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你一輩子不可能只愛一個人

你一輩子不可能只愛一個人

其實,只要對這個世界還有感覺的人,就一定知道情感需求的多樣性才是生命的本質。你一輩子只可能在形式上愛一個人,但在內心的情感層面或精神層面你不可能只接受一個人。就你的生命的時間序列來說,包含著母愛、父愛、手足之愛、同伴之愛和對隱秘的內心偶像之夢幻愛情,然後是有給予和獲得的真實的愛情,並選擇、品嚐、體驗各種愛和性的感覺,形成一種穩定的與異性間的愉悅感,之後是夫妻之愛、對子女之愛。

這些情感在每個階段都是一種“現實存在 ”,只是需要的等級不同。已婚女子需要有異性朋友是一個不模糊的模糊問題,首先我們的社會還有一種不平等的道德與倫理壓力,使女性在精神上的自由度要比男人小,其次是家庭事務,教養孩子的羈絆使她在社交活動的空間、時間上比較狹窄,婚後女性的大多數情感需求是通過自我壓抑或情緒投射來平衡的。

人們肯定會說,婚後女性保持情感的專一性可以使婚姻更牢固,但心理學可能認為,女子的情感專一是婚姻不穩定的第一原因,因為過多地關注、依賴和約束對男人的激情有極強的殺傷力,

男人天性喜歡情感豐富多彩的女子,對這樣的女子有男性的佔有慾和控制慾,這樣的慾望是男人情愛的動力。一旦這種情感豐富被男人改造成情感專一,它對男人就失去了誘惑力。

同樣,情感專一也是一種控制,要求男人全方位滿足女子的各類情感需求,既像父親,又像兒子,有時是丈夫,有時是情人,這樣的男人是世界上活得最累的男人。女人畢竟不只是一種家庭動物,她還生活在社會的人際關係和情感關係中,而人與人的交往本身會伴隨著許多情感的交流,心理學支持人在環境中去擁有一些美好的情感,把這樣的情感稱為社會的支持系統。

婚後的女子需要哪一類的異性朋友?

你一輩子不可能只愛一個人

廣義地說,異性朋友是那些在相同的生活和工作圈子中的男性,受女性自身個性與社會等級所決定。交往特點帶有隨意性、公開性、泛性(非專一),交往中的情感在內心層面可以是愛情,在行為層面上主要是友情。異性朋友有一些情感層次的差別,有的只是一般性的異性友情,有的可以是異性知己,異性知己雖然不如異性情人親密,但已包含著一些不能言明的愛慕和愉悅,包含著彼此的欣賞、無條件接納和共情。在情感上即便沒有愛的實質,也會潛藏著愛的意味。這樣的一些不能實現的愛意被壓抑和積攢起來,使女性在婚姻關係中,在與丈夫的性愛中更加敏感可愛,感情更為激越,易於產生生動的性幻想並獲得更好的體驗。

當今的一些婚後女子,喜歡在互聯網的虛擬社區中去實現安全而又絢麗的情感夢幻,對現實中的異性情感更多地說“不 ”。究其原因,問題不在女人,女性在異性情感中更需要一種被愛、被欣賞的感覺,而非肌膚的接觸。只有在被愛、被欣賞的感覺被充分滿足後,才可能與男人發生肌膚的接觸。可是,愛女人是男人與女性交往的原始動力,這使他難以容忍那種只有親密卻沒有親暱的關係。所以,當女性與異性朋友的情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面臨一種艱難的抉擇。

你一輩子不可能只愛一個人

心理學認為,能穩定地維持異性朋友間的情感關係需要有三種因素:

第一,她是一個性格獨立的、內心愛和性的活力比較充沛的人。這樣的女子不容易被誘惑催眠,無論在任何情景下,她都知道她在做什麼,她的利益是什麼。

第二,與異性在情感中存在一種空間隔離。朝夕相處的關係不利於婚外情感中的理性色彩,辦公室戀情是男女情感交往的大忌。

第三,她所在的婚姻關係存在著一些不能改變的情感缺陷,婚外的異性朋友成為婚姻的一種補償或代償關係。在得不到足夠的婚內情愛的滋潤調養前提下,恰到好處的婚外情感可以保持女性生命的活力、容顏的年輕、女性的魅力與心靈的美麗,以此減輕婚內的壓抑和焦慮,使她能用平和寬容的、不苛求的心態來面對她所愛的家庭,最終獲利的,還是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