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本人喜歡木房子,說能長壽,中國農村將來會不會又重新興起木房子呢?

林業無紙筆


日本人喜歡木房子,說能長壽,中國農村將來會不會又重新興起木房子呢?

在農村,建房子是重中之重,從選址到入住,方方面面都考慮的很詳細,從重要性來看,首要是安全,然後才是舒適,我覺得這個觀念適合所有地方,例如題主說的,日本人喜歡木房子,真是因為長壽嗎?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百姓長期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只有木房子是最安全,說難聽點,萬一哪天沉了,還有塊木板扶著不被淹死。

木房子真能長壽嗎?

這個觀點是沒有毛病的,木質結構的房子是目前最為環保的建築,具有多項適合人居住的特點:

  1. 空氣維他命,芬多精與負離子具有殺菌作用

  2. 木材能吸收紫外線,反射紅外線,能過濾掉過於刺眼的陽光

  3. 木材具有吸溼和解吸作用,最適合人居住

國內農村將來會不會重新興起木房子呢?個人覺得不會,農人的分析如下:

1)木質房子存在著火災安全隱患

木質房子確實適合人居住,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特別是火災,現在人類幾乎每天都在用火,木質房子一旦著火,損失會特別大。而且國內人口密度大,人口集中,如果都興起木質房子,一家著火還容易牽連其他人。

2)木質稀缺,破壞環境

想要興起肯定做不到,目前木質稀缺,如果大量的應用到建房上,樹木遭到過度砍伐,容易導致破壞環境。

3)木質房子不容易維護,維護成本高

木質房子不僅受不了火,也受不了咱們南方的潮溼環境,容易起蟲,特別是白蟻,會嚴重影響木頭的壽命已經可靠性,現在家裡的實木傢俱,經過各種預防螞蟻的工藝,依然很難保證100%不生螞蟻,有了螞蟻,一套木質傢俱都很難挽回,就別說木質傢俱建的房子了。

4)木質房子佔地面積寬,不適合多層

木質房子的結構畢竟比不得現在的鋼筋水泥,層數上很受限制,而且地基要寬,建出來的房子佔地寬,對於國內目前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很難出現興起。

總結:我們為什麼從木質房子轉變成了鋼筋水泥?就是因為後者具有更多的優越性,而且目前也可以通過提升木質裝修來接近木質房子的優點,綜合來考慮,興起木質房子的說法,僅是個別人異想天開罷了。


農人解說


目前來說,國內推廣木質房屋還是不現實的,一是建築成本、二是森林環境要求、最後的防火方面的考慮,最重要的還是國內和日本的國情不同。

眾所周知,日本是島國國家。人口密度雖然大,但是大多還是以獨棟別墅類的建築為主。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於居住環境和質量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是地震高發區,對於木質結構的建築來說,安全性以及重建的成本更加的低廉和方便。並且,日本也是比較注重傳統和養生的,和中國一樣,傳統的住房都是木質的,只不過因為經濟發展和森林保護的需求來說,我們把這個傳統給拋棄了。

但是對於我國來說,國情和日本有很大的區別。磚瓦、混凝土結構的自建房是農村建築的一種代表,很少能找到木質結構的自建房。而且,我國現在正處於環保的高峰期,如果推廣木頭建房,必然會導致大量的森林被毀滅。這對於我國近些年的綠化成果是不利的,如果這樣做的話京津翼以及西北地區的沙塵暴肯定會再次如期而至。

同時,我國的地形雖然多樣化,但是除了雲貴川之外,基本上沒有處於主要地震帶的地區。可以說,土地的平穩性要比日本好很多的,這樣的話經久耐用的磚瓦混凝土結構的房子正是符合農村村民的需求,高大上、保溫性能好、成本低廉。

在我國,農村人口占據國內人口的大多數,這樣的人口基數如果推廣木質結構房屋也不現實。畢竟現在國內的木質結構房屋一般都是以景點或者高檔別墅為主流。由此可見,木質房屋的稀缺和成本之高昂。所以,在國內推廣木質房屋目前是不現實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關於未來農村住房問題的看法:日本人有些人居住木房子與地震有很大關係,也與其人口不多有聯繫。中國人口基數大,磚混結構房子改為木質結構房子不現實,但作為少數時尚旅遊景點還是可以的。

在未來農村決大部分農民還是不會選擇住木質結構住房,主要是造價昂貴、資源有限。但是一些特殊情況下,可能會選擇木質結構住房的。


1、木質結構住房造型優美、隔熱,牢固、長久,有獨到品味。大家知道城市商品住房產權只有70年,水泥混凝土住房也不是永遠牢固,最多幾百年後會因為老化而不牢固,防震效果降低。木質結構則不同,只要防腐措施得當,幾百年沒問題,古代很多遺留下來的建築都是木質結果房屋,故宮、孔府等幾經修繕,已有千年以上,事實說明木質結構房屋比水泥磚混結構房屋長久;

2、木質結構房屋有很大的環保性,政策是完全許可的。木材、水泥、鋼鐵、塑料都是四大原材料之一,只有木材是最環保的。材料來源,在憑證採伐、依法銷售買賣的木材,國家不會干涉,也許今後因木材過剩,還會鼓勵的;

3、木質結構房屋健康無輻射。木材是最健康的材料,無論存在多少年,都不會對人健康有影響。

4、木質結構住房最易維修保養。木質結構房屋,只要有人居住,一般不易毀壞,即使有毀壞,可以將毀壞部分更換掉就行。古代流傳至今的老房子也一直是這樣維修的。

5、現代技術和手段已經非常先進,木材防腐、防蛀、防火都已經不是問題。

缺點與不足是消耗森林資源,對環境保護不利。

總之,木質結構房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統一體,還有很多優越性沒被發現,將來雖然營造一幢木質結構房屋價格不菲,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質追求必然向更高處發展。網友們以為如何呢?

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林業無紙筆






海闊天空1718


估計段時間內應該不會吧。雖然我也喜歡木屋。但是我們還得考慮防火防盜。

現在電網幾乎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電在給我們生活上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讓我們面臨著火災的威脅。而木頭是易燃物。一旦電氣失火,木屋很容易就會被燒燬。如果當時剛好是深夜大部分人都在睡覺的時候那後果就不堪設想。

防盜方面,現在用工具可以迅速在木牆上打個洞。木屋的防盜功能在高科技面前幾乎形同虛設。當然,電鋸的切割聲比較大。但如果是山裡面那些單家獨戶的呢?即使聲音再大估計也沒鄰居趕過來救援。因為太遠了聽不到。

目前大部分的木工製品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含大量甲醛和其他對身體有傷害的化學制品。如萬能膠,油漆等。這些會在人居住的過程中緩慢釋放,逐漸傷害人的身體健康。

大部分的木屋都會被蛀蟲和白蟻蛀壞。不少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就是毀於蛀蟲和白蟻。現在蛀蟲和白蟻的天敵極少,木頭房子被蛀壞的速度會大大提高。誰都不希望自己建沒多久的房子沒多久又得大翻修。不少個個都是土豪,不差錢。

中國的人均森林覆蓋遠低於世界人均。如果木屋普及,直接導致大量樹木被砍,森林面積迅速縮減,可能會導致沙塵暴加劇,氣候逐年乾旱,沙漠面積擴大,地下水位降低,土壤鹹鹼化.....

還有木屋沒法建成類似水泥鋼筋一樣的摩天大樓。必然會導致住宅面積加大,可能侵佔更多的農田及溼地保護區,對環境的破壞更大,不利於社會的長遠發展。

木屋在我國不可能像水泥鋼筋房一樣普及。如果要讓木屋更流行,最好能做到:

1、讓建房子的木料變成阻燃材料。

2、木頭的硬度韌度要好。

3、木頭本身抗蛀。

4、木頭價格便宜。

木頭屋如果建築工人不偷工減料誠信施工的話聽說特別抗震,而且即使倒塌了對人的危害也沒鋼筋水泥那麼有殺傷力。這點估計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人更能瞭解木屋。但問題是如果在鬧市真的有這麼塊地方批准你建木屋,在大地震來臨的那一刻真的就能獨善其身?


瓷間道


個人認為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可能個別區域的個別鄉鎮會有這個特色,但一定不會普及,而且題主所說的“重新”這個也有點誇張了。

第一、中國目前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而且城鎮化率非常低,意思就是城市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較低,截止17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才是58%,那麼無論是鄉鎮還是農村,人們的房屋建築想要達到日本那樣全木質的結構,是不可能的實現的,且不說有錢沒錢,就光木材這一項的使用量該有多大?日本之所以可以木質化,一個是因為日本是處於板塊裂縫地震頻發的地段,二是日本所有用於建築的木材基本靠進口;

第二、中國傳統思想和安全意識都無法實現這一“願望”,中國的傳統從“很多年前”(哈哈,不知道多少年)就斷了,我所值的斷了,是說很多漢文化的傳承不再或很少延續,現在逐漸興起的漢文化大多是靠興趣,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讓意識形態沒那麼成熟或發達的中國農村去實現“重新興起”的可能性就很低了,但是我相信有可能,但是有生之年——懸了!

上圖是目前中國鄉鎮和農村的真實現狀,我相信有很好的地方,畢竟是少數(不抬槓,我就是農村出來的,我愛農村)

也許有人認為農村是這個樣子的:(如下圖)

這樣的嫋嫋生煙,如同仙境的效果——那都是攝影師的功勞!


我是愛說大白話的亞東



亞東有房


日本是多地震國家,木質房屋有利於防震。關於住木房子能長壽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日本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平均年齡80週歲,但日本人並不都是住在木房子中,因為木材強度限制,不可能用於高層建築,高層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成,而日本80%以上的人都居住在城市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寓中,照樣長壽,這也充分證明了長輩與木屋無關。日本的木房子主要集中在農村,但也沒有數據能證明農村人比城裡人更長壽。一個民族是否長壽,與飲食、生活習慣和醫療條件密切相關。例如中國,剛解放時人均壽命只有二十幾歲,70年代時平均壽命增加到50週歲以上,現在平均壽命在70週歲以上。是什麼因素促進壽命的增加,主要是生活質量和醫療水平提高了,人們更重視個人健康保健的結果。所以,住木房子不但不能增加壽命,而且還有突出的火災隱患。同時,木房子保溫效果差,北方地區更不適合。中國不是多地震國家,因此,木房子更不適合中國。


天途通極


現在中國農村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根據當地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總結出不同的房屋形式,比如在過去黃土高原樹木比較少的地方就適合打窯洞,冬暖夏涼建造成本也比較低,數目比較多的地方以修木結構房屋為主,因為取材方便成本低,只要出點人工或者相鄰幫忙就可以建成,現在隨著社會發展新型建築材料豐富,加之現在人工成本非常高,農村現在蓋房都首先計算成本,基本都是以磚混結構的平房和樓房為主,現在農村人也沒有那麼迷信,什麼住木結構的房屋就能長壽,老祖先住了幾百上千年的木結構房屋沒有看見幾個比現代社會的人壽命長。


溢久久


木房子雖有很多優點,但不能和人長壽劃等號關係。人的長壽是物質生活保障、人文精神環境、社會醫療條件及保障等諸多因素綜合保障的結果。

木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耗費大量的木材。我國農村人口基數龐大,人均森林覆蓋面積很低,大量砍伐樹木建設木房子肯定不現實,國家政策也不允許。在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只要居民樓房設計、佈局及配套設施合理齊全,居住時同樣會感覺非常舒適。


問秋幾許


這點絕對不可能,首先就是防火防盜,第二就是夏天火熱,冬天陰冷,但是窯洞和地下堡壘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