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小麥是我們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最近兩年極端天氣常態化的不斷出現,小麥在種植過程中遇見的不利因素越來越多,導致小麥整體產量不高,收益不好!無論是秋播乾旱影響播種出苗、暖冬徒長、嚴寒凍害、早春陰雨,還是病、蟲、草害的嚴重發生。那麼我們如何從植保、栽培角度來合理的種植小麥、合理的應對不利因素的出現,讓小麥種植產量從穩產走向高產!根據2019年小麥整體長勢情況,總結以下小麥關鍵生育期需要防治的病蟲害、需要注意的施肥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1、小麥拔節(一追拔節肥 二防紋枯病)

重追施拔節肥

小麥種植過程中拔節孕穗肥是小麥一生中最關鍵的肥料。拔節孕穗期也是決定小麥成穗率和結實率,奪取壯稈大穗的關鍵時期。一般小麥拔節就是第一節間伸長離土2-3公分,用手摸主莖基部感覺有節間。對於小麥施拔節肥的最佳時期是:等到小麥第一節間生長停止,第二接間開始伸長且小麥葉色轉淡後開始追施拔節肥;隨著小麥生長進程的推移、溫度的回升,小麥陸續開始進入起身拔節期,如果前期返青肥沒有追施的田塊,可以追施尿素15-20斤尿素+8-10斤鉀肥;對於追施過返青肥的田塊根據苗情長勢可以追施8-10斤尿素+5-7斤鉀肥;氮肥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否則容易倒伏!旺苗田塊儘量少施!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重防紋枯病:

紋枯病的病菌是在土壤越冬,一般播種後開始侵染,高發期是開春回暖的時候,但是由於今年比較反常,可能會發生嚴重,發生症狀就像水稻紋枯病一樣,有水漬輪紋斑點,苗期可導致小麥枯死!紋枯病的病菌是在土壤越冬,一般播種後開始侵染,拔節期進入高發期,發生症狀就像水稻紋枯病一樣,有水漬輪紋斑點,高發期是開春回暖的時候,但是由於今年比較反常,由於前期持續的陰雨,導致田間的溼度比較大,最近一段時間溫度回升比較快,田間小麥紋枯病發生比較嚴重,結合紋枯病防治時候把小麥蚜蟲一起防治,避免蚜蟲危害傳播病毒病,近期很多植保站也發出了病蟲測報,對於紋枯病的防治,農民朋友一點要重視!否則導致小麥倒伏、枯白穗!

防治紋枯病一定要加入植物油助劑或者有機硅助劑!否則藥液很難噴施到小麥的莖基部,導致防治效果不好!

防治技術:

建議選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與三唑類復配的藥劑,不但可以防治紋枯病、鏽病;同時可以增加小麥秸稈韌度,減輕倒伏.藥劑選擇:(禾技)75%戊唑醇.嘧菌酯10克或者中化(愛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20-25ml/畝,不建議單獨或者超劑量使用唑類殺菌劑,尤其用藥後遇強降溫低溫天氣對小麥生長有一定的抑制!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2、小麥孕穗(孕穗肥 白粉病、鏽病)

追施孕穗肥

小麥孕穗期從作物栽培上來說,一般是按照麥田40-50%以上的植株的劍葉全部伸出倒2葉葉鞘,幼穗開始分化,叫做孕穗期。那麼我們農民朋友從田間直觀來看就是麥稈中下部的地方用手去摸一下有鼓鼓的穗苞,即為孕穗期,小麥的孕穗期是麥穗形成的開始,同時這個時期無論對於水、肥、光的需求量都比較大,只有營養充分了才能更好的促進大穗的形成,所以要根據田間長勢合理追施孕穗肥,主要以磷鉀肥為主,施入少量的氮肥。一般追施複合肥10-15件為宜。由於中後期小麥的生長根系活力下降,吸收能力下降,要結合葉面噴施調節劑來促進小麥幼穗生長!建議選擇含有蕓薹素內酯、生物刺激素之類的調節劑噴施!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發生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氣候、品種、施肥水平、播期等,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氣候,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氣溫偏高、過程性降雨偏多的年份往往發病較重,這個時期基本是小麥拔節孕穗期,小麥白粉病是世界性的作物病害,會造成小麥減產,從而帶來經濟損失!該類病菌在溫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發,對溼度要求不高,正常情況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環;因此造成了作物一個生長季節能反覆多次受到侵染,一旦發生很快爆發流行的特點!

在小麥白粉病未發病或發病初期,可以適當選用三唑類殺菌劑防治;如果白粉病迅速擴展上升,即使較大幅度增加三唑類殺菌劑用量,對白粉病的防效也不夠穩定,宜選用嘧菌酯.戊唑醇或者吡唑醚菌酯的混配劑防治,間隔10天再防治一次。 生產上使用醚菌酯、嘧菌酯等藥,或者將其與三唑類藥混用,近2年三唑類與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復配效果優異,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更為穩定。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3、小麥揚花(赤黴病、蚜蟲、吸漿蟲)

小麥揚花期也是小麥生育期中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也是小麥赤黴病防治的關鍵時期,小麥赤黴病是一種氣候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麥穗部,它的發生主要因數與小麥抽穗揚花時候是否遇到持續下雨有極大關係,如果遇到雨天、霧天我們的防治次數2-3遍。2019年小麥赤黴病防治口訣:“晴天見穗打,陰天搶前打、雨天搶時打,雨停間隙打、一次防根本,二次防目的、三次防看天,綜合防效好”,我們在根據苗情及氣候防治小麥赤黴病的時候要注意小麥的揚花:一般小麥在上午9-11點和2-4點左右處於揚花階段,這個時間段儘量避開施藥,同時小麥揚花開始是黃色花序說明開始揚花,揚花結束後是白色,注意觀察;正常年份應該搶在出現黃花5%左右開始施藥,這個時間基本是防治的最佳時期。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對於藥劑選擇,以前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的復配製劑比較多,對於安徽省來說對於這類藥劑的抗性比較大,我們不建議選擇使用,那麼當前主要藥劑可以分為幾大類:

1、氰烯菌酯——勁護100-150毫升(防效單一、抗性增加)

2、戊唑.咪鮮胺——穗滿多40-50毫升 (產品質量混亂,尤其在劑型和溶劑上)

3、戊唑.噻黴酮——勇護40-60毫升(水乳劑型、安全高效、防治病害多樣性)

4、戊唑.肟菌酯——拿敵穩15-20克(調節增產比較明顯、唯一登記赤黴病)

5、丙硫菌唑.多菌靈——靚傑130-150ml(效果突出、五交互抗性)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小麥蚜蟲、吸漿蟲

小麥進入穗期以後不但要進行對病害防治,還要多蟲害進行防治,尤其穗期的穗蚜、吸漿蟲危害比較大。小麥蚜蟲、吸漿蟲主要都是以吸食小麥汁液危害。造成小麥嚴重癟粒減產,一般情況孕穗抽穗期(4月下旬-5月中旬)是小麥吸漿蟲成蟲羽化產卵高峰,也是蚜蟲快速繁殖危害時期;蚜蟲的繁殖速度驚人一年可繁殖10-20代,如果條件適宜一般一個禮拜就可以繁殖一代!穗蚜防治易反彈,這是常出現的問題,小麥後期麥田稠密地塊,期初位於中下部的蚜蟲往往接觸不到藥物,加上噴霧及操作原因,蚜蟲到灌漿期反彈的居多!推薦選擇菸鹼類殺蟲劑具有很好的內吸性傳導性,持效期相對長,彌補了聚酯類農藥的這些缺陷!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防治時藥劑選擇可畝用威控5-8克(50%吡蚜酮.噻蟲嗪),或非常火7-10克(60%烯啶蟲胺.吡蚜酮),對抗性比較大、蟲口密度大的區域推薦使用陶氏愛本20-25ml(氟啶蟲胺腈.毒死蜱)!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3、小麥齊穗(赤黴病、早衰、乾熱風)

小麥赤黴病的防治,一般齊穗期我們要根據天氣情況來進行補防,尤其小麥生育期差別大、雨水大的區域。對於小麥赤黴病的防治施藥問題,一般正常雨水稀少且在揚花期沒有遇到陰雨,施藥一次,只要藥劑選擇得當還是可以的;那麼對於今年這種情況農民朋友不能憑著經驗來去防治,有些農民朋友打藥前不下田,打藥後也不下田,今年整體情況比較特殊,我們施藥後5-7天要及時去田間查看,對葉部病害、穗部病蟲的防治效果,無論哪種施藥一定5-7天進行第二次防治,如果田間生育期差異比較大的建議進行第三次防治!

防早衰

小麥生長進入中後期我們一定要注意小麥的葉片和根系的早衰問題,如果葉片早衰會導致小麥灌漿慢、癟粒多,根系早衰導致小麥植株早衰!一定要結合防治小麥赤黴的藥劑進行葉面肥噴施,可以選擇植物強壯劑或者生物刺激素之類的藥劑噴施!

小麥拔節、孕穗、齊穗期的施肥、防病技術要點!看了不後悔

防治乾熱風:

小麥乾熱風稱為“火風”、“旱風”等,可以使小麥植株各部分迅速失水變幹,破壞小麥植株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響小麥揚花、灌漿,迫使小麥提前枯熟,降低小麥產量和品質。乾熱風一般發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乾熱風危害輕的年份一般平均減產10%-15%!推薦使用高鉀速溶優多鉀40克/畝、磷酸二氫鉀80-100克/畝,任選其一,噴施後促使小麥葉片的葉綠素含量提高,延長葉片功能期,延緩植株衰老,促進葉片強光合作用,增強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和轉化,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粒重,增加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