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老三”及“钥匙”---看影片《保密局的枪声》

影片改编自吕铮小说《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说的是上海解放前夕,地下党工作者获得保密局潜伏特务名单的故事。安插在保密局的是刘啸尘、老三两个红色卧底,外围者史秀英既是联络员又是刘啸尘领导。情节基本集中在陈少泽身上,陈的表演虽有几处“一号英雄"的程式动作,但对于一个初上银幕的话剧演员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刘啸尘百乐门舞厅惩叛徒、毙特务头目,枪伤自身继续潜伏,表现了智勇双全的英雄性格。新来的特务组长张仲年心中起疑,先是玩弄以假乱真的女牢诡计,接下来安排类似《英雄虎胆》中假俘虏考查曾泰情节。刘啸尘听出仉长波客串的冒牌货那句“横着进来,躺着出去”破绽,将计就计,不仅使敌 “偷鸡不着倒蚀一把米",也为他博得张仲年信任铺设了路径。向梅趁热打铁,搞来一个与张仲年结拜兄弟被毙旅长资料,使张确信刘是旅长旧部,通过了“考查”关。接下来,通过刘啸尘借张仲年之手除掉特务队长、策反阿纪等情节,最后获取潜伏特务名单。感觉某些情节有忽悠之感,如中统特务(尽管是地下党冒充的)相遇军统特务缴枪那场戏,还有刘、史舞厅酒吧交换情报,公开对话如入无人之境,似乎不太真实。

“老三”及“钥匙”---看影片《保密局的枪声》

“老三”及“钥匙”---看影片《保密局的枪声》

就我个人看片而言,俩个主要人物刘啸尘、史秀英个性化方面有点欠缺,张仲年那个特务头目越往后越无能,跟前面的狡诈形象不太统一,印象最深的倒是出场不多,台词也很少的李启民那个“老三”。原小说没有这个人物,估计编导加的,点赞一下。老三首次亮相在影片开头,是个背影。刘啸尘联系人周甫祥被捕不久,老三闪进史秀英门内,取出接头信物钥匙说:“周甫祥同志被捕了,这是他转给组织的。”由此点出了卧底身份。第二次是“林强”等人客串的特务打周甫祥,“金林”特务说周甫祥宁死不招,老三说了一句双关的话:“共产党嘛,都这样。” 第三次是张仲年审查刘啸尘时,老三出现在医院走廊中,再审时又出现了,要张去吃“点心”。这几个镜头连起来,就为史秀英能及时向刘啸尘发出联络信号埋下了后笔,提供了史对刘所说“你以为是在孤军奋战吗?”的依据。

影片结尾,刘啸尘拿到了敌人的潜伏计划,和阿纪冲到楼梯口处正准备撤离,忽然张仲年和老三持枪从墙角走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刘哺尘,只听一声枪响,张仲年反被打死。这让人觉得既突兀又合理,因为前面也有几场不起眼的微妙铺垫:在要求破获我高级组织会议上,老三坐在张仲年身边与刘啸尘相互配合。刘啸尘被提升为少校副官时,老三又在场。还有大学搜捕,档案室特务抓刘啸尘时,老三借口拖延时间等动作。史秀英最后点明老三就是“常亮”真相之时,也就揭开了影片序幕之谜。尾处,他深情地对战友说:“我的工作没有完,等台湾解放那天再见。”一个藏而不露又勤勤恳恳的无名英雄典型,通过特写镜头,跃然而出、令人难忘。

“老三”及“钥匙”---看影片《保密局的枪声》

另外,我觉得接头信物钥匙,这个道具也运用的很好。不仅在序幕中出现,史秀英与刘啸尘接头时也多次出现。特务搜捕地下党人时,它又被传到假扮中统特务的另一同志手里,及时地给刘啸尘以暗示。影片高潮,老三击毙张仲年之后,拿出钥匙,使刘啸尘与老三这两个单线联系的同志拥抱在一起。影片尾声,常亮去台湾前又有个特写镜头,满怀深情紧握在手,配以刘啸尘的画外音:“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从而把这一物质东西升华为精神化身,成为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英雄们伟绩的佐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