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神祕浪漫的伊犁谷地超越了人類想象的千年綠洲

伊犁谷地,是一個美麗和浪漫得超乎人類想象的地方。

中國人說它是“塞外江南”,外國人則說是“中亞樂園”,是“神的特殊恩賜”。

這裡擁有最神奇的地形,大片的荒漠地帶中,藏著一塊巨大的溫潤神奇的綠洲。這裡不僅是中亞人種博覽館,更是剽悍民族聚集地。漢武帝熱愛的天馬就生活在這裡,我們平常吃的蘋果和杏的祖先也在這裡,而如夢如幻的薰衣草田,也在這裡浪漫地開放……

神秘浪漫的伊犁谷地超越了人類想象的千年綠洲

世界上只有5種天鵝,其中有兩種都可以在伊犁谷地看到;在這裡,荒漠中生存著小跳鼠和草兔,而天山上靜謐地藏著雪豹;大山中熙攘的是北山羊,夏季則出沒著棕熊……

在“中國年降水圖”上,黃色代表較乾旱,藍色代表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中國西北部在降水圖上,大都是以黃色為主的乾旱地區,唯一的例外是:在茫茫的黃色裡,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藍色“三角形”,那就是美麗的伊犁谷地。

是龐雜的天山山脈,勾勒出這個三角形粗略的稜角。北邊的天山支脈和南邊的天山主峰自然相交,形成一個巨大的夾角,夾角里面的土地就是伊犁谷地。這些相交的山脈平均海拔都在3000~5000米之間,成為伊犁谷地很好的天然屏障。夏天,這些屏障擋住了南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乾燥炎熱的氣流;而冬天,來自北冰洋的寒潮也無法進入到伊犁谷地。幸福的是,沒有屏障的西面,擁抱的卻是西風帶來的北大西洋、地中海暖溼氣流……於是,在大片的荒漠地帶中,一塊溫潤的神奇綠洲誕生了,它同時還具有高山和海洋的氣質。

這塊綠洲常年被豐沛的河網滋潤。包括伊犁河及三大支流在內的大小河流上百條,都隨著天山山脈的走勢,從東向西貫穿整個谷地。人們在航拍時能夠看到的壯觀場面是:在被峻嶺雪峰圍繞著的伊犁谷地,眾多河流灌溉著許多美麗的草原和山地。

綜觀整個伊犁谷地,並非一馬平川,而是根據天山餘脈和河流的分佈,形成5個地理小單元:伊犁河兩岸的沖積平原;它的三大支流各自的谷地;還有就是昭蘇盆地。同時,各種讓人吃驚的地貌都在谷地內出現:有河心小島、沙洲和溼地;有谷地綠洲;有山林和山地草原……豐富多樣的地貌,為不同的動植物提供了各種選擇,也造就了伊犁谷地那些不平凡的人文歷史。

從地理位置上看,伊犁谷地的南北方向都是高大的天山,只有西面是坦途。然而,一走出谷地,往西就是連綿起伏的荒漠丘陵。在荒漠丘陵上,一年一個輪迴的中亞植物貼地生長著,這些植物對土壤毫無用處,所以土壤總是被大風揚起,讓中亞地區成為世界上塵暴發生較多的地方之一。而這些黃土顆粒甚至會隨著大風,落到伊犁谷地那些挺立的大山上。

中國人喜歡將伊犁谷地稱為“塞外江南”,外國人則讚歎這是“中亞樂園”,是“神的特殊恩賜”。實際上,在茫茫黃沙中出現這樣大的綠洲,的確讓到達伊犁谷地的人,有一種如臨仙境的感覺。

在歷史上,伊犁谷地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北線必然經過的重要地區,是重要的文明通道,也具有軍事戰略意義。自古以來,無論是遊牧還是農耕民族,都向往這片綠洲。關於人類對這裡的造訪,最早有記錄的是神秘的塞種人;再後來是引起無數人遐想的大月氏;包括勇壯的匈奴;迎娶了著名漢朝解憂公主的烏孫國;以及繼烏孫國後稱雄中亞的西突厥……再往後,大唐一代猛將蘇烈擊潰西突厥駐守伊犁;蒙元時期成吉思汗也在這裡留下痕跡。到清政府,朝廷在伊犁谷地設置了將軍府,修建了著名的伊犁九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鴉片戰爭後,沙俄對伊犁肆無忌憚的滲透,逼迫清政府簽下關於伊犁的不平等條約,對伊犁的地方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史學家賴洪波先生曾這樣寫到過伊犁:“一個地方,它的經歷和祖國的命運和利益如此直接相關,併產生如此大量的涉外問題,在全國也是罕見的……綜觀千年史實,伊犁這個地方,民族必爭,歷史悠久,古蹟遍地。”

逐鹿西北高原的各個剽悍民族,經過多年的馬蹄塵煙和苦心營建,最終,在伊犁谷地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態勢。這裡生活著哈薩克、漢 、維吾爾、蒙古、錫伯等47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佔了大部分。

伊犁谷地不但是農牧文明的結合點,也是東西方文明相互探觸融合的地方。人類學家說,這裡是“中亞人種博物館”;民俗學家說,這裡是他們的研究天堂。曾經生活在伊犁谷地中的人,不管是神秘的塞種人,還是漢家公主劉解憂,都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如今生活在伊犁谷地的人們,不管是哈薩克馴鷹人,還是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姑娘,都在創造著今天的精彩。伊犁谷地的傳奇生活,從未停歇。

全球的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們,對伊犁谷地的評價是:一個“水、土、光、熱”組合合理的地方。所以除了人類,這裡也是各種生物的天堂。

神秘浪漫的伊犁谷地超越了人類想象的千年綠洲

聞名全球的伊犁谷地野果林,是許許多多種植水果的原始基因庫——無數的農學家為了追溯蘋果、核桃和杏的根源來到這裡。確切地說,野果林分佈在伊犁谷地海拔1000~1600米的山地上,這裡不僅降水豐富,而且是非常特別的“逆溫帶”,也就是說,冬季氣溫越低,這一帶反而更為溫暖。

中科院新疆所的侯博、許正等專家調查後說:伊犁谷地的野果林中,有野生的果樹植物57種。其中包括野蘋果、野杏、野櫻桃、野核桃、野山楂、野櫻桃、野薔薇、野草莓……而西南農業大學的李育農教授研究表明:谷地中的野蘋果,正是現代栽培蘋果的祖先。侯博、許正也調查指出:谷地中的野杏,就是現代栽培杏的直接祖先。

有意思的是,關於野果林自己的身世,植物學家們至今仍然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是在谷地中躲過了幾次地球冰期的古植物;還有人認為,它是冰期結束後,優越地理氣候所帶來的植物復興之地。

除了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野果林,伊犁谷地中還有一大片如夢如幻的薰衣草田。

這片薰衣草基地,已經有40多年曆史。新疆職業大學的遊海麗教授,在文章中說:1965年,伊犁地區從法國引進種植薰衣草,到如今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萬畝,不但是全中國最大的薰衣草種植基地,更與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並稱“世界三大薰衣草基地”。到如今,“伊犁薰衣草”這種天然香料,更是名列世界八大頂級品種之一。

由於喜光、耐乾旱和不喜潮溼的特性,所以伊犁谷地的薰衣草,都種植在谷地的更低處,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而就法國普羅旺斯香料生產地而言,伊犁的薰衣草基地和它也是處於同一緯度上。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曾在看到烏孫國進貢的馬匹後,寫下一首流傳千古的《西極天馬歌》:“天馬徠兮從西極,經萬里西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從此,神俊非凡的烏孫馬名揚天下,它們的後代,如今被稱為伊犁馬。

烏孫國,曾存在於今天的伊犁谷地一帶。在漢武帝的心目中,來自伊犁谷地的駿馬,是上天神靈帶給他征服四方的禮物。

伊犁谷地裡多樣的多個小環境,給不同的生物提供了各自喜愛的居所。伊犁馬適宜的居所,在整個谷地中顯得最特別——昭蘇盆地。因為谷地中部有天山餘脈隆起,正在昭蘇縣的位置,於是昭蘇盆地和其他谷地平原略為不同的是,它呈西高東低的狀態,是海拔在1800米以上的牧區草原,氣候冷涼溫潤。

昭蘇縣科協的薛正亞對伊犁谷地的畜種多有研究,他曾撰文論述過:跟喜愛溫暖氣候的豬、喜愛半溫涼半溼潤的黃牛比較起來,馬更喜歡冷涼溼潤的地方。於是昭蘇盆地,就成為了“西極天馬”最愜意的居所。

到今天,伊犁馬依然是名馬品種。昭蘇在2008年進行了首次伊犁馬拍賣會,各地愛馬者、客商慕名而來,最高價格的馬匹拍賣到18萬元。

神秘浪漫的伊犁谷地超越了人類想象的千年綠洲

帝王盛讚的天馬,只是伊犁谷地精彩紛呈的動物天堂中一個代表而已……這裡的動物神話還在繼續:世界上只有5種天鵝,其中有兩種都可以在伊犁谷地看到;在這裡,荒漠中生存著小跳鼠和草兔,而天山上靜謐地藏著雪豹;大山中熙攘的是北山羊,夏季則出沒著棕熊……伊犁谷地的動物,不但具有中西兩地交匯的特徵,也有谷地內多樣小環境帶來的動物多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