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何福州地區的老房,擁有福建全省各地區的建築風格?

兔魔王松鼠


有著千年歷史的福州城,其六區七縣均分佈著各式各樣不同風格的老房子,無處不彰顯著閩都色彩斑斕的多元素建築文化。

嚴格來說是“福州十邑派”,(包括寧德市管轄的古田和屏南)又統稱為“閩都民厝文化”。那麼福州城究竟有多少民厝建築文化呢?據瞭解建築風格總共多達幾十種,大體可用顏色分為四種:灰、紅、白、黑。但又以“清灰瓦厝、紅瓦厝、石頭厝”居多,也是最主要的三種,而福州最有名的“三坊七巷”,早年修復工程並未恢復到原先歷史面貌,以至於偏向“江南風格”的白牆灰瓦,導致外地人以為福州也是類似江南文化的一種。


石頭厝是福州海派島嶼地區最為常見的一種傳統民厝,主要分佈在福清、平潭、長樂、連江、包括羅源部份地區,以平潭最為密集、數量最多。

福州沿海先民為了應對特殊的海洋氣候,結合地形、就地取材,以當地花崗岩和火山石為主要建築材料,而後造就了這種千年獨特風格的民厝文化,這些石頭厝也被稱之為沒有建築師的建築,滲透著當地居民對自然的尊重、順應自然的理念,更是體現出了早先漁民們的生存智慧,據悉福州地區石頭厝為中國之最,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就存有大量歷史文獻記載。


清灰瓦厝是福州地區最為常見,歷史最悠久,也是種類最多的傳統建築,大致包括:青石寨、扇厝、大厝莊寨、夯土厝、土堡、圍厝、汝訓厝、宏林厝、九頭馬等等等等~可謂是琳琅滿目,小編無法一一解答,因為也不是這方面專家,只能暫時先歸納為灰瓦厝系列。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個充滿神奇而又神秘色彩的古城,福建最出名永定土樓,在福州地區也能找到許多類似,其建築風格千變萬化,令人感慨萬千,在保護歷史古建築方面,不得不說福州還需要加大努力,小編曾走訪福州十邑各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還保有眾多傳統古建築,有的殘破不堪無人修復,對於福州來說是一種歷史文化上的損失。

紅瓦厝也是福州地區一種獨特鮮明的傳統建築文化,後來又被稱為紅磚厝,這裡頭的歷史可追溯到“下南洋”的特殊時代,眾所周知!福州是我國有名的華僑之鄉,現今東南亞首富郭鶴年祖籍就是福州人,紅瓦厝是福州海洋文化的產物,據悉最早的紅瓦厝只有紅瓦,牆體呈青灰色和石頭牆,現今閩侯、閩清、鼓樓、長樂、福清部份還保有量,後來又演變成紅磚牆灰瓦和紅瓦混合。


而福州的紅磚厝與臺灣、莆田、泉州等地的紅磚厝有著細節上的區別,顏色來看差別不大。由於福州是個多元素文化移民古城,又是閩越首府,在這裡誕生的任何民厝建築文化都有一定的同化和被同化演變作用。
福州歷史十分悠久,幾千年以來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在兵荒馬亂的朝代,福州成了許多中原人士移民或逃荒的最佳選擇地之一。所以福州城裡也保留了大量的歷史傳統文化和建築,這其中也包括福州語言。


貓頭鷹視野


福州好像沒有土樓嗎?所以討論沒有意義。


餘海上岸


言過其實😄!也見不到閩南紅色出磚入石燕尾脊????


分享到:


相關文章: