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相比,哪一個就業發展前景比較好呢?

Mr_陌陌


計科專業畢業從事嵌入式軟件開發,經常和硬件工程師打交道,從人員數量相比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無法比較。畢竟硬件主要在開始階段,一旦可以用了後續人手會少許多,其實單純的比較軟件和硬件沒有多大的意義,任何一種崗位都有工資高低之分,單純直接比較沒有多大的意義。

硬件工程師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顯得過時,畢竟軟件不能單獨脫離開硬件直接去運行,硬件的技術革命相比軟件還是要慢一些,硬件的試驗週期也會更長一些,軟件的調試基本上可以無成本的運行,硬件一旦一個版本出現問題了,基本上一批板子就廢了基於這點的要求,硬件工程師的經驗佔比會稍微高點,入行的門檻會高一些,所以講做個硬件工程師需要耐得住性子,特別是對於一些元器件的屬性的經驗總結,可能因為一個元器件影響到整個板卡的運行,早期的基本上很少有單純的硬件工程師都是一個人硬件軟件一起搞,國內很早一批專門搞單片機的技術人員,後來轉行成嵌入式開發,早期單片機技術人員主要工作量在硬件,軟件上控制相對比較簡單,基本上一個死循環裡面控制基本的邏輯。

在軟件入行早期,就是和一個單片機方面的高手一起,總是喜歡用硬件方案來解決軟件上的問題,後來覺得單純做單片機前途不大,就想上嵌入式方向發展,由於長時間根深蒂固的硬件思想,突然間有了帶操作系統的嵌入式開發,覺得很不適應,特別是裡面的線程概念,後來慢慢意識到還是帶操作系統的開發便捷性還是高,開始重新審視軟件效率。

硬件工程師在平時工作過程總涉獵的方面和軟件的差異還是非常巨大,特別是對成本的把控上因為一旦出貨量巨大,可能一個很小的元器件都能增加許多成本,軟件變數就會顯得非常多,項目折騰的後期折騰主要是軟件,包括客戶提出的新需求,前期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後續功能的填充,軟件功能實現週期基本上都是可控的,但硬件的驗證週期相對就會比較長,需要對硬件的耐久程度進行長時間驗證,一旦發現問題就需要大批量的替換,成本還是相對比較高。

從發展前景看都不錯,只不過硬件工程師相對人數數量會少一點,待遇方面整體來講軟件會高一些,但具體到個人在選擇的時候還是以個人的興趣點為依託,特別是起步階段不要太在意工資高低,即使在工資非常高的行業水平達不到一樣還是適應不了,從就業的廣度看軟件工程師就業的機會更多一些,但參與競爭的人也多,就業機會多少主要是影響剛就業,進入技術成熟期階段就是看個人能力和發展潛力了,無論做什麼都要想辦法讓自己邁進技術金字塔的頂峰,所以入行階段看不出這些表面的東西,還要側重內在驅動力,如果就是對某一方面剛興趣直接去選擇,沒必要在意當前一兵一卒的得失,職業生涯路子長著那。

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作為一名在芯片設計公司的軟件程序員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研究生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方向是圖像識別,也就是現在AI很火的一個應用領域。上學的時候就對硬件很敬畏,上學時就知道說是硬件門檻高,收入高,所以一直覺得如果自己再懂一點硬件就好了。

畢業的時候,自己也沒有刻意要找一家跟芯片研發的公司,只是誤打誤撞的投身於芯片公司。工作這七年來,對軟件工程師和硬件工程師有一個更深的認識。


軟硬不分家

上學的時候就學過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數字電路等課程,當時並沒有真正理解學習它們的意義。理解硬件可以讓程序更高效,這句話已經是老生常談,相信大家都聽過,那我為什麼一定要強調這句話呢?這是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人工智能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在通過學習海量數據,學得一個機器模型,然後對測試數據做出判斷。這時,如何寫出能在在CPU,GPU,FPGA上運行的高效算法成為關鍵,這就語言熟知硬件工作原理,發揮不同芯片的最大性能,或者異構芯片協同計算。



找準興趣

那必須要硬件和軟件都精通嗎?不是這樣的,要想兩者都精通,那語言花費巨大精力。按照我的經驗,是有個側重點,比如我是軟件工程師,平時主要寫C,Python代碼,但是要做到懂硬件理論,文檔能看懂,而不用精通如何做芯片的研發。

就業前景上來說,都可以,都有高薪職位,還是以興趣為主,興趣才是最關鍵的。

回答完畢,這是我在硬件公司作為軟件工程師的一些感悟,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交流!


AI科技猿


軟件與硬件是相輔相成的,硬件是軟件的環境支撐,而軟件能夠充分發揮硬件的效用,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軟硬件相結合的趨勢也非常明顯。

從行業的市場規模來看,硬件工程師的市場需求遠沒有軟件工程師的市場需求量大,因為硬件研發具備一定的規模性和集約性,模式相對於軟件來說是比較統一的,而且硬件體系結構相對規範,標準也大多是統一的。而軟件則往往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模式有非常多的變化,即使是同一個行業也有眾多的軟件需求,這就導致整個軟件市場的規模非常大,從業人員也非常多,尤其是在Web2.0以來,軟件市場規模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

硬件工程師雖然市場規模小,但是硬件工程師的從業門檻相對要高一些,而且硬件工程師的工作崗位以研發級崗位為主,相比較而言,軟件工程師大部分都是應用級崗位為主。在職業生命週期方面,硬件工程師的職業生命週期要明顯長於軟件工程師,而且硬件工程師對於年齡並不像軟件工程師那樣敏感。

隨著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術要落地到廣大的傳統行業中,這就需要硬件工程師與軟件工程師進行密切的配合,在物聯網等相關技術的落地應用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的定製化需求,這就要求硬件工程師與軟件工程師進行定製化的研發以適應不同的生產環境。

未來,硬件工程師與軟件工程師的界限會逐漸模糊,軟件工程師需要具備一定的硬件知識,同樣硬件工程師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軟件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軟硬件工程師會進一步融合,發展空間也都非常廣闊。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在頭條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謝謝!


IT人劉俊明


我同事老婆是某企的硬件工程師,每天工作很是輕鬆,下午5點多準時回家,但是前段時間,被裁員了。我不是想說我同事老婆能力不行,她是一個很優秀的人,這點必須先肯定。我想說的是,作為硬件工程師,確實面臨的裁員風險要高於軟件工程師。

在近些年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推動下,軟件工程師發展得可謂蒸蒸日上,各種編程語言遍地開花。比如JAVA,Python,php,Go,kotlin等等,基本和互聯網沾邊的開發,都是炙手可熱的香餑餑,而大家卻忘記了底層的硬件開發工程師。

造成這種局面有兩個原因。

學習門檻

不可否認,硬件的學習門檻要高很多。我們本科畢業時候保研了10個人,但是隻有一個人選擇了硬件。連我們做硬件的系主任都忍不住感嘆道,現在選擇硬件的學生越來越少了,以後硬件人才發展可怎麼辦啊。但是這沒辦法,這是學生的自由選擇,已經過了可以強行分配專業的階段了。

我們為什麼不願意學硬件呢。

當然是因為又難又苦啊,硬件需要在書包裡揹著沉重的硬件設施,而且調試過程遠比軟件開發複雜。學生當然願意選擇坐在電腦前敲敲代碼就能實現開發和測試了啊。

就業情況

還有一點就是就業,大家都知道校招的公司還是軟件開發的職位居多,硬件的開發職位少之又少,大家都不願去啃那個硬骨頭。

這方面,我們還可以用某招聘網站上的數據來看。

我們先搜索java,結果是1600+個待招職位。

接著我們輸入了嵌入式還有C語音開發

結果都是青黃不接的不到300條,因此面對如此市場,你說到底是軟件還是硬件的前景好呢。

因此,在有自主選擇的時候,除非個人愛好喜歡硬件,大部分人會考慮到就業問題,而堅定的選擇軟件。

以上是我的淺見,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我是蘇蘇思量,來自BAT的Java開發工程師,每日分享科技類見聞,歡迎關注我,與我共同進步。


一個存在感小透明


相信大家最近都挺說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開發等等IT行業爆炸的名詞,同時隨著國家大力發展IT行業的時候,IT行業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IT行業也是一門高薪就業的行業,因此很多人都加入進來,想分一杯羹,而IT行業分為從事於軟件開發人員與硬件開發人員,而現在來說從事於硬件與從事於軟件哪個更好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是一所二本院校軟件工程畢業的學生,現在從事於JAVA開發,也就是軟件工程師,在工作中也碰到很多同行業的人,我來從不同的幾個方面來說說軟件與硬件工程師哪一個發展前景更好?

一、薪資對比

硬件工程師比軟件工程師的薪資可能要稍微高一點,其中原因是硬件工程師的難度比軟件工程師難度要大,比如網絡線路的鋪設與設計都是硬件需要做的,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而軟件工程師大部分從事於軟件開發,平均消耗財力與人力要少一點,在2018年3月統計的數據來看,硬件工程師平均薪資為9200/月,軟件工程師9010/月。

2,專業難度對比

可以說硬件工程師的難度大於軟件工程師的難度,軟件工程師入門的門檻要比硬件工程師的低,軟件只需要學習編程語言,更多的是瞭解語言語法,只需要做出產品就行,而硬件工程師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安全係數,內部邏輯,資金消耗等等問題,本人從事於JAVA開發,感覺JAVA更重要的是練習,多練習就能熟能生巧,而硬件工程師更多要實地分析與勘察。

3,知識儲備對比

從事於軟件開發只需要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吃透一門,然後再練習一門語言足夠,比如JAVA語言,HTML語言,Python語言,C#語言等等等等;從事於硬件工程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比如邏輯思維,單片機,微處理器,數電編程語言等等知識點,本人在大學期間也學習到硬件相關知識,看到線路就頭皮發麻。

4,招聘信息對比

硬件工程師起薪比軟件工程師起薪要高,軟件工程師看中的是經驗,我當初剛剛從事於JAVA開發的時候,一個月3000,而三到五年的軟件工程師是最吃香的。首先我們來看看硬件工程師的招聘信息,第二張是軟件工程師的薪資。

綜上所述,個人感覺無論從事於軟件還是硬件,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技術,因為IT行業就是技術說話的行業,技術過硬,薪資自然就高,現在流行軟硬件結合,比如現在流行的Python語言,面向人工智能開發,現在人工智能的年薪能到30~50萬/年,可知,軟硬件結合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是學自控和機器人的。目前在搞低代碼開發平臺。感覺軟件和硬件都重要。而且,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交叉學科或者項目出成果的可能性更大,軟件也需要和其它學科的知識相結合才行。網上經常看見有人說程序員年齡大了,公司不再想聘用了。如果能把軟件和其它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一起,起碼可以工作的時間長一點。


嵌入君


硬件工程師可能是能幹到退休的一個職業,勝在職業壽命長。我當初想做沒做成,去了嵌入式軟件。至於互聯網軟件,從來沒考慮過去做


燒炭摺紙


未來應該是硬件的天下。所以有可能硬件工程師更有優勢。現在多數硬件工程師其實是嵌入式軟件工程師,也屬於軟件工程師,只負責和硬件交互部分,不具有全局視野。但是如果往上走,肯定軟件工程師有優勢。軟件作為一個管理平臺,需要對系統各個部分、各個模塊瞭如指掌,否則沒法實現。


閻王殿裡鬼事多


本人比較懶,選擇了硬件,少動腦,雖然薪資低軟件一點點,但工作輕鬆啊,看著軟件一天天像入了魔一樣的樣子就想笑。


秋之落意


軟件工程師可以轉行硬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需要軟件工程師支持。軟件工程師需要的是硬件產品,並且可以預先給出模擬實現。問題的答案有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