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警惕現金流陷阱


警惕現金流陷阱


風險、去槓桿成為了2018年資本市場的關鍵詞,這也使得債務危機、資金鍊斷裂以及流動性危機等現象紛紛呈現出來。股價閃崩、銀行抽貸、企業破產等問題頻發,其中不乏許多業績優秀的公司。

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價值一詞重回投資者的視野,現金為王的投資理念將成為資本市場買賣雙方的重要準則,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投資公司的成長性更為重要,也就是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情況。

然而在資本流動性不足的今天,現金流卻成為了衡量企業能否度過“寒冬”的重要指標,因為公司的經營中離不開現金,只有現金的週轉才能產生營業收入和利潤,因此現金流的本質是公司利益的締造者。

現金可以看作公司的血液,只有讓它流動才能讓公司存活,從而推動公司的良性發展。如果一家公司缺乏現金的流動性,並且這種局面一直無法得到改善,這必然將危機公司的“生命”。

從財務上來看,現金流分為三種——經營性現金流、籌資性現金流和投資性現金流,當然經營性現金流是最為關鍵的,因為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然而,在魚龍混雜的二級市場中,僅僅看現金流是很難發現那些潛藏的風險點,特別是股市本就萎靡的2018年,不少企業都在財務報表上做了文章,這就需要投資者從企業的業務模式、資產負債情況以及現金流等多維度的去分析。

康美藥業(600518.SH)的業績存疑就是2018年的典型案例,這家曾經紅極一時的千億市值公司,如今卻縮水大半,股價萎靡不振,接下來就帶各位看官從多個維度來解讀康美的現金流之謎。

康美的現金流之殤


從過去5年康美藥業現金流量表中不難發現,其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均遠低於淨利潤,也就表明,康美藥業這五年間賺的利潤,絕大多數並沒有收回現金(由於存在季節性匯款等因素,現金流數據需以年報數據為準)。

另一方面,康美藥業自2010年起,資產負債率常年保持在40%以上,在2015年開始更是超過50%,在2018年前三季度的資產負債率高達57.56%,而在資產中超過一半是貨幣資金。

然而,從負債端來看,康美藥業前三季度的短期借款124.52億元,應付債券為147.74億元,總計借款272.26億元,現金和借款的雙雙攀升表現尤為可疑。

康美藥業可以說是現如今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典型,在融資難的大環境下,尤其是作為行業龍頭的民營企業,如若不加速融資擴大規模就極易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但是,在不斷融資、畫餅的同時,財報禁不起推敲、主營業務名副其實的現象也就變得越來越普遍。

從康美藥業的業務上來看,不難看出其實公司是缺乏護城河的。

2018年三季報顯示,康美藥業的銷售費用為7.94億元,同比增長64.39%,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12%,而研發費用與之相較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前三季度的研發支出僅為1.15億元。

作為中藥行業龍頭,與其他競品公司相比,康美藥業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名列前茅,但其研發支出卻位列行業倒數。

康美藥業的業務中,自制藥品佔比不足1%,中西藥的藥品貿易佔比較大,其中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基本是根據調配和製劑的需要,對已加工好的淨藥材進行進一步的切制和炮製,技術壁壘較低。

從2017年開始,其實類似於康美藥業這樣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民營企業不斷湧現,都是由於過去營收和淨利潤的高速增長,並且在市場流動性充足的狀態下,以高槓杆的方式加速擴張,但隨著市場流動性收縮,高負債以及現金流問題就將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康美藥業有著類似命運的海王生物也是由於擴張過度,現如今也深陷泥沼。

“吃撐”的海王生物


2017年,海王生物(000078.SZ)大刀闊斧收購了35家公司,並新設15家子公司,業績快速提升。2017年報顯示,海王生物實現全年營業收入249.40億元,同比增長83.30%;實現扣非淨利潤6.95億元,同比增長71.97%,而公司的投資金額從2016年的4.65億元增長至42.78億元,漲幅高達820.94%。

然而,看似靚麗的業績背後是經營性現金流的長期流出、負債總額的攀升以及商譽和應收賬款的激增,海王生物面臨著資金吃緊和商譽減值等風險。

首先是現金流,海王生物自2011年起,經營性現金流就開始常年為負,僅2015年實現正向經營性現金流,而2016年開始,經營性現金流大量流出,2017全年經營性現金流為-24.33億元。

2018年前三季度,由於收購所致的業績大幅增長也緩解了公司一定的資金壓力,經營性現金流流出相對降低。然而,海王生物2018年7月2日宣佈將旗下子公司濰坊銀河投資100%股權轉讓,也變向說明公司目前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其次是大量收購所致的高負債和高商譽,據悉,海王生物2018年前三季度的負債總額為285.56億元,同比增長51.17%,資產負債率創下80%的新高,同時商譽和應收賬款都相應地大幅提升。

其實不論是康美藥業還是海王生物,在資本寬鬆的市場上,通過資本快速擴張的模式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然而在資本寒冬到來的現階段,現金流吃緊的問題將成為公司致命的要害。


警惕現金流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