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Man哥语】

多家出行公司纷纷表明,相比滴滴,其车辆监管更规范,在安全问题方面更严谨。

就在传统车企还在小规模尝试构建出行生态系统时,Uber、滴滴等科技公司已经大规模占领了出行市场。

如今的滴滴,已经坐拥网约车超九成份额。所以,“围剿”滴滴,几乎已经成为每个进军网约车新玩家的“梦想”。但是,攻占出行市场真的这么简单吗?

从中国市场来看,近两年,以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为主战场,出行领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5亿人规模的出行市场经历了一个从群雄逐鹿到一家独大再到百家争鸣的过程,市场被不断细分。而传统车企也意识到,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竞争中,单打独斗获胜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于是,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抱团”入场。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巨头们的联手

从大众汽车与滴滴的合作,到戴姆勒与宝马的联手,巨头之间“化敌为友”似乎已经成为当下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近日,又一家新的出行公司成立了。3月22日,“T3出行启动项目仪式”在项目落地的南京江宁开发区举行。

这家出行公司的背景可不简单,所谓T3,就是TOP3的简称。据长安汽车同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联合多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这一出行公司,命名为南京领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股东包括苏宁、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腾讯、阿里巴巴等。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该合伙企业注册资本为97.6亿元。其中苏宁认缴出资额17亿元,占股比17.42%;长安、一汽、东风分别认缴出资额16亿元,分别占股比16.39%。公司的法人代表为现任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T3出行将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三家龙头车企联合相关领域合作伙伴,将瞄准未来无人驾驶运营,以网约车市场为切入点,共同打造基于国家信息及交通安全和云计算平台的智慧出行服务,彰显了央企责任担当。”无论是从股东规模还是一汽集团总经理奚国华的话中都可以看出,在巨头联手的背后,是“国家队”抢占出行市场的决心。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贾新光认为,三大车企的合作,无疑是应对未来股比限制取消、自动驾驶到来等市场巨变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三家车企在新兴的移动出行市场中的地位。

决战网约车?

该公司的投资方向表明:“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出行服务企业”,并且拟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组建出行公司,合伙企业仅投资出行公司,不从事其他业务。

按照计划,T3项目将先期立足网约车业务,未来将涉及长短租、分时租赁业务。据T3出行项目负责人崔大勇介绍,“在今年5月底6月初,T3项目的首批5000辆车将驶上南京街头。车型以三大车企自有品牌为主,未来也不排除其它品牌车辆用市场化手段加入。”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而和市面上常见的网约车相比,崔大勇称,“新上路的T3车型会更宽敞,司机着装有相关标准,车辆监管更规范,在安全问题方面将树立业界标杆。”

但实际上,这一概念已并非首例。神州租车、首汽约车等已经将安全服务立下了标杆,而上汽的享道出行、吉利的曹操专车也已在市场上小有成就。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三大车企的目标更像是消化库存,毕竟,如今这三大车企的自主品牌销量状况并算不上良好。东风乘用车目前热销车型仅有一款AX7,2月销量2900辆;长安汽车2月销售10470辆,同比下滑27.57%;一汽轿车方面,奔腾2月销售6536辆,红旗2月销售2532辆。与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的高增长态势相比,可谓形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出行领域确实是传统车企的一条新出路。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利润份额可能会从85%下降到50%以下。如果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及时提供按里程付费的打车服务,将会面临被现金流充裕的技术公司边缘化的风险。

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愿意错过这一机会。然而,出行市场这个蛋糕,却并非轻易就能吃到。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从现状来看,吉利旗下曹操专车2018年注册用户突破了1600万,运营车辆3万辆;力帆投资的盼达用车运营车辆2万辆;长安旗下的“长安出行”2018年投放1万辆车,2020年计划达到5万辆的规模。而剩下的,基本仍是几千辆的运营规模。传统车企在出行领域的重资产运营存在可控优势的同时,扩张的效率也成了其相应的弊端。

这与滴滴的庞大帝国相差甚远。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滴滴出行用户数就达到了4.5亿,司机数量超过3000万。所以说,“围剿”滴滴,恐怕短时间内对任何联盟来说都是无法逾越的高墙。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对此,T3出行深谙其理。在崔大勇看来,T3出行公司并不是为了做一个网约车的杀手而来,只能说作为一个市场的补充和切割一部分的份额而已。而这,也是大部分传统车企对于网约车市场的理解。毕竟,下一个阶段的爆发点,仍将回归到传统车企的优势中,那就是自动驾驶出租车。

盈利周期待定

按照贝恩公司发布的中国出行行业报告,早在2017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行市场,网约车市场的交易规模更是超其他各国交易数量的总和。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长11倍。

前景是巨大的,但现实也是残酷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全球几乎没有一家出行公司停止亏损。


“国家队”抱团杀入出行市场,会比滴滴更安全吗?

2018年滴滴公司全年亏损金额高达109亿元;Uber 2018年亏损约33亿美元(约221亿人民币);Lyft在2018年收入达21.6亿美元,亏损为9.1亿美元(约61亿人民币),依旧处于剧烈“烧钱”的状态。

时至2019年,Uber和滴滴分别成立了10年和7年,二者也均成长为网约车市场的绝对领先者。但即便是拥有上亿用户的体量和绝对市场占有率,他们依然未能摆脱亏损的窘境。至于曹操、首汽、神州、美团甚至易到这些之后跟进的企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甚至直到现阶段,这些烧钱不断的网约车公司,问题仍多于答案。所以说,再多出行市场的“新猎手”,在猎杀别人之前,自己先要生存下来。

本文首发于总第893期《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