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廣西人過年包粽子,粽子又大又好吃,還是過年送禮的好年貨,你知道嗎?

大紅石頭


我是廣西人,對粽子情有獨鍾。

過年包粽子,是多數人的習慣,因為我們這的粽子餡料很好,有豬肉、有排骨、有蝦肉、有綠豆、有荷包豆,而且用上等醬油和鹽、香料粉調味,煮熟的粽子甘鹹香還吃而不膩。

最有名的是貴港桂平和北流容縣的粽子,個頭大,有八斤左右一個,餡料又多,一家人吃一個粽子其樂無窮,有團圓歡樂的氛圍。送禮也有意義,因為有份量,代表重視親情和友情。





小倩侃事


從小在廣西生活長大的我,記得那時的人是很愛包粽子的,村裡有的人家種的綠豆,就特地留一些到過年時,用石磨磨開,簸去皮,然後和糯米豬肉一起包成粽子,送禮的時候,如果是一般的親戚是不送生雞的,會送一塊臘肉,幾個粽子,還有一包糯米餅。

那時做的粽子裡放了綠豆豬肉鹽和五香面,那樣的粽子,在鍋裡用點油煎好後,吃起來,很香,那味道,直到現在還忘不了。

前幾年回去,好多人已懶得包粽子了,如果想吃,就去街上買,也花不了多少錢。

現在去拜年,不拿臘肉了,每家送一隻活雞,水果,也有送點心。

我去的幾家親戚,都不愛包粽子了。不過在吃飯的什候,他們在豆腐泡裡釀的糯米豬肉可能還有香菇吧,感覺也挺好吃的。


胡蘭英


  • 這話說得對也不對,廣西這麼大,各地還是會有不同的,以我自己來說:

1、做為一個廣西桂林人告訴你,我們不是隻有過年才包粽子的,一般來說,逢年過節(特別是端午節、我們稱之為五月節;還有十月香,農曆十月,外婆包粽子去看外孫),家裡辦酒席,我們都是會包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是什麼時候想吃就包點。

2、粽子是鹹的,裡面放有花生、板栗、豬肉(排骨)、綠豆、紅豆、荷包豆等,料子越多越好,粽子是好吃,但是不是很大,包得都是三個角,也就是拳頭這麼大吧。你講得特別大的,應該是南寧那邊包的,我小舅媽就是南寧的,每年回來都帶那種很大的粽子回來。

3、在桂林,粽子不是過年送禮的,過年送禮的是白粑(糯米做的),基本上是走親都會帶的,不過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就不送白粑(很重的,帶來帶去的不方便,還有就是現在人也不怎麼愛吃了)了,都是買點牛奶、餅乾、糖果這類的代替了。

4、粽子我們稱為粽巴的,包粽子的葉子,也是有講究的,有專用種的粽巴葉,用稻草梗來綁的。


捂緊我的小錢錢


身為廣西人,粽子一直我們家鄉的習俗和美食。除了端午節有包粽子的習慣,過年也有包粽子的活動。過年包粽子主要有好的寓意就是“包中”的意思。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包的粽子還可以分給鄰居一起品嚐,親戚朋友來探年,還可以當做隨禮給他們帶回家。

因廣西不同地區包的粽子大小不同,粽子的餡也不一樣。而我家包的粽子餡主要是以綠豆和五花肉為主,是鹹粽。

1、準備粽子葉

粽子葉直接在家的後背山上就有得摘,不需要購買,摘回來的粽子葉曬乾,然後直接放到水滾燙的鍋裡煮,煮粽子葉子主要是讓味道浸出,讓葉子熟透。再把葉子放到冷水中,一片一片的過冷水洗乾淨,然後放著備用。

2、準備糯米

粽子讓人吃得飽飽的,不被餓肚子,就是因為使用糯米。煮熟的糯米有嚼勁,柔軟並且粘稠,容易吸收肉汁,更美味。所以使用糯米來包粽子是比較合適的,準備好生糯米,然後用水洗乾淨,具體準備糯米的數量,可以根據家庭成員的數量來衡量。

3、準備綠豆和五花肉

我家人包的粽子是放綠豆和五花肉。需要把綠豆泡軟,把綠豆攪碎備用,攪碎的綠豆更容易煮熟,並且更好吸收肉汁。而五花肉,每根五花肉切成和尾指一樣的長度和大小,需要先用鹽和醬油把五花肉醃製,保證五花肉更入味,然後備用。

4、準備繩子

繩子的作用就是把粽子綁緊,繩子現在已經沒有特別講究了,主要對我們人體身體沒有害的方便繩子即可。

材料都準備好以後呢,就可以包粽子了。一般一個粽子根據葉子大小需要用四張或者五張葉子,如果葉子比較大就可以用少點。先在葉子上鋪一層薄薄的糯米,再鋪一層薄薄綠豆,放五花肉,鋪一層糯米將餡蓋好,放葉子,使用手法將粽子包緊,最後用繩子將粽子綁好固定。最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鍋裡熬幾個小時,等等粽子全部熟透以後,就可以品嚐了。

粽子不僅可以當主食吃,一個粽子都可以飽很久了,又美味,還能放著一兩天呢,確實是送禮的好年貨啊。





花兒獨酌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中粽子以往只有在端午節才能吃到,這是我們中國人沿習了一千多年的風俗,傳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屈原的歷史人物.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大大的提高,市場上的東西越來越豐富,現代人如果想吃粽子,相信去市場或是超市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當然也可以自己動手什麼時候想吃就什麼時候都可以包粽子.現代生活改變了習俗,中國人已不是很在意粽子就侷限在端午節了,想吃就吃想做就做.我們中國人的很多習俗都在變樣了,是一種繼承,更是一種發展.

在我們中國把傳統的粽子發揚光大的算是廣西人了,廣西人不僅在端午節包粽子,他們在冬至和過年也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當然平時在菜市場都可以看到有大姨大媽在賣粽子.自從我來到廣西以後,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廣西人過年包粽子的不一樣.逢年過節的,身邊的廣西人回到老家他們都會帶一些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的.我也問過一些熟識的廣西人,為什麼廣西會有過年吃粽子的習俗,可能是因為他們太年輕了,他們也解說不清楚.也許是我太執著了,帶著這個疑問我擺渡了一下,說是因為廣西壯族人流傳下來的習俗.

要說粽子的種類啊,在廣西是最多的了。大的如小孩兒的枕頭,每個都有一兩斤重;小的盈手可握,一口一個;形狀嘛,三角的、四角的,一尺八的長條粽,還有一邊平的,一邊凸起好像啤酒肚的年粽。樣子不同,吃的季節也有不同。大個頭像啤酒肚的年粽是南寧人過春節時一定要吃的。年初一,全家團圓了,家裡人一早就起來煮年粽,燒糖茶,然後全家人一個不能拉,圍坐在一起,長輩會用剪刀剪開扎粽子的麻線,一層層將粽葉打開,最後已被粽葉染得有些淡綠色的大粽粑露出來了。都說大粽粑裡有乾坤,先要用筷子將粽粑從當中劃十字形分開,哇塞,裡面原來有寶藏啊!從外往裡瞧,第一層是廣西特有的香糯米,第二層是去了殼的綠豆沙,第三層啊,那就看各家主婦的巧心思了,最簡單的是一大塊用醬料醃過又燒到入口即化的五花肉,我吃過講究的年粽裡,還放了廣式的香腸、板栗、蓮心……。好了,現在可以吃了,全家人一起奮戰,斤把重的粽子一會兒就吃完了,吃了元寶粽,開年一定有好運氣!同樣是年粽,欽州人家的卻是大不同。那裡的年粽是尺八的長條粽,裡面比較簡單,白糯米為主,心子裡放了黑芝麻和五花肉,吃法也特別,先要在冷的時候,將粽子打開切片,然後放在油鍋裡煎到兩面微黃,這種吃法小朋友比較喜歡。小巧的三角粽和四角粽,多是端午節的時候吃的,包起來比較簡單,用料也不必太複雜。有豆沙的,芝麻的,還有肉的,當然還有什麼都不放的清水粽,沾白糖吃也很妙!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兩三個星期就要準備了,要備好料,年貨市場那是要去跑好幾次呢!綠豆要去殼,五花肉呢,要用生抽、鹽、酒、蔥姜醃上一整天,糯米和乾果有板栗、蓮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個技術活,還是個力氣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時間。那天,最好是找一個特大的鍋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鍋子裡,要好好地煮上十來個小時,這樣粽粑裡面的東西才能如發生了化學反應般,各種香味兒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鉤子一個個勾起來,掛在屋簷下或陽臺上(不能太陽曬),隔三差五地還要用水煮煮透,這樣啊,整個正月裡都不會壞。

廣西人的粽子普遍較大,不象我們中國江南和北方地區的那麼小巧精緻,看到廣西人大大的粽子,讓我又想起了陝西的一大怪"鍋盔當鍋蓋".陝西人把面饃饃做的比鍋蓋還大,廣西人把粽子做的比枕頭還大,哈哈....他們把饃饃和粽子發揚光大的精神有的一比了.廣西人包粽子的粽葉也不只有竹葉,還有廣西才特有的寬大的芭蕉葉,因為芭蕉葉的寬大,也就有了廣西才特有的比枕頭還要大的粽子了.在廣西,粽子不僅僅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僅是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廣西人賦予了粽子新的意義,廣西人更把粽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


大紅石頭


[笑哭][笑哭][笑哭]


136七哥


發覺西米粽比糯米粽好吃。把西米放少量水泡一晚弟二天就可以包了。蒸6o分鐘[大笑]


wU月亮下的你


轉發家鄉粽子


一笑傾城——鄉村丫頭


本人蘇北人,從小喜歡食粽,鹹甜皆宜。但大都是蜜棗粽、鹹蛋粽、五米粽,肉粽相對少些。後到浙江當兵,第一次吃嘉興火腿粽,感覺膩人。再後來去廣西工作,吃了融水大肉粽,口味獨特。廣西一般採用芭蕉葉裹粽子,扁長形狀,與江浙一帶不同,我們這裡多是蘆葦葉,當然有塘葦、河葦、江葦之分。


江蘇阿洋


現在我們這裡不用拿粽子回外家了,拿點水果餅乾回去就行,不過有包來自己吃,這是昨晚連夜煲的粽子,現在也不興包大粽子了,因為吃不了舊了不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