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導語:《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是原四十一軍紀委書記宋子佩以五年的時間整理出來的傾心之作,可以說這一文章是他

以生命對南疆作戰的反思和吶喊。在對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隨著幾分淒涼和悲壯,讀來令人揪心落淚。

隨著作者充滿激情的筆尖龍走紙端,高平攻堅戰的悲壯畫面全景式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戰役過程跌宕起伏,讓我們時而悲憤,時而悲傷,時而熱血賁漲,時而淚灑衣裳。

本來是想牛刀殺雞,速戰速決,但卻打得如此慘烈;本想3至5天結束戰鬥,結果打了28天。四十一軍的將士們打得英勇,盡心盡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隊之一。

但是,這一仗贏得也太艱難,只能說是慘勝。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讀者在讀完此文後,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勝利之母,失敗未必是勝利之母,勝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資本,只有認真總結勝利的經驗和汲取失敗的教訓,經過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層,才更有把握打贏下一場戰爭。

我們不必去苛求前人,問問自己吧!如果我們身臨其境,我們能否像英雄那樣英勇?我們能否不犯前人所犯過的錯誤?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

以五年的時間凝鍊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殺所要期盼的回答。

——羅援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安葬烈士

為國捐軀戰死疆場的烈士們,應該得到歸宿安息。

總部規定,每位烈士的安葬費30多元,只夠刻一塊石碑和挖墳墓的費用,要修建一座烈士塔和陵園就不夠了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靖西兩縣得知安葬烈士的經費困難,立即資助,並抽調全縣所有能工巧匠,打石刻碑,修路建塔,連日突擊。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靖西縣烈士安葬地選在距縣城3公里處的山坡上,這裡山青水秀,風光秀美,雄偉的高塔莊嚴肅立,一排排墳墓排成方塊縱隊,整齊劃一,雄壯井然,精神抖擻地接受祖國人民的檢閱。

陵園內修有整齊筆直的水泥路,松柏樹木成行。陵園外三五百米便是公路,過往行人昂首即可觀望敬仰。

中央慰問團曾去陵園祭奠烈士,著名京劇演員趙豔霞看到陵園裡1000多塊墓碑,不禁悲傷得痛哭流涕。

她哪裡知道在那坡縣還有四十一軍一座同樣的烈士陵園啊!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隨軍的幹部家屬、子女,接到親人陣亡的通知後,個個悲痛欲絕,聲淚俱下哭得死去活來。眼淚哭幹了、嗓子嘶啞了,神智模糊得顛三倒四。

師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同志, 在鐵礦附近被敵伏擊,敵特工用匕首連刺他4刀致死。

家屬聽到噩耗,當即昏倒,搶救過來,又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哭一陣又昏厥過去,搶救過來又哭,昏倒了又搶救,反反覆覆,日日夜夜,直到不能動彈昏迷不醒為止。

醫生護士晝夜看護打針輸液,左鄰右舍無不悲傷落淚,唉聲嘆息。

許多烈屬經過領導和同志們的安慰、開導,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再哭也是枉然。

但是,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既不能賴在部隊不走,又無法找到工作就業,以後誰來管他們呢? 作為師、團領導已經盡了最大努力。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按當時的撫卹條例規定,烈屬只能一次性領取烈士生前的半年工資,地方政府發給撫卹金600元。

家住農村的(無工作、子女不滿18週歲的)每人每月發生活補助費8元,縣城的12元,中等以上城市18元,團以上幹部25元。

361團團長時光銀同志,在去河安途中與敵遭遇,壯烈犧牲。

其家屬無法生活,曾多次求助地方設法安排就業,地方政府說國家沒有這項政策規定,拒不接受。

無奈之下只好安排在團加工廠當臨時工,每月二三十元收人,帶著3個孩子,勉強餬口度日。

遠離部隊的烈士親屬,接到訃告後,迅速來到部隊,領導和機關同志全力以赴、以極大的熱情和同情向他們做好安慰、撫卹、勸導工作。

許多烈屬雖然十分悲痛,但個個通情達理,體諒國家與軍隊的困難,不多添一點麻煩,哭著來,哭著去,一切痛苦都壓在心裡,十分感人。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121師警衛連連長李慶海同志,在敵人襲擊師後勤指揮所時,為保護首長和指揮機關,奮不顧身與敵特工激戰,身上多處負傷,直到首長和指揮所安全轉移,他發現副指導員和3名戰士還沒有撤出來,又帶2名戰士第二次返回接應。

後來聽說保密機丟失在公路上,他又第三次帶6名戰士衝向公路,這時,敵人突然投來1枚手榴彈,在這威脅戰士生命的攸關時刻,他撲倒在手榴彈上壯烈犧牲,戰士們安然無恙。

中央軍委追認他為戰鬥英雄。

因他家住山東肥城山區,家屬未能來隊,師曾派專人前去慰問看望。半年後,他妻子帶著4歲的孩子無法生活,在眾鄉親的勸說下到部隊來求援。

她們長途跋涉、風餐露宿,因為沒有錢買車票,途中有三分之一的路是步行走過來的,經過兩個多月才到達部隊。

那種情景是多麼令人心酸和悲傷! 一傳十,十傳百,幾天時間成為全師官兵議論的中心。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師政委周開源同志著實為難,一天我到121師檢查工作, 他講了這件事,我大為震驚。

"這件事給人們心靈創傷太大了,於心不忍啊!"我說。

"幹部戰士議論紛紛,怨聲載道,處理不好影響太大呀!" 他說。

"你有權,批准她隨軍供養起來吧,以後再設法安置!"我說。

"只有這麼辦才能穩定部隊的情緒,違犯規定也得這麼辦了,這是極為特殊的情況。" 周政委立刻找人辦理。

半個月後,聽說桂林市民政局不給落戶,因為李慶海生前不是營職幹部,不到35週歲,又不夠15年的軍齡,所以桂林民政局頂著不辦。

我對此非常惱火。但他們死卡規定,不給辦理也毫無辦法。

後來一位記者到121師採訪,很多幹部、戰士向他反映情況,並要求他寫"內參"呈中央首長看看。

記者調查後立即被感動了,寫了"內參"上報中央。

民政部一位領導看到"內參"這條新聞,立即打電話給廣西民政廳,要桂林市民政局"馬上辦理",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看似難辦的事,上頭一個電話就馬上解決了,這一難一易會讓人想到些什麼呢? !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一位烈士的母親接到愛子戰死的通知,當即昏倒在地。甦醒過來後嚎啕大哭,抽搐昏厥,醒過來又哭,日日夜夜,淚乾了,眼直了,面容憔悴,肢體癱軟,整天昏昏沉沉,自言自語。

每到夜晚朦朧之中就會看到愛子走到身邊,滿身血跡斑斑,手捂傷口微笑著呼喊媽媽:

" 不要悲傷,不要思念,孩兒為祖國而戰,死得壯烈,死得其所。您老人家應該自豪寬慰,只是孩兒未能盡孝深為遺憾,只好拜託弟弟代勞,我在九泉之下始能安然。我無所需求,只是衣服單薄不御風寒,現今寒風刺骨終日難眠...."

母親邊聽邊哭,淚流滿面,幾次要起身都覺得渾身癱軟,立即大驚。醒來方知是夢,痛哭不止。

她不信什麼靈魂,但天性的母愛使她以紙代布做成棉衣,隨著焚燒的煙霧送往天國為子禦寒。

她知道這是鬼神之道, 自我愚弄,但還是這樣做了,為的是得到一點心靈的安慰。

失親之痛,比悲傷更悲傷!烈士撫卹金600元,悲薦:生死28天(33)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