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田單復齊,齊國在接近滅亡之際,是如何絕地反殺燕軍

公元前283年,齊臣王孫賈發動齊人反抗楚軍,殺了淖齒,立太子法章為齊王,是為齊襄王。王孫賈率眾固守莒城,並以齊王名義號召齊人反燕復齊。

田單復齊,齊國在接近滅亡之際,是如何絕地反殺燕軍

燕軍統帥樂毅隨即調整部署,將右軍和前軍合併,圍攻莒城。將左軍和後軍合併,圍攻即墨。齊即墨大夫戰死,眾人共推田單為將,率即墨軍民拒齊。

田單出身齊國宗室,原來擔任臨淄市掾。燕軍破齊後,田單率家人逃到安平。燕軍攻安平,田單命家人鋸短突出於車身兩側的車軸,以利車輛行動,並用特製的鐵籠護住車軸頭。安平城陷落,田單家人因車輛靈活堅固,得以安全脫身至即墨。此事表現出田單的智慧才能,因而受到擁戴。

田單復齊,齊國在接近滅亡之際,是如何絕地反殺燕軍

樂毅指揮燕軍圍攻莒、即墨兩城,兩年仍未攻破。於是改攻城為攻心,下令解圍,在離城9裡之處築壘。採取懷柔政策,允許百姓出城,對於貧困著給予救助,使其恢復舊業,以安撫其心。這樣又過了三年,二城仍沒有攻下。

這時便有人在燕昭王耳邊進讒言說,樂毅手握重兵,久居齊國,意欲作齊王。燕昭王於是大會群臣,當眾譴責進讒言者說:樂毅為燕報了大仇,若其真能得到齊國,與燕國結好,共同對抗其他諸侯,這正是燕國之福,寡人之願也。隨後殺了進讒言者,重賞樂毅在燕的親屬,又遣使者赴齊,立樂毅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受,並以其自誓。終昭王之世,無人再敢讒言樂毅。

田單復齊,齊國在接近滅亡之際,是如何絕地反殺燕軍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惠王為太子時,曾與樂毅走過矛盾,田單聞訊,便抓住時機,實施反間計。

他派人散佈謠言說:燕昭王已死,樂毅與燕惠王不和,畏誅而不敢回燕,故以伐齊為名,實欲擁兵為王。只是齊人尚未歸附,所以緩攻即墨以待時機成熟。齊國人現在怕的就是燕王另派主將來,那樣即墨非被攻破不可。

燕惠王本來就不信任樂毅,所以輕易上當,果然派騎劫替換樂毅,召樂毅回燕。樂毅心知燕惠王用心不良,害怕回燕後遭到報復,於是就逃往趙國棲身。趙封樂毅於趙燕齊三國交界之處的觀津,號望諸君,利用樂毅的聲威,尊寵樂毅以警動於燕、齊。樂毅遭猜忌而被撤換,引起燕軍將士的憤憤不平,軍心渙散。

田單復齊,齊國在接近滅亡之際,是如何絕地反殺燕軍

燕軍主將雖已撤換,但燕齊雙方實力對比,仍然強弱懸殊。為了實現復國大計,田單又實施了一系列詭詐計謀和鼓勵士氣的措施。

(一)以心理戰恐嚇迷惑燕軍。

田單下令城中百姓吃飯前,一定要先在庭院中用食物祭祀祖先,從而引來無數飛鳥,上下飛舞於即墨城中。於是田單散佈謠言說,將有神師下來助我。又找了一名士兵,拜為神師,對之極其恭敬。

(二)利用間諜傳話,假敵之手鼓勵士氣。

田單巧妙利用間諜把假信息傳給燕軍,說齊人最怕燕軍割齊降卒之鼻,又怕燕軍挖掘齊人的祖墳,促使燕軍在城外大施暴行,燕軍將齊降卒的鼻子割去,又將城外齊人的墳墓掘開,焚燒墓中的死人。城中軍民見此情形,無不切齒扼腕,皆欲與燕軍決一死戰。

(三)身先士卒,與屬下同甘共苦。

田單手持工具,與士卒一同修築防禦設施,將妻妾編入行伍,又將家中食物等散發給士卒,以鼓舞士氣。

(四)用詐降之計,使燕軍放鬆警惕。

田單將精銳隱藏起來,只允許城中老、弱、女子登城,然後遣使者與燕軍約降。又讓城中富豪以重金向燕軍將領行賄,請求燕將在入城之後予以保護。燕軍信以為真,鬥志鬆懈,坐等齊人投降。

田單復齊,齊國在接近滅亡之際,是如何絕地反殺燕軍

與此同時,田單在暗中進行反攻的準備

田單收集一千多頭牛,將畫有五彩龍紋的絳繒衣披在牛身上,牛角上綁著利刃,牛尾上綁著浸蘸了油脂的葦束,在城牆根下鑿開數十個洞穴。

一切準備就緒後,在一個夜晚,一聲令下,點燃所有牛尾上的葦束。千餘頭牛狂奔而出,五千壯士跟隨其後,衝向燕軍。城中老弱敲擊銅器,鼓譟吶喊,聲動天地。

燕軍猝不及防,驚駭莫名,大亂潰散,自相踐踏,一敗塗地,主將騎劫死於亂軍之中。田單率軍乘勝追擊,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城邑紛紛叛燕歸齊,不久就收復了齊國全境。田單以復齊之功被齊襄王封為安平君。

如果樂毅沒被撤換掉,又將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