黃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濃下淡,在太陽光下,其黑色釉面閃爍著金紅色的光點。

建窯器物以碗盞為多。其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有敞口和合口兩種,以敞口為多。底為淺玉環圈足,有旋坯紋。有的器物底足刻有"進王戔 "、"供御"銘文,為朝廷貢品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北宋建窯天目碗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宋建窯蛇皮油滴小盞

5、定窯

地址: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特徵: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宋定窯劃花大碗

古代九大名窯瓷器特徵及地址(上)

元定窯瓷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