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近期频繁刷屏的热播剧《都挺好》终于播完了,观众对苏家三个男人的批判也终于告一段落,迎来了并非“都挺好”,而是“特别好”的大圆团结局。

《都挺好》刚播出时,豆瓣评分一度达到8.5分,随着剧情推进,其评分也逐渐回落,截至今日,评分已降至7.8分。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的原作者阿耐,也是之前热播剧《大江大河》、《欢乐颂》的原作者。这让《都挺好》从刚开播就备受期待,在加之前几集对啃老、重男轻女等这类常被电视剧讳莫如深的现实问题的揭露,让这部电视剧瞬间爆红,成为网络上热议的焦点。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按说“大团圆”结局是一直是最受观众热捧的,怎么《都挺好》迎来了“温馨”的大圆团结局反而引起了极大争议呢?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豆瓣上关于结局的部分讨论

主要争议源头还是对原作“内核”的彻底改编。

小说中的父亲苏大强没有得病,保姆也不是骗子,苏明玉会在除夕去陪父亲,但也没有原谅父母,以小说的话是:既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

她只是找到了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们,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但剧中包括主角苏家每一个人,甚至连配角,都被编剧做了篇幅不大,却影响很深的改动,使得虽然看似与原作脉络相同,但所有人物动机与作品内核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都挺好》从一部展现中国家庭成员间复杂情感、自我和解与救赎的文学作品,变成了一场靠煽动观众情绪激发追剧热情的家庭狗血闹剧。

电视剧的成年人童话圈套

电视剧的团圆结局会让人因为人的美好感动,让你看到:不管作成什么样的父母最后都会爱你,再自私自利的人也会改过自新,再无能的人都会幡然醒悟……

挣扎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年人虽然一边高喊“童话只有小孩才会信”,一边却更容易被电视剧营造的比“童话”还不切实际的“美好”所吸引。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剧照

编剧柏邦妮评价《都挺好》前期时说:

《都挺好》戳破了中国,尤其是中国电视剧中,父慈子孝的幻象,戳破了“不管怎么样父母是爱你的,是对你好的”这层糖衣。它清楚地写出了,孝顺的现实利益(明成),孝顺的自我满足与狼狈(明哲)。写出了明码标价,记帐本的,有去必要有回报的爱,精明的父母之爱,宛如一项投资,在这种投资逻辑里,不能给收益争面子的女儿,索性不必投资。

《都挺好》结局的争议始终不在于它创造童话式的结局,而是在于它先为你营造现实,又敷衍地用传统电视剧套路将现实击碎,“虚伪”地建立起“真善美”的童话。

前期煽动愤怒,后期强行赚取眼泪,充满其中的不是真实的情感,而是编剧的算计。

编剧步步为营,层层铺垫,让我们这些疲于生活奔波的成年人,咒骂着、痛哭着再次钻进电视剧的“童话”圈套之中。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剧照

人都死了,孩子还小

大过年的,都不容易

上周刚刚上映的电影《地久天长》讲述了中国两家寻常家庭从80年代到现在的人物命运变迁,最后的“团圆”也颇具争议,有人评价说像是电影版的《都挺好》,并总结了中国人的四大宽容:人都死了,孩子还小,大过年的,都不容易。

虽然看似有些过激,但细想却也精准。

“家里人都好吧?”

“挺好的。”

“最近工作还好吧?”

“挺好的。”

“最近怎么样?”

“挺好的。”

“都挺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为没有实质意义的状态。

“挺好”代表的不是“好”也不是“坏”,它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暧昧的、含糊的,用来表达我们“不甚满意但又不知该如何改变”的生活状态。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剧照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许多人常谈中庸,千年来对它有不同深度的解读,其中朱熹的注解最广为流传——“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意”。

大众从简单的表层对其解读,渐渐形成了一种“折中”“息事宁人”“和事佬”的行事风格。

问题的原因和解决不重要,只要把问题“略过”就好。不需要讨论原因,也无需解决。因为这是最粗暴也是最简单、最不见硝烟的处理方式,可以快速达成“都挺好”的结果。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剧照

为什么说是电视剧“咪蒙”

相较于剧中“各种替苏家无偿收拾烂摊子”的苏明玉,书中的苏明玉则显得不那么“近人情”,甚至有些“狠辣”。

这也是电视剧《都挺好》前期所展现出的苏明玉,也是让观众最为眼前一亮的“反传统”形象:强势、能干、毒舌,对作天作地的家人不会隐忍退让。

前期的《都挺好》像是为憋屈已久的年轻人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剧中的人物替他们展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还替他们做出了反击。甚至有人将苏明玉比作“惊奇队长”,视其为与“命运”做斗争的现实英雄。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剧照

所以当结局以“英雄”自我忏悔,“敌人”原谅“英雄”换来大团圆,难免让一些人因与预期的落差而如鲠在喉。

电视剧的《都挺好》先用现实煽动观众的愤怒,再用狗血的特殊事件(父亲患阿尔兹海默症)淡化冲突,攻击人类的软肋(对亲情的渴望),赚取观众的感动。

从头至尾,没有人性情感和对原生家庭的探讨,只有靠尖锐矛盾与狗血遭遇煽动的极端情绪。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豆瓣《都挺好》最热门短评

从热度层面来说,它无疑获得了成功。但观众跟随剧情骂过、效果,哭过后,没有人再去关心现实中的“苏明玉”们为什么选择远离原生家庭;没有人再去探寻他们如何走出过去的阴霾,与自己达成和解,走向新的生活。

向往“大团圆”的结局,是人性向往美好的天性,但我们要的美好,是真正能触及心底的“团圆”,而不是靠编剧开挂的手强行扭转来的“团圆”。

这种“团圆”像是“咪蒙”式的文章,最后除了极端情绪宣泄后的一片狼藉外,什么也不会留下。

参考文献:

万门大学.张一飞.诸子百家

阿耐.《都挺好》

往期好文推荐:

面对哭泣的父母,200万同性恋正在选择形婚。

舔狗、屌丝、直男癌…我国男青年不该被这样污名化

为什么我身边的人追星后都不正常了?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都挺好》的狗血大团圆结局,是电视剧界咪蒙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