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城事丨比陳家祠歷史還久遠,被譽為“東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終於重現昔日榮光!

城事丨比陳家祠歷史還久遠,被譽為“東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終於重現昔日榮光!

城事丨比陳家祠歷史還久遠,被譽為“東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終於重現昔日榮光!
城事丨比陳家祠歷史還久遠,被譽為“東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終於重現昔日榮光!

善世堂為廣州番禺四大古祠之一

由於年久失修,曾經的

善世堂文物主體建築破敗不堪

2012年11月19日

“善世堂”修繕工作啟動

歷時三年,工程竣工

有著近500年曆史的善世堂

終重現昔日古韻與風采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善世堂建築宏偉壯觀,雕樑畫棟

木雕、石雕、磚雕、灰塑圖案工藝精細

各種人物、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皆栩栩如生

被民間愛好者驚歎為“東方巴洛克”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祠堂裡的浮雕

現在便隨文化君一道

瞭解它的前世今生吧!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善世堂位於番禺區石樓鎮石一村德星大街14號,是奉祀東晉建國大將軍陳玄德及石樓陳族六世祖陳道明之祖祠。該祠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年-1520年),距今498年,比陳家祠的歷史還要久遠,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陳氏祠堂。

昨日:險遭轟炸,經歷變遷

修復前的善世堂,僅存主體建築。祠堂裡面雜草叢生,一片殘磚廢瓦,甚至有的院牆已被推倒。

一些柱子周圍佈滿蝙蝠的糞便,每逢落雨,祠堂就如水瓜棚,多處漏雨。看著祠堂日漸破敗,村民表示很心痛。

據村民說,祠堂最大的劫難是1939年日寇飛機的轟炸。他們原本想轟炸石樓,幸好炸彈落飛了,只斜擊到善世堂的東牆,整個祠堂還能保存下來。

在歷史發展中,善世堂經歷了很多功能變遷。1959年改成農業機械中學,後來,木構件等被村民拆下來用作犁田工具,石雕、磚雕等遺失。後來,這家古祠又先後被用作織布廠、服裝廠、打繩織蓆廠等廠房。

今日:氣派輝煌,古韻橫生

善世堂厚重的大門上方匾額寫著“陳氏宗祠”,頭門兩側牆上是雙色水磨磚砌成的假露窗,此裝飾手法在廣東祠堂中很少見。

據介紹,該裝飾既符合頭門正面牆體不透風的規矩,又採用介磚拼花,破了純青灰色牆體的“呆氣”,讓人觀感耳目一新。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祠堂頭門牆上由雙色水磨磚砌成的實心窗

祠堂最氣派的地方要數儀門了,此座儀門為廡殿式屋頂結構,白砂岩石砌築,石雕繁複精美。

善世堂佔地1715平方米,由頭門、儀門、中堂、祖堂組成。儀門,即禮儀之門,是進入頭門後的第二重門,能顯示家勢和威儀。牌坊正面書“六傳光範”,後刻“星聚一庭”,寓意石樓陳族人才輩出,燦若星辰,濟濟一堂。進了儀門,兩旁有兩株古樹,一棵120歲的桂花樹,一棵為200歲的羅漢松。

再往裡走,就是中堂,上懸“善世堂”貼金木牌匾,為抗倭名將戚繼光所題寫。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中堂“善世堂”貼金木牌匾

中堂屋脊很特別,龍船脊兩端有“鰲魚吞脊”的脊飾,此裝飾樣態在廣東祠堂也是獨有的。位於中堂與祖堂之間的兩側拖廊跨度超過8.8米,中間沒有柱子承託。這是省內唯一如此大跨度的拖廊。最後是祖堂,也稱後寢,供奉著祖先牌位,是承載古老家族歷史和宗族情感的地方。

修繕故事

❂ 世堂歷代都有在修繕

善世堂的建造材料幾乎囊括了廣府地區明清時期傳統材料,甚至還囊括了嶺南地區營造“滯後性”明清之前的傳統材料。據善世堂修繕工程施工的負責人歐陽侖介紹,善世堂主要用到鴨屎石、紅砂岩、青石、花崗石等5種石材,這說明祠堂在歷代都有修繕。其中,鴨屎石主要用於祠堂石柱、地面等位置。

❂ 收購舊石材

“紅砂岩可以在番禺蓮花山和東莞石排燕嶺找到。而鴨屎石的產地記錄則連文字記載都沒有。”歐陽侖說,十多年前,廣州地質勘查大隊曾在佛山三水坑口發現過鴨屎石,但我們去找的時候卻沒有找到。

針對這一問題,歐陽侖團隊在修繕過程中採用收購舊材料、大料改小料兩種方式解決。“鴨屎石在清朝早期建築中較常見,可通過收購獲得此類石材。”

❂ 修繕以古為先

此外,在補充或更換舊構件方面,儘可能採用與該項目區域或鄰近同時期、同類型歷史建築舊構件,從工藝風格、質地、尺寸大小、顏色等方面進行收集與篩選舊構件。對收集不到的舊構件,採用傳統工藝、傳統材料製作,對一直沿用古法制作的生產廠家進行預先訂製、採購,並依法依規報批各方組織論證,並得到報批允許後才實施使用。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非遺傳承人坐鎮指導

組建專業工匠班

施工團隊組織了灰塑、木雕、磚雕傳承人班組及工藝水平上乘的技術工人實施作業。灰塑在善世堂中隨處可見,如儀門灰塑獅子、正脊卷草紋、天井間牆灰塑正脊等。

施工團隊邀請到了灰塑非遺傳承人、木雕名匠、石雕名匠以及省內熟悉古建築施工的水工班組,組建起一支專業工匠班。

據歐陽侖介紹,團隊對待舊構件採用“慎重”的施工方法,施工過程中對舊構件進行包裹保護;尤其對於特徵性的廣府灰塑龍船脊式構件,在維修過程中採用抬升的施工方法,比較原真性地保留了個性化的善世堂脊式形制、圖案、工藝歷史信息。

帶動修繕潮:

周邊村莊11座古建築要修繕

2016年1月3日,善世堂修繕工程一次性通過專家驗收合格。此項工程解決了石樓陳氏宗祠(善世堂)因年久失修及颱風災害而出現的問題,拆除了後期加建的構築物,恢復了原有建築形制,保存並傳承了嶺南廣府傳統建築“三雕一塑”的工藝藝術。

歐陽侖介紹,該修繕工程讓周邊村莊興起修繕古建築的熱潮。自2015年起,帶動周邊村莊修繕保護古建築十一座。

尋找善世堂後寢神樓

此外,該修繕工程的開展過程中,還引發了社會各界尋找善世堂後寢原神樓的熱情。

據瞭解,善世堂後寢神樓曾於1964參加廣東民間工藝館的全省文物展覽,之後便拆卸裝入原來的8個大長木箱中,存放在陳家祠後西廳庫房,被世人遺忘。

2015年底,善世堂後寢原神樓重新在庫房搬出,經過工作人員一個多月的摸索與安裝,於當年12月28日隆重公開展出,讓世人一睹這個35平方米的二進金木雕大神樓的昔日金碧輝煌。

據介紹,該木雕神樓成為廣府地區研究清代神樓形制、工藝的典範精品實例,也將是廣東省工藝館日後展示的珍貴物品。

整理丨餈粑魚

來源丨文化廣州、廣州日報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往期精彩回顧

被狗舔了40天后,9歲孩子突然死亡,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新一輪病毒來襲,目前尚無特效藥…很多孩子中招!

教育部:不能用微信和QQ佈置作業!家長你怎麼看?

番禺多箇舊村將改造,涉及南村、新造…海雲寺有望復建!

聯繫小禺兒:

pyxye2017

18028656152

長按關注

城事丨比陈家祠历史还久远,被誉为“东方巴洛克”!番禺善世堂终于重现昔日荣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