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學不會
42所雙一流高校如果分成5個檔次,這個估計能打破頭。
1.清北。這個毋庸置疑,所有大學都服氣。這兩學校有王牌專業,比如清華的經管、計算機、建築、電氣、電子信息、核工、微電子、精儀、生物、工藝美術等,北大的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經濟、中文、生物等等,但由於這兩所學校光環太大,只要進去就行,每個專業都是被人認可的。
2.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民大學。就是原來的華東五校,又加了個北航和人大。這幾所大學的學生時常稱自己是top3。
復旦、交大一直是緊跟著清北,在南方名頭非常響,它們的錄取線最近幾年也只比清北低1~2分,表示自己的身份。這兩所學校的專業都非常不錯,粗略地說,交大的工科名頭更響,復旦的經濟、文科和理科名頭更響。
浙大歷史上不錯,後來一般,但現在杭州有了阿里巴巴,馬雲,整個浙江的大學排名都在往上走,考生願意去,學校也能吸引人才,浙大是最願意說自己是top3的學校。浙大最好的專業也是計算機、軟件、控制和臨床醫學等。
中國科大原先非常牛,但由於地處合肥,差了許多,不過科大的少年班和物理教學實在太牛,在物理界,科大是響噹噹第一塊牌子,獲國際大獎,當美國院士的華人和中國人中,科大校友是中國所有高校中排第一位。這次《自然》選出來的十大年度科技人物,22歲的曹原就是科大人,科大在物理界的影響將還會持續。科大畢業生基礎非常紮實,科大經管上的少學時物理,超過120學時,比絕大部分的理工科學生上的物理都多。中科大的物理專業最好。
南京大學,這兩年南京大學有些衰落,當然這是情理之中。它的崛起跟SCI論文評比高校質量很有關係,南大就是這一運動的發起者,當然佔優勢。相比其他幾校,從歷史情結上來看,中央對它的支持力度只會一般,除非靠本身學校的努力,但又沒有中科大的以物理打天下的勇氣,估計在這一檔次中會最差。它的王牌專業是經濟學、法學、環境工程、天文學、物理學、考古地質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這跟時代有關。21世紀是航天的世紀,它拿到了很多航空航天大項目,超出清華,有錢就能出成果,就能吸引好老師,能招到好學生。北航躋身第二層次是穩穩當當的。它的航天航空類專業、材料、控制、計算機等都非常不錯。
中國人民大學在經濟類基本是名列前茅,經濟學類、法學、哲學類、語文類都是非常好。
3.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算是第三層次吧。
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算是C9聯盟,雖然有些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尤其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大力發展軍隊高科技的時代中,經費充足,研究成果很多,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獲得了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哈工大的王牌專業是航空航天、計算機、飛行器製造、土木工程等。
西安交通大學的王牌專業跟上海交大的差不多,工科比較好,電氣及其自動化、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商管理等。
國防科技大學在計算機相關領域極為牛,是全國第一,只是軍校,比較低調,我國的銀河巨型機就是國防科大研製的,在某種意義上,它可以入第二層次。
同濟大學在規劃、設計、土木、建築這塊是國內高校最牛之一。
武漢大學的學科門類也是很全的,它的語言文學類、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理論等都非常不錯。
華中科技大學則是偏工科,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北京師範大學,師範類第一。心理學、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字等,還有數學、物理和天文學等都很不錯。
中山大學的醫學院、法學、哲學、工商管理都很強,這種區域性的強校,其實各學科都不錯。
吉林大學偏理工科,數學、物理、化學、材料還有考古學。
天津大學的建築、水利、儀器科學等不錯,總體來說,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跟天津這個城市的變遷很有關係,現在都有些沒落。
南開大學其實有些沒落了,但數學一直保持高水準,因此統計學也不錯,化學也不錯。
東南大學的建築、土木工程,基本就是清華、同濟之後了,還有信息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
4. 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這裡面中國農業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實力是不錯的,但由於專業問題,落到了第四檔,農業類的考這兩所學校都是極好的。
電子科技大學的王牌專業主要在電子類學科和電子信息科學技術,業內非常認可,就業口碑非常好。
華東師範大學,師範類的第二。教育學、世界史、地理學、中國語言文學等都不錯。
山東大學的數學很不錯,因此它的信息安全也很不錯,相應的計算機也可以。物理也不錯。
北京理工大學近來上升很快,兵器科學與技術、機器工程和控制科學與工程是它的王牌專業,它地處北京,又有國防背景,以後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
中南大學的理工類都不錯,尤其礦物、冶金在全國名列前茅。
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築、電信、電力工程等專業不錯。
西北工業大學 是一所低調的大學,它最強的專業是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隨著最近對航天航空人報道的增多,這所學校也慢慢被人熟悉。航空三傑就出自該校:楊偉:殲-10系列戰機、FC-1“梟龍”、殲-20總設計師 ;唐長紅:殲/轟-7A“飛豹”、運-20總設計師 ;孫聰:殲-11、殲15艦載機、FC-31“鶻鷹”總設計師 。
廈門大學的經濟、會計和管理都非常強,歷史也不錯。
重慶大學最牛的是車輛工程,還有建築、土木、機械和電氣等。
大連理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和機器工程專業不錯。
中央民族大學的民族學、社會學、宗教學、對外漢語等都很好。
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科學和水產專業不錯。
蘭州大學和東北大學本來都不錯,但由於地理位置,這幾年下降得厲害,不過在區域內大家還是認的。
5. 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這兩所學校非常非常一般,不討論。湖南大學和鄭州大學,比這兩所學校稍好,但也好得有限。不過相對而言,我覺得鄭州大學發展會更好一些,河南省非常重視,給鄭州大學撥了很多款,而湖南大學沒有聽說此事。
五道口的顏學姐
一、北大清華
二、復旦、上交、中科大、浙大、南大、人大
三、武大、北師大、北航、中大、華科、南開、同濟、哈工、西交、天大、東南、國防科大、廈大
四、川大、吉大、中南、北理工、大連理工、華南理工、山大、華東師大、西北工大、中國農大
五、東北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中國海大、電子科大、中央民大、西北農林
青花瓷的慈
在2017年教育部正式批覆了137所一流高校建設名單,將137所雙一流高校分為42雙一流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其中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又被劃為A類雙一流和B類雙一流兩類。
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含教育部直屬高校33所,工信部直屬高校4所,省屬高校3所,中科院直屬高校1所,中央軍委直屬高校1所。由於高校水平不一,即使是A類高校也有檔次之分。
第一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4所)
第二檔: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6所)
第三檔: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10所)
第四檔:山東大學,重慶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10所)
第五檔: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湖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國防科技大學。(12所)
(注意:官方從未給出雙一流大學檔次之分,以上分檔標準均是非官方機構給出,所依靠的標準不詳。)
由於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一個特別的教育體,並不在42所雙一流大學之列,如果在列,必是列入首檔。不過中國科學院大學不在列也好,少點名頭和紛擾,多點謙虛和安靜。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北京大學因為翟天臨事件捲入輿論漩渦,北京大學是否能抗得起中國高等教育的大旗,還有待商榷?
大學教育談訊人
官方給出的42所雙一流高校只有A類和B類之分,沒有五檔之說,如果非要按檔次劃分,沒有統一可靠的標準,每個人的觀點看法必然不一樣,難免有諸多爭議。
前兩天剛好整理了42所雙一流高校的優勢學科情況,主要參考了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以及雙一流建設學科幾個數據。僅從這幾個數據分析肯定不能完全代表各高校的完整實力,但相對來說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就試著分一下,供參考,也歡迎指正。
第一檔:清華北大。相信任何一個排名,由誰來排,這兩所高校排在前兩位都沒有問題。再看學科實力:清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A+學科21個,一流建設學科34個;北京大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8個,A+學科21個,一流建設學科41個,基本涵蓋了全學科,這兩所高校的優勢學科基本涵蓋了勸學全學科,而且絕大部分學科全國領先。
第二檔,華東五校:復旦,上交,浙大,南大,中科大,加上人大和國防科大。華東五校5月22日正式成立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五校實力相當,優勢互補,地理位置相近,現在由民間稱謂正式變為官方聯盟,相信實力將進一步提升。這幾所高校優勢學科稍弱於清北,但要強於別的高校。人大人文類,經管類學科優勢明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A+學科9個,一流建設學科14個;國防科大地位重要,優勢學科也不弱,且跟國防軍工有關。位置必須提前。
第三檔: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這一檔高校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及雙一流建設學科基本在5-10個左右,A+學科3-5個,且各有特色,在各自的優勢專業基本國內領先。
第四檔: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重慶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此一檔高校實力也不弱,只是相比較而言,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雙一流建設學科及A類學科較前三檔高校相對較弱一些,大部分在1-5個之間。
第五檔,這個直接參考B類高校: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鄭州大學和東北大學。這幾所高校的優勢學科較少,只有個別特色專業國內領先,比如雲南大學的民族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學和林學等,與A類高校的差距還是較明顯。
當然,僅以優勢學科數目比較難免有很大侷限性,畢竟還有學校規模等因素對此影響較大,所以在列舉的時候也參考了高校的排行榜。這類分檔很難有統一答案,以上只能說是我自己心目中的一個劃分吧。
象牙塔裡講故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1世紀國家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科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雙一流高校代表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雙一流分為一流學科和一流高校建設,其中的一流建設高校實力尤其突出,名單如下: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共42所,分A、B兩類。按照實力分成五檔的話我覺得可以這樣劃分。
第一類,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個應該沒有爭議,清北是我國的超一流大學,後面的大學和他們差距較大。有爭議的是到底誰排第一!主張兼容幷蓄的北大曾經扛起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大旗,不過最近的翟天臨事件對北大的學術聲譽有一定影響,雖然對翟天臨合作導師做出停招博士後的處罰,但不疼不癢的處罰結果難讓公眾滿意,北大應該接著這次機會徹查以下而不是草草了之!(2所)
第二類,復旦、浙大、南大、上交大、中科大、西交大、哈工大、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前五個是華東五校,除清北外中國最好的高校,西交大和哈工大是C9聯盟。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近些年勢頭很猛,實力也相當不錯。(9所)
第三類,人大、北航、北師大、南開、天大、吉大、同濟、東南大學、廈大、山大、中南大學、華中科大、川大、國防科大。(13所)
第四檔,北理、中國農大、中央民族、大連理工、華東師大、中國海洋、華南理工、電子科大、重慶大學、西工大和蘭大。(12所)
第五檔,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和新疆大學,雙一流的B類高校。(6所)
第一檔實力突出,應該沒有爭議,第五檔和前四檔實力差距大,應該也沒爭議。有不同看法的應該是第2,3,4檔,每個認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劃分,歡迎討論。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其實雙一流就是國家的一個戰略佈局,並非學校實力排行榜,如果按照實力排行來選雙一流,我們知道,在國內外的主流榜單(QS、泰晤士、校友會、武書連等等)中有很多學校的實力是高於雲新鄭這種學校的,比如兩財一貿、上海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等,按實力排行根本輪不到雲新鄭,有人會說是依據學科評估的結果,但瞭解學科評估的運作機制就知道這個反應不了學校的真實水平,因為學科評估是學校自己申報,而很多學科的成果是打通的,比如理論經濟與應用經濟,生物醫學與化學等等,有很多學校全力支持某個學科參評,將其他學科的資源也納入到參評學科,也有很多學校學科之間互相不服氣(憑什麼讓他們參評而不讓我們參評),校內協調決策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就左右了評估結果。
所以雙一流是一個戰略佈局,以教育作為驅動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學校與區域,同時帶動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實現區域相對平衡。雲新鄭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這些學校所在省份沒有985,而這些學校作為區域高校實力相對突出,同時其所在省份也在國家戰略中具備重要地位(雲南新疆作為邊境省份,河南作為第一人口大省,其安全穩定形勢極其重要)。如果單純把這三個學校劃分為B類,那麼他們天然低於原985,不利於戰略目標實現,必然就需要從原985中選出來幾個學校一起陪跑,肯定要綜合考慮幾個選擇,一是北京上海那些985本身實力強勁又是作為領頭羊培養的,肯定不能踢到B類,二是行業頂尖大學也不能踢到B類,三是所在省份只有一所985的也不能踢到B類,這樣一劃拉,除去北京上海,唯有湖南陝西擁有三所985,而且他們所在省份排名最低的985實力排名屬於985中中等偏後的位置,把他們踢到B類相對來說各方都能接受,還有一個陪跑名額那就基本鎖定東北大學了,理由也差不多。
所以說如果是近些年擇校的話,還是按照原先的排行來衡量比較靠譜,社會認可度高一些;儘管雲新鄭這幾個新晉學校目前的認可度還沒那麼高,但因為是國家發展戰略,國家投入不一樣,經過幾年的發展變革,幾年後的社會認可度應該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就能夠成為廣大考生不弱於原985的選擇。
41408731
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其實分了兩檔,一類是一流建設大學A類,共36所,這36所全是原來的985重點大學;另一類是一流建設大學B類,包括三所985大學: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有三所211大學:鄭大、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這是教育部的權威劃分,僅此兩類。
當然這42所大學雖然都是一流建設大學,但是實力有強有弱,認可程度有高有低。
如果硬要把這些院校分為五檔,毫無疑問,清華、北大應該是龍頭老大,這兩所頂尖名校的地位非其他院校所能企及。從入選一流學科數量來看,北京大學有41個學科入選,清華大學有34個學科入選。
從學科評估結果看,兩所高校各有21個學科獲評A+,A+學科的數量遠遠高於其他院校。
從入選的一流學科數量來看,第二檔包括: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中科大、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這10所高校入選一流學科的數量在18——10之間。
第三檔包括:中國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大、北航、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這些高校入選一流學科的數量在9——5之間。
第四檔:天津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蘭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重慶大學。這些院校入選一流學科的數量在4——1之間。
第五檔:湖南大學;雲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和新疆大學。這六所大學屬於一流建設大學B類,入選一流學科的數量也比較少。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院校入選的一流學科及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至於42所一流大學的王牌專業,考生還可以參考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可以得到最完美的答案。能考上名校的名牌專業,對於考生來說,就是如虎添翼,未來必定有施展才華的機遇和空間!加油哦!
靜靜助學
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組成上是由原39所985高校和新增加的雲南大學、鄭州大學、新疆大學所組成。將42所雙一所高校分為5個檔次,按照實力可以分為王者至尊、貴族精英、各片區諸侯、各片區準諸侯和特色雙一流五個檔次。
一.王者至尊
不出意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牢牢佔據榜首,作為國內Top2的兩位大哥雖然相愛相殺,但其地位國內高校仍是無人敢去挑戰。作為歷年高考狀元們的首選,有“狀元收割機”之稱。
二.貴族精英
這個階層的學校雖比不上清北兩位王者,但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由華東五校和人大組成。華東五校分別是號稱“江南第一學府”的復旦大學,“民國最高學府”的南京大學,有“東方麻省理工”和“東方劍橋”之稱的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學,以及中科院體系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社科第一校”的中國人民大學。
三.各片區諸侯
這一階層的高校主要是由京畿強校和各片區的諸侯組成。如“西北王”西交大和“東北大王”哈工大。北京師大,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和具有軍工背景的北航,北理工均在此列。“華中王”武漢大學,“華南王”中山大學,“西南王”四川大學,“東北王”吉林大學,“軍中清華”之稱的國防科大。以及剩下的華中科大,同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東南大學佔據了排行榜8~25名的位置。
四.各片區準諸侯
這個階層有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南大學,大連理工,重慶大學,華南理工,電子科技大學,以及具有軍工背景的西北工工業大學和有農業特色的中國農業大學。
五.優質雙一流
這個階層的學校有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農林和中央民族大學。以上39所學校均為原985大學,剩下的三所學校是新冊封的雲南大學,鄭州大學,新疆大學。
考研小秘書
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就是在原來的39所985加上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這三所大學都說是照顧進去的,說實話就是照顧進去的,但是不照顧不行啊。
鄭州大學,應該是這三所綜合實力最強的,尤其新世紀合併河南醫科大學,新校區建立,發展速度挺快的,可以從各大機構的排名側面反映出。鄭州大學作為高考大省唯一的211每年本科招生過萬【每年都被調侃】,但為高考大省廣大河南學子提供學習深造的機會貢獻誰又能忽視,國家通過鄭州大學進入雙一流也是對廣大河南學子的一個交代。
新疆大學,雲南大學,都是老少邊陲大學,當地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無論對於優秀的生源還是優秀的老師,吸引力太小,作為西南和西北地方性大學,國家出面扶持一下地方高校發展,不僅有利於民族大團結,地方高校發展起來也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否則,就算雙一流在擴大一倍,估計也輪不上他們。
對於原來的39所985高校
清北不做討論,中國人從剛上學那一天都知道清華北大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一些高考大省,縣城裡面每年能出幾個清華北大,有些學校甚至把學生披上大紅花🌸整個縣城都來個走秀。
華東五校,復交不必說,這兩個學校最近十幾年都在發力,非得削出上海灘一個老大來。南大,浙大,中科大熟強熟弱真的木有發評價,
剩下的C9西交,哈工,都是習工科見長的高校,但都限於地域的原因發展最近幾年發展緩慢,這點當地政府和學校應該值得深思!網上有個段子,說西安和西交如果只是沉寂與祖上輝煌的歷史,將來西交和上交的距離將會是西安到上海的距離。
人大單列,文科性質的高校,又地處北京,根正苗紅,木有理由不被看好!
剩下的,津門二虎【南開,天大】,武漢雙子 【華科和武漢】,華南雙雄【中山和華工】,都在爭做地方分舵舵主的頭把交椅。北航和北理,上面有清北也只有做小弟的份,中南,東南【這幾年有點不願做小弟的意思,追趕南大的速度加快了】,同濟,廈大這些屬於彼此分出高低很難,都是地方一霸!山川吉,天天被調侃巨無霸,但是木有辦法,兄弟多,日子只能過的緊巴巴!西北工業軍工背景,為共和國的國防事業做出的巨大的貢獻
中農,北師,華師,海洋,央民,涉及農業,教育,國防等這些行業需要行業院校支撐,都是行業翹楚,也有國家層面的考慮。電子科大,得益於最近幾年的計算機東風,就業別的學校只有羨慕份。至於湖大【印象最深的當年評選誰家大門最好看,沒錯是他家,沒有門,真是無招勝有招】,蘭大【孔雀東南飛,師資流失嚴重,過的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專業偏冷】,重大,東北,大工各有千秋,誰也別不服誰!大家最不服的是西農,無論就業還是分數,加上已經有農業大學,或許是農業大國的原因,有的說西農為中國西北農業自然環境做出的貢獻較大。
最後,國防科大,太神秘不做討論。以上只是個人看法。王牌專業參考最近一期學科排名!
阿小偉
四大工學院是編造,八大工學院法理如下: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於1951年11月3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有全國各大學工學院及獨立工學院院長,部分大學教務長,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及其所屬各部會和其他有關部門代表,各大行政區教育部(文教部)代表,連同本部出列席人員共計七十七人。馬敘倫部長在會上作了“關於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的報告 ”。
據1952年6月25日政務院正式公佈的《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1952 年至1954年的院系調整 ,是黨和國家對舊大學系科設置龐雜、師資設備力量分散、教學內容陳舊不能適應國家建設對人才的需要而採取的措施。首先從華北開始,陸續在華東、西南、中南、華南、東北及西北等七大行政區展開 ,改組舊的龐雜的大學 ,加強和增設高等工業學校。各大區統調的時候,側重一所,力組多所。其中,作為當時重工業基地的東北佈設置了兩所:東北工學院和大連工學院。而在華北、華東、西南、中南、華南和西北著重調撥組建的六所是北京工業學院、南京工學院、成都工學院、華中工學院、華南工學院和西北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