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何地?

洪浩仁慈


謝謝題主的提問。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何地?誠言,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即使在國內學術界,目前也尚無統一而明確的定論。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人說是西亞,也有人說是埃及,還有人說是歐美。由於這些言論並不是本話題討論的重點,在此不予置評。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關於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

先亮明答案,中華文明起源於至少約5300年前(甚至更早,有待進一步考古發現證實)。

儘管中華文明起源於何地尚有爭議,但經過幾十年的爭論,學術界已經普遍達成了“中華文明屬於多元一體文明體系”的共識。即以中原文明為“花蕊”,周邊多個文明為“花瓣”的多元化一體式文明形態。

中華文明起源於至少約5300年前,已經有諸多令國內外學術界比較信服的考古發現可以證明。這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浙江餘杭的良渚遺址、鄭州西山古城遺址、安徽凌家灘遺址、內蒙古興隆溝遺址等等。這些遺址距今都超過了5300年。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關於中華文明起源於“何地”。

剛才提到了,中華文明屬於多元一體文明。從截至目前的考古發現和權威研究成果看,中華文明主要起源於以下幾個區域:

一是以燕山南北、古長城地帶為中心的北方;

二是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

三是以關中、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

四是以環太湖為中心的東南部;

五是以環洞庭湖與四川盆地為中心的西南部;

六是以鄱陽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線為中軸的南方。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首先排除西安。

夏商都在河南,周秦只不過是孫子輩。

西安華胥氏,是商丘燧人氏的偏房。

一、傳說角度:

1、有巢氏(湖南九嶷山,貢獻造房);

2、燧人氏(河南商丘,貢獻人工取火),弇茲氏(甘肅祁連山,稱“玄女”或者“素女”,貢獻結繩之法,一說弇茲即月氏);

3、華胥氏(陝西藍田,稱“人祖”,貢獻不詳);

4、伏羲女媧(甘肅隴西成紀,定都睢陽,貢獻統一各部族,制“龍”圖騰、八卦,人首蛇身謂之“道”);

5、有熊氏(黃帝,河南新鄭,貢獻弓箭等)、神農氏(炎帝,湖北神農架,貢獻醫藥)。

二、遺址角度:

遺址排名角度(不完全統計):

南越國遺址:廣東廣州市(越秀區),2000年曆史。

三星堆遺址:四川廣漢市,3000-5000年曆史。

半坡遺址:陝西西安市,6000-6700年曆史。

三座店石城遺址:內蒙赤峰市,3600-4000年曆史。

紅山遺址:內蒙赤峰市,5000-6700年曆史。

良渚遺址:浙江杭州市,4000-5300年曆史。

田螺山遺址:浙江餘姚市,6000-6500年曆史;

河姆渡遺址:浙江餘姚市,5000-7000年曆史。

太陽人遺址:重慶三峽,7000年曆史。

仰韶遺址:河南三門峽澠池縣城,6000-7000年曆史。

裴李崗遺址:河南鄭州新鄭縣城,6900-7500年曆史。

馬家窯遺址:甘肅定西臨洮縣城,4000-5000年曆史。

大地灣遺址:甘肅天水秦安縣城,5000年-8000年曆史。

不難看出,排名靠前的省份分別是:河南、甘肅、浙江、四川(重慶),該數據與我國黃河長江的走向也是一致的。

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西安連前五都進不了。


用戶67724358697


陝原以西的廣大區域統稱為陝西,(包括陝甘寧青新川北等部分地區)因此在遠古時期所發生的文明都是陝西的區域文化文明的標誌。因為陝西之名是中國最早的區域地理之名。(周公治陝東,召公治陝西)包括中國之名也是陝西區域人起的名字。因為其它地區還沒有形成最早的名字。

華夏,華指華山,華山腳下元郡廟泉護村遺址陶器上繪有玫瑰花,玫瑰花即仰韶文化先民的圖騰。先民自稱華,稱山為華山。

夏,指陝西。《史記•吳泰伯世家》“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

戰國《睡虎地秦簡》“臣邦人不安其主長而欲去夏者',勿許”。

《說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朱駿聲“就全地而言,中國在西北一小隅”。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西部地區稱為夏,夏有雅正大等義。宗周詩篇稱雅詩,秦風詩篇稱夏聲,夏聲就是雅詩。東方齊魯衛等大國諸侯本是從西方遷來,所以稱東夏,東西合稱諸夏”。

周人自稱華夏,華夏本指周人周地。周滅商通過分封和禮樂宗法等文化的推行,使東方華夏化,華夏也就指代中國和中國人。黃帝部落誕生在陝西並非河南。郭沫若先生說:“傳說最早的是炎帝,號神農氏。據說炎帝生於姜水,姜水在今陝西岐山東,是渭河的一條支流。”(《中國史稿》上冊,第108頁) 翦伯贊先生說:“在陝西一帶有姬姓黃帝與姜姓炎帝部落,他們之間世代通婚。”(《中國史綱要》上,第10頁) 白壽彝先生說:“相傳,在遙遠的年代裡,黃河流域有兩個著名部落。一個部落是姬姓,它的首領是黃帝;一個部落是姜姓,它的首領是炎帝。這是兩個近親部落,它們結成了部落聯盟。它們活動的地區,其初是在陝西渭河流域,後來沿著黃河兩岸向東發展,達到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一帶。”(《中國通史綱要》,第47頁)

歷史上的陝甘秦地,地處黃土高原腹地,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在中華大地上只要你是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不管你是什麼民族,你的祖宗們都是來源黃土高原。向各地發展蔓延,陸續建立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各部落、部族、方國、城邦部落。到了黃帝時代帶領他的部落開發征服荒蠻的東部區域,華夏文明以陝甘由西向東進化開發為主線,不斷的向東部荒蠻延伸開發直至航海時代的發現。炎帝部落延渭水向黃河中下游發展開鑿征服,黃帝部落從黃土高原西部向東開墾發展。若干年之後虞部落形成,以後又有夏部落形成氣候。這就是華夏民族融合發展的最早的起源。每一次征服就是一次社會進步。發原於渭水源頭的炎帝部落沿著渭水逐步向渭河下游東出潼關,開創了先進的農耕技術沿渭河流域進入黃河中下游,華夏民族進入農耕時代文明。第二次征服。黃帝從黃土高原西部向東開墾征服,直至沿海。並將炎帝部落蚩尤部落三大部落容為一體,初步形成華夏民族的統一體。第三次征服是商朝的西伯侯姬昌對落後的商紂王的征服。並建立了以、禮、樂、詩、祭、周易等先進的社會進步文明,任命分封一百多諸侯國,這是奴隸社會第一次形成統一邦國。(之前為部落,之後為邦國)。第四次征服秦始皇帝征服腐朽的東方六國。他稱自己統一的國家為中華。嚴格的說華夏民族形成的過程就由西向東部不斷融合的過程。


白石61


中華文明的起源,自應該是從文字記載開始算起。

五帝的記載是在公元前26世紀至21世紀。

作為人類的始祖和三皇五帝之一的伏羲,由於是他始制文字,首作八卦,所以應該成為萬世文明之祖,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

相傳,伏羲,風姓,燧人氏之子。是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的鼻祖。

傳說中伏羲和其妹女媧在宇宙初闢之時,兄妹二人在崑崙山中結為夫妻,繁衍了人類。女媧摶黃土造人,於是才有了人類。所以都說,人是泥捏的,是泥人。(你可以試一下,洗澡時搓的再淨,稍停又會搓下來灰的…’

女媧造人後,又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支撐天的四極,殺黑龍拯救了中原,積蘆灰止住了氾濫的洪水,消滅了兇禽猛獸,使人民得以安居。(以上據《淮南子》、《太平御覽》、《繹史》等記載)。

伏羲也未曾閒著,相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觀察天地間的變化,比如:天上的雲彩,下雪下雨,雷鳴電閃,地上的飛鳥走獸,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

伏羲的陵墓在河南淮陽,有太昊陵,每年的農曆三月十八日為伏羲生日,當地均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按照城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作為判斷人類文明的標準。中華文明起源於3000年左右的殷商時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文明。

給出這樣一個答案,肯定會引起條友們的爭論。很明顯,按照現在的文獻,中國3000年文明肯定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文明。但是,那些所謂的比中國早的國家和地區如埃及文明,並沒是現代意義上的青銅文明,也就不符合三個標準的人類文明。這些國家和地區根本就沒有出現古老的人類文明,更不用說5000年了。

我在《世界文明起源於中國,而不是埃及__基於青銅鍛器與青銅鑄器的區別》文章裡面,專門探討了埃及為什麼沒有產生人類文明的問題。其核心觀點是:埃及的青銅器是青銅鍛器,而不是代表人類文明的青銅鑄器。埃及的青銅鍛器生產水平很低,工藝原始落後。即使埃及有少量的青銅鑄器,也沒有在埃及發現生產青銅鑄器的作坊遺址。埃及的青銅鍛器並不能代表人類青銅文明的早期文明,埃及也就沒有產生所謂的青銅文明。那麼按著三個標準的人類文明,埃及由於沒有青銅文明,那也就沒有誕生現代意義上的人類文明。

與埃及不同,中國的殷商時期,有大量高水平的青銅鑄器出土,而且也找到了生產青銅鑄器的作坊遺址。按照人類文明的三個標準,中國殷商時期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最高標準,也是人類文明的最早起源地。

注:有關兩個國家的青銅鍛器與青銅鑄器水平的對比圖片,可以到上述文章裡去看,這裡就不再重複。


合競共贏


中華文明起源何時何地?起源中國本土,世界人種都起源於8500萬年的東亞樹猿,因為環境的變化,氣候極度的寒冷,樹木退去形成了草原,使在樹上作息的樹猿,不得不下在地上來,使一部分樹猿向外部遷移,還有一部分樹猿在中華大地繁衍生息,自進化成本土智人`直立人,等好多種遠古人類,這些證據中國都有,也包括世界上的語言,都是在東夷九黎古語上發展的,這說明中國是人類的發源,東夷人來自長江上游,然後順江直下,再向北遷移到河北南部,山東是東夷人大本營總部,轄區有河北南部 河南東部 山東 安徽 江蘇 上海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在炎黃把中國劃成五部`五帝,還有一個閒帝就是玉帝,其中五帝有炎帝為火帝`黃帝為金帝`漠北漠南為水帝`中間為土帝`還有閒玉帝(閒玉大翻身為上帝,木部是玉帝`黃帝的親妹子上任的,她的名字叫洋媚,要不然咋有"揚眉吐氣"這一詞呢?她是木部的新上任首相,起名為洋相,是楊戩的親孃;其他部落都有帝,為啥(是she的縮寫音節指她,呵是阿夷的縮寫音節,shα啥,是部落聯盟產生的新詞單字音節)把東夷九黎改成木部?又為啥讓一位女士上任當首領,作為木部的木部的首相?關鍵還是對東夷九黎男人不放心,女士洋媚就是黃帝布的一枚棋子,來監督東夷人的一舉一動,要不然中國咋有洋相這一詞呢?話話不會落空,這就是中國的文化傳承。炎帝姓姜,上臺為炎姜(岩漿`演講),黃帝姓姬,黃帝`炎帝在一起稱姬`姜(即將),即將拉開向世界擴散中華文明之火的大幕,幕`暮說明什麼?中國的文字歷史是載體`語言是傳承。這說明中國的部落幕聊們,向暮進行文明傳播了,暮指的西方。把東方交於黃帝,讓黃帝與妹妹洋相共同管理華夏大地。在劃五部時,把原屬於東夷九黎的湖南 湖北`江西劃歸了火部,同時劃於火部的還有乃蠻的舊轄區。黃帝規定各本部的人,不能與本部的人自相結合,這樣易生產智障兒童,這事中國人都忘了嗎?以夷人為本的語音準則,"以人為本(夷人為本)的原則"這個幾千年的華夏傳承詞訓,大家都忘記了嗎?這說明中文是在東夷九黎古語上發展演變的新語。國人還爭什麼爭?這是不爭的事實。有676單字音節為證,有東夷九黎的古詞語音為證。根據演變形成的漢語和東夷九黎上古語,都能破解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多音節的組成詞的原義來。這就是華夏文明之火的傳奇。在這裡可以確定的sure(說),西方的拉丁字母,就是上古中國的石刻`甲刻`陶刻`骨刻文字,謝謝閱讀者也!


解開歷史謎團


中國文明起源在哪裡?好大的題目。目前中國考古界正急著找夏朝,但至今還沒找到,被認為最有可能的“二里頭”遺址,也存在諸多的爭議,最重要的,是沒有發現文字。作為一個“民科”,本人嘗試猜想一下(當然這也不是我自己的結論,網絡資料整理集合而已):世界人種同源,文明同源,中國文明來自古蘇美爾文明,我們是它最完美最全面也是最忠實的繼承者。


蘇美爾文明源自哪裡?這個並沒有考古證據,似乎在兩河流域突然出現,再被閃米特人(白種人)所滅。蘇美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文明,距今約7000年。


1、人類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突然出現,蘇美爾的遺址距今7000年,前面肯定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原始聚居多年甚至千年之後,逐漸發展起了蘇美爾文明。


2、蘇美爾人來自哪裡?分子人類學已經揭示了人類同一起源,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線粒體DNA,都可以追溯到東非大裂谷一個300萬年前的叫“露西”的女人身上,現代人(智人)的出現,是在25萬~4萬年前,而已知的人類文明史,還不到萬年,這樣就可以有一個合理的猜想了:東非大裂谷在現在的埃塞俄比亞,智人經過長期進化之後,演變成不同的種族,開始走出東非,第一站來到兩河流域,因為兩河距離東非更近,人類逐水而居,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是兩河。再經過千年之久的演化,創建了蘇美爾文明。


3、關於進化。很多人對進化理解為一種必然,其實錯了,進化只是一種偶然,也就是某一物種在傳承的過程中,產生基因突變,變成了另一個亞種。理解了這一點,就不會問出現在的猴子怎麼沒變成人這樣的問題了,而且這種突變,動輒萬年之久的。


4、蘇美爾文明(黑頭髮黃種人)最後被蠻族(閃米特人,白種人的祖先)所滅,閃米特人繼承和融合了蘇美爾文明,創建巴比倫文明,往後發展出古希臘文明。部分蘇美爾人含恨離開兩河流域,一隻向西來到尼羅河流域,創建古埃及文明,一隻路向東,到印度河創建了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印度次大陸也是四戰之地,三哥的歷史就是一部征服史,所以蘇美爾人再次東遷,經過東南亞來到今四川三星堆,三星堆的文物相當震撼,不僅先進千年,而且和中原文化格格不入(所以猜想東遷的蘇美爾人是皇族)。蘇美爾人繼續向東,到今湖北的石家河,石家河出土的文物明顯是三星堆的山寨版。於是,蘇美爾人同當地土著融合,建立商朝,發展出唯一延續至今的華夏文明。世界文明同源,有清晰和合理的傳承路徑,蘇美爾文明,就是全世界的文化養母。


5、關於遷徙。有人認為在遠古時代這不可能,不要低估古人的能力,蘇美爾遺址已經出土了馬車,重物遷徙已經有了可能,再說了,人類同一個祖先,幾萬年前都已經走遍世界了,而且這種遷徙,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的時間維度,動輒成百上千年。

6、文字也是演變的,今天有幾個人認識甲骨文?蘇美爾創造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也是目前唯一的象形文字,從此演變過來完全是可能的,還有,有研究表明白種人的字母文字,也是從楔形文字上演變過來的。所以甚至可以認為:世界人種同源,文明同源,文字也同源!



7、人類擁有同一個神話祖先,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若是文明多地起源,這巧合未免太大了點。中國的“安登”“女媧”,猶太(西方)的“亞當”“夏娃”,阿拉伯和印度的“阿耽”“好娃”,而最早文明的蘇美爾人的造物神是“enki(恩基)”“ninmah(寧瑪)”。還有,神奇的“大洪水”和“世界樹”(聖經中叫“生命樹”),全世界各地神話中,都出現了共同面對大洪水的記憶,以及關於世界樹的描述。

8、神奇的北緯30度,幾大古文明的貫穿線。


9、不要用現在的埃及人,兩河流域人去看遠古時代,兩河流域本來就是四戰之地,種族和國家風車一樣,不知被輪換征服了多少次,古埃及和古印度也一樣,現在的埃及人、中東人和印度人,跟遠古的蘇美爾人沒半毛錢關係。就象我們跟“北京人”“元媒人”沒半點關係一樣。埃及政府禁止發佈古法老的基因測序,中國考古對三星堆的淡化處理,說白了道理一樣,因為衝擊太大。也許等我們這一代死光了,我們的後人能正確看待歷史了,才會真相大白。


10、人類人種同源,這已經被分子生物學證實,文明和文字同源,只是個猜想,還需要更多的考古驗證。咱中國始終沒找到夏朝,不妨把思維轉換一下,如果中國文明是蘇美爾文明的完美繼承者,《山海經》裡的諸多記載迎刃而解,不是神話而是歷史了!


泥人171753399


有人說起源於有巢氏時代,有人說起源於燧人氏時代,他們分別發明了繅絲與火種,但這具有單一性、簡表性。有人說,起源於伏羲氏,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有陶藝、骨笛等,更有字符。距今近萬年,此乃伏羲與女媧創業遺址。有人說是炎、黃二帝時代,他們均為部族,不是一個人。現在,主導觀點認為一代均是陝西人,創業、建都起於河南(除過涿鹿之戰)。其實,他們並非第一代。如黃帝,公認的其父為少典,居於河南之淮河流域。在往上追,又追到居於商丘的燧人氏。黃帝之業績眾人皆知,從略,距今5000年左右。

之於中華文明起源於何時,鄙人以為:應自伏羲時算起。理由是:

一、炎、黃的業績,是公認的,但其成果在伏羲時代的賈湖遺址與故都陳地(今河南淮陽),大多都有,這也是有根有據的,只不過炎、黃時代文明程度高了一點。須知,此題問的是“開始",不是問的哪個時代程度高。所以,應是始於伏羲時代。

二、專家、學者與全社會都認為,華夏民族文明史有“上下五千年",這上五千年添上下五千年,總共一萬年,這一萬年正是伏義創業的河南舞陽之賈湖時代。

三、“上下五千年"之說,得到官方正式承認。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於2018年8月召開新聞發佈會,公開宣佈: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並肯定“中華文明的發祥標誌,是夏未商初之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現在,這裡建了中國文明歷史博物館。

由此可知,中華文明起源於賈湖遺址的伏羲時代,距今一萬年。中華文明的發祥時代,是在夏未商初之二里頭時代。這一“開始“與“發祥“兩個標誌性時代,全在河南產生。


齊聲喚賢


中華文明起源在何地?何時?

先弄清什麼叫文明?我的理解文明標準是:1,人類由原始漁獵,採集植物,到發明漁獵工具,並將野生動物變化家畜,從採集植物進化到訓化植物成莊稼的能力;2,人類由洞居生活發展成房居生活,而且形成有一定規模的族群,產生群主,產生城邦國;3,產生精神文明,例如音樂,宗教,數字,文字,曆法。尤其是曆法,曆法產生是需要有記錄和傳承,是人對天體運行的思維總結,有曆法的年代,一定是有文字,傍證文字產生;4,青銅使用,青銅使用是人類依靠自然礦物物質變成創新,因為自然界中有金子,自然銅,但沒有青銅,青銅是一種人類創新能力的飛躍。

哪中國什麼時代產生文明的。我們從考古發現的文化貴跡看起

一,考古遺蹟

目前從考古發現中國史前文明還是比較清晰

1,彭頭山文化 (公元前7000—5500年)主要處於長江流域,位於現湖南省北部澧陽平原;

2,山東後李文化遺址 (公元前6200—5800年)

3,裴李崗文化 (公元前6000~5000年);西到河南西,東到河南東,北至太行山,南至大別山;

4,大地灣文化遺存 (公元前5800-2800年)屬仰韶文化

5,內蒙興隆窪 (公元前5200~4800年)

6,黃河中游仰韶文化 (公元前5000~3000年);

7,浙東寧紹平原河姆渡文化 (公元前5000~3300年)

8,黃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公元前4500—2500年)

9,北方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 (公元前4000~3000年);

10,洞庭湖流域城頭山文化遺址 (公元前4000~2800年)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

11,石家河文化 (公元前4000~2000年);

12,湖北京山屈家嶺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13,河南龍山文化 (公元前2600~2000年)

山東龍山文化 (公元前2400~2000年)

14,三星堆文化 (公元前2500~1000年)古蜀文化

15,河南廟底溝遺址 (公元前2900~2780年)仰韶文化至龍山文化轉換節奌

16,淮河流域賈湖遺址 (公元前7000~5500年)屬裴李崗文化

17,黃河中游的陶寺遺址 (公元前2300~1900年)龍山晚期文化

18,黃河河套石卯遺址 (公元前2300~2000年);龍山晚期文化

以上基本上收集了新石器時代的各種歷史文明文化及遺址,從仙人洞及南莊山出土文物證明我們中國新石時代產生距今已有一萬年曆史,在新石器時代開始一千年後中國出現最古老的文化彭頭山文化及淮河流域賈湖遺址,在距今九千年至八千年之久,考古證明中國文明起源在長江及淮河流域,其次是裴李崗文化及山東後李文化隨著時間推進歷史文化不斷變化。其中我們要特別提到城頭山及賈湖遺址,因為在這裡發挖掘出人工栽培的水稻,而且在9000年前的賈湖遺趾發現樂器骨笛,而且音節很準,可確定中華已經邁出文明第一步,其次要提到4500年前的陶寺遺址,陶寺遺址是龍山文化時代最大的遺址,遺址中發現到宗教祭祀遺蹟,天象觀察臺,可明確的確定各種節氣,已有曆法,可傍證有文字產生,發現了“文”字一個字,雖然沒有出土發現系統的文字,除了沒有發現青銅器,可以確定陶寺是一個城邦國家,距今4500年前的陶寺遺址是中華進入文明時代標誌。另外再說進入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距今4000年)一直到二里頭文化幾百年這段時間在中國沒有發現文化遺址,這段時間正好是夏朝興起年代,希望考古學家今後有所收穫!


手機用戶4956637504啊


①中華文明的形態。

提問者對近幾十年的歷史研究成果肯定沒看。這早就成為了全世界漢學家的共識,中華文明是“多元一體文明”,具有多個起源,匯聚而成,也就是所謂花朵狀、由花瓣和花蕊組成的“多元一體”的文明形態。

②別拿一百年前的知識來解釋。

大家在網上討論這些,別總是拿一百年前的知識來切磋,真的,什麼“西來說”這些,都一個世紀以前的假新聞了,不要再說了。

③起源於何時何地?

上面都說了,多元一體文明形態。好比蓋房子,硬要拆散了統計原材料的出廠日期,那真的不可能是同一時候。只能說房子蓋好後建築主體的竣工日期,這是可以確定的,後面的裝修有可能無休無止,一直不停。

所以,這個“土建”竣工日期,就是中華文明形成期,也就是各地各族人民大融合形成民族文化特徵的那個時代,目前能考證的就是商周時期,這是文化高度發達以及逐漸統一的開始。而商周時期的文明主要集中在中原及其周邊,也就是黃河流域 。

④,但,既然是多元一體文明,就一定是多個文明的源頭,匯聚是匯聚,源頭不可能只有中原,比如東北查海8000多年,浙江良渚5000多年,等等,都是源頭之一。

⑤,這種事,凡是具體到某一個具體城市或地址的,一定是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