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麼評價《琅琊榜》裡的豫津?

晴之婉約


自在瀟灑,看似玩世不恭,心卻如明鏡

言豫津是《琅琊榜》一位真正自在的人。看著玩世不恭,像個紈絝子弟,但他卻心如明鏡。

他是看著賣琴的姑娘長得好看,要一個一個的問價格的公子哥;蕭景睿生日,他送的一套馬具,夏冬說那一套馬具可以頂她一個俸祿了,可見其大手筆呀;他也是妙音坊的常客,非常喜歡宮羽姑娘,但絕不是藏著掖著那種,而是大大方方的。

言玉津有時候也有可愛,比如與蕭景睿鬥嘴,和紀王爺聊天等等。他不談朝政,但是他心裡卻很通透。

言豫津是最早看出來梅長蘇真正要輔佐的人不是譽王。他也會告訴父親,父親要做的事情,他必跟隨。

當心智不全的飛流給他送信時,他可以猜對所有的意思,他很巧妙的就把紀王爺引到了宮羽處,配合梅長蘇的計劃。

他是一個瀟灑自在的人,但心裡卻明白得很,只是不善於在表面上表現出來罷了。估計這樣的性格也是他爹對他的影響。

是一個孝子,也是值得交的摯友

言豫津是一個孝子,儘管他的父親常年在山中修道,經常不回家,不管他,但是他很聽父親的話,很尊重父親。尤其是聽梅長蘇講過了他父親的事情,對父親更是崇拜了。

言候聽了梅長蘇的話,與言豫津守歲後,言豫津還特地去感謝梅長蘇,可見他想與父親親近,尊敬父親的心。

蕭景睿的生世揭開的那天,他仗義的參與戰鬥,在唸念再次想說話時,趕緊擋住念念:“你能不能先不說話”。這可能是他對於景睿最好的保護了。

謝玉死了,蕭景睿去南楚了,只有謝弼隻身前往去謝玉的流放之地,拿回骨灰盒。在金陵城門口,言豫津騎著馬,帶著盤纏來送謝弼。患難見真情,這樣的人才最值得交!

真智慧,明是非

在《琅琊榜》裡,高智商的人很多,高情商的人也多。比如高湛、靜妃、紀王爺等等。言豫津雖不如他們老練,但也是有真智慧的人,也是明是非的人。

言豫津在梅長蘇的計劃裡,多次成為關鍵人物,但每一次他都能夠看似很隨意的就把任務完成。幾句話,就能讓紀王爺堅持要去把在登甲巷看見夏冬押解犯人的事情告訴皇上,這樣的智慧很厲害的。

他雖然不知道父親為何幫靖王,也不知道蒙大統領為何那樣維護梅長蘇,也扶持靖王的具體原因,但他說既然父親與蒙大統領都能為其所用,那必定值得,是正確的。

於是,他也幫助了靖王奪嫡,因此言豫津是一個明是非的人。

再有就是家國有難時,拿上劍,保家衛國,鐵血男兒絕不退縮!


無心浪味仙


.

言豫津,言侯爺的兒子。

在琅琊榜中,我們可以看到豫津在平常時候總是大大咧咧,為人豪爽。在和景睿相處的時候總是嬉皮笑臉的。

經常出入金陵的一些風月場所,尤其喜愛樂理。

.

但在豫津平時的嬉皮笑臉中,我們也能看出他機智的一面,在舉行霓凰郡主比武招親的時候,太皇太后召見了他們,在問及眾人有沒有成親的時候,當輪到豫津的時候,豫津直接回答:成親了!以此也是為了太皇太后開心。

.

雖然在平時的時候,豫津表現的還是那麼的吊兒郎當,但在面對一些大事的時候,卻絲毫不含糊。

在面對梅長蘇的邀請的時候,言侯確認願意加入靖王的陣營。為此,言侯爺望向豫津,豫津回覆:身為言家之人,自會跟隨父親的。

而後面,也對梅長蘇的計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豫津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一切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表象,迷惑他人罷了。就算能看清事情的本質,卻也不予理會罷了。

.

.


影視北閣


言豫津在《琅琊榜》看似是一個心無大志,整日跟著蕭景睿梅長蘇的小跟班。

但是他是整個金陵城中活的最透徹的一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躲避朝堂兇險不問政事,整日廝混,成了大家眼中最無用和最不用防範之人。

他讓所有人都將他當成了孩子。

比劍時因為霓凰誇了蕭景睿幾句就開始吃醋。給太皇太后請安,他偏要不守規則的賣乖。

連梅長蘇送蕭景睿護心丹,他都要不高興的嚷嚷幾句,更別說逗得小飛流滿屋頂飛了。

這些快樂,不是偽裝,但是面對家族,他遠沒有浪跡天涯的蕭景睿那樣灑脫。

生為國舅府獨子,言侯的終日忙碌對他的疏於照顧,讓豫津對家的溫暖極度渴望。身為皇家人,豫津深知自己追求之物有多少可笑,但質樸如他,他是藏不住心思的。

除夕夜,豫津小心翼翼的問父親會否要和自己一同守歲。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豫津大大咧咧的笑看的讓人心酸。

他懂父親,同時又渴望父親。

在得知父親的弒君計劃後,他義無反顧選擇站在父親身後,同他一起進退。

就像他大些梅長蘇的說的那番話。

“父親這些年,雖一直忽視我,而我生為人子,不能體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談不上一個孝字。”

短短几句,將自己立場表明清晰,儘管父親多年忽視自己,但是自己始終與他生死不棄。

有情有義,明辨是非,不懼涉險,保持真心。

在這場權謀之戰中,豫津何其無辜,又何其聰明。

梅長蘇的一句。

“豫津,你真是聰明透徹。”

是瞭解豫津本心之後最心酸的評價。


壹條電影


《琅琊榜》裡小輩的正派人物可以做這麼一個分類:正直寬厚真誠,這類人智商一般,但是性情很好,值得做朋友,典型代表是蕭景睿。

用最花哨浮誇的外在掩蓋最沉穩豁達的內心。這類人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典型代表就是言豫津。

言豫津老是說蕭景睿被兩個父親教的古板,可是反觀言豫津,基本上屬於放養型,父親常年求仙問道,每次回家也只是問他錢夠不夠用。表面上看,言豫津就是一個富家公子,在街上調戲下賣琴的姑娘,平時去妙音坊聽聽曲子,研究下音樂和歌舞。

梅長蘇評價言豫津是難得的通透。在全劇裡,除了知道梅長蘇真實身份的人之外,言豫津是第一個猜測到梅長蘇真正要輔佐的是靖王,太子和譽王都是煙霧彈,景睿問他為什麼,言豫津說是因為感覺,其實是言豫津對朝局分析的透徹,敏銳的感知到了靖王的實力變化。

當梅長蘇阻止言侯爺用火藥炸祭臺之後,言豫津特意趕來感謝,當時他說“父親依舊不後悔自己謀劃的一切,但也感激梅長蘇救了全家。而自己只需要記住梅長蘇搭救的恩情就好了,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與他無關”。這幾句話恰如其分的分析了言侯爺的心理狀態以及自己的立場。相對於言豫津,景睿就想的比較多,雖然為人溫和寬厚,卻總是會被事情困擾。言豫津在這點上強太多了,早年和梅長蘇坦誠相交,又不涉入朝局,後幫助父親一起扶植靖王,梅長蘇給他派的任務都有完成的很好,而且均是計謀裡的關鍵環節。

言豫津,身份貴重,為人通透又不失生活情趣,簡直就是一個妙人。


清歡閣主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琅琊榜》是近年來難得的好劇,不同於其他電視劇,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值得細細評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言侯府的世子言豫津!

初登場時,他是蕭景睿的好友,一出場就調戲小妹妹,可以說是浪蕩子弟的典型了,之後的一系列表現也讓我覺得他就是一個紈絝的富家子弟!但在河邊同蕭景睿的對話之後,這個人的形象開始立起來了。

同為世家子弟,他在人情世故這方面可不是蕭景睿能比的,與紀王成為忘年交,也不是單純的吃吃喝喝就能成的!

上面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好的心情,明天有一個好的開始,愉快的上班,升職加薪在等你。謝謝!



大米說電影


琅琊榜中的每一個人性格都很鮮明,也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要我說,對於豫津吧,用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那就是玲瓏剔透。

雖然這個詞用在人身上很少,但小兮覺得用在他身上特別合適。

豫津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他身上有著深重的擔子,從小就承受著母親早亡,父親忽視的日子,可他一直很孝順,也很積極樂觀,在一系列變故之後,他的父親也變得消極,變得不問世事了,可畢竟言家不是普通人家,他們是名門望族,族人的支脈太大了,都需要言家支撐著,豫津在劇中說過,若不是廟堂這些在,言侯爺估計都不會回家了,那麼,這麼大的一個家,早早落在了他的身上,於是他無法像景睿那樣子,率性的遊走江湖,更不能活的那麼瀟灑自在。

他看著像是不涉官場,不懂政治,可是看人看事卻看得很深很透,所以在對梅長蘇入金陵這件事的真實目的,他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和懷疑,但他知道,沒有證據,不能亂說,他更知道,如何去排解,去調劑這些人情世故。當景睿抱著自己的一顆玻璃心在河邊散心,說感覺父親變了,也搞不明白蘇兄為什麼要來金陵,也是豫津在寬慰他別多想。這大約,也是常年在族人關係中,在各種人脈中打交道培養出來的,所以他處事的時候,可以八面玲瓏,可以結交紀王爺這樣的忘年好友。

他懂善惡,辨是非。自己的父親是什麼人,他一直付諸極大的信任,卻又很會撇開那些陳年舊事所造成的上一輩的隔閡,所以,當言侯爺願意為梅長蘇做事的時候,他也毫不猶豫的就願意追隨,當言侯爺對自己的妹妹都有深深的隔閡的時候,他也能像沒事人一樣,該關心關心,該打交道打交道。

還有,豫津在劇中,還是很重要的搞笑擔當,也正是因為他這種吊兒郎當的性格,劇中很多人都把他當做是一個不成器的紈絝子弟,把他當做是跟紀王爺一樣,兩耳不聞朝廷事,一心只愛妙音坊的音痴。音樂,是他的愛好,更是他的偽裝,若不是有了這層偽裝,梅長蘇的很多事情,也沒法開展的這麼順利吧。

例如:在營救衛崢這件事情上,他就多次出手,第一次是梅長蘇昏迷的時候,甄平他們在營救衛崢的時候中了埋伏,他們的人逃走的時候,遇到了豫津,是豫津給他們打了掩護。

在引開夏江的時候,更是豫津出的主意牽走了夏江他們的馬,導致他們只能跑回城裡;後面也是他將紀王爺引導到宮羽那裡,再後來,更是豫津巧妙的拿著一份佈告去找的紀王爺,成功將衛崢這件事的矛頭指向了夏江。

還有很多很多關於豫津的小細節,每一幕都能看出豫津的巧妙心思和玲瓏剔透的人生態度。但是這些小細節,同樣也暴露了他內心脆弱的地方,例如,他興高采烈的詢問言侯爺回來的事情,並著急著想叫人打掃父親的屋子,那一幕的情緒變化是很明顯的,還有,他明明年紀上跟景睿差不多,關係上也是跟景睿差不多的人,他一律都是姐姐姐姐的叫,哥哥哥哥的叫,(霓凰姐姐,夏冬姐姐,林殊哥哥……),這些說明,他心裡也是很羨慕,很渴望這些親情的。

他善於偽裝,善於掩藏自己的心事,但他也很懂得為正確的事做出選擇,懂得排解自己心裡的煩憂,這樣的性格,放到現在,是很難能可貴的,也是很讓人心疼的。


兮言小姐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豫津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情商很高,很會來事!

在太皇太后召見眾親貴時,當問到眾人有沒有成親的時候,到了豫津,他為了太皇太后開心,轉口回答已經成親了;

在面對夏冬審問犯人的時候,景睿質疑審問的方式,而豫津出言阻止景睿,而說冬姐自有她辦案的方法。

豫津將事情看得通透,在平常的時候,看到的都是他的嬉皮打鬧,幽默風趣,但又能看到他的精明,尤其是當遇到大事的時候,認真起來連,不糊塗。

在梅長蘇邀請言候爺幫忙的時候,言候詢問豫津,豫津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深秋影音


從某種層面上來講,言豫津可以說是一個古代的留守兒童。


他幼年喪母,父親因為心裡的鬱積情緒,並且豫津的母親並不是他真正想娶的女人,不是他的真愛,所以言侯對豫津及他的母親並不用心,豫津重情重義,這一點應該來自於父親的遺傳基因吧。言侯就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典範,言侯沉浸於仇恨之中,無法自拔,無法解脫,十二年了,他這麼沉穩的一個人,最終被仇恨完全侵佔了理性,想出刺殺梁王的昏招,而他的兒子豫津卻被他完全忽視了!

直到言侯被梅長蘇喚醒,才突然明白自己多麼對不起自己的兒子-豫津。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這個留守兒童,他沒有得到父親的愛,甚至是在舉家團圓的除夕之夜,父親也不會陪他守歲,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萬幸的是從小就有一幫朋友,有豁達的性格。他機智,對世事的分析判斷力極強,有自己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冷靜,坦誠,有擔當。真實的是留守的經歷給了他很多的歷練。

所以,很多人經歷過很多事,很多人中又能有幾人能從苦難中修成正果!

雖然豫津不算是《琅琊榜》中的主角,但這個形象同樣是那麼的豐滿,真實,令人印象深刻!

正是因為這周到到了極致的用心,《琅琊榜》才如此的經典,如此的打動人心。


心靜心安心情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言豫津是《琅琊榜》中唯一一位“大隱隱於朝”的人物,他表面上是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實則是擁有大智大慧之人。

《琅琊榜》看了很多遍,越來越喜愛言豫津,他不僅是活的最明白的人,更是一枚“三好”男兒!

言豫津的父親嚴闕,是如藺相如一般的朝廷棟樑,曾經幫助梁帝打下天下。年輕時言侯愛慕林樂瑤,無奈梁帝橫刀奪愛。赤焰案後,被封為宸妃的林樂瑤自殺,言侯對梁帝失望憤恨之極,傷心隱退,一心只問道家事。

母親早亡,父親缺席,小小年紀的言豫津開始獨立生活,但是他從來沒有怨恨過父親,每次提及父親,他都是畢恭畢敬。在梅長蘇阻止言侯謀殺梁帝之後,言侯才把陳年往事向兒子和盤托出,豫津沒有抱怨父親,而是反省自身,並且毅然決然要追隨父親,不問前途是悲是喜!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九尾說電影


豫津一開始的出場我眼珠子都爆了,這不是藺晨在書裡出場時的形象嗎?不過隨著劇情深入,發現他是除了林殊和祁王外小一輩裡雙商最高的。很多別人看不透的事情他一眼能看透,看似嘻嘻哈哈心裡卻比誰都明白,比如景睿擔心五天訓練三個零基礎的孩子去擊敗百里奇太困難,他卻說蘇兄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看似大心臟其實對於梅長蘇的瞭解他已經超過了景睿,又如景睿對梅長蘇對他疏遠感到鬱悶時,他一針見血指出他們這些世家公子未必入得了梅宗主的眼,又如和景睿討論朝局時,首先提出蘇兄是不是沒有真心為譽王服務等等,這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功力,難怪能跟紀王爺成為忘年交。要知道言侯也只能做到遠離朝政,而做不到虛與委蛇。不知道第二部會不會有老年豫津出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